《敗者為王》定在5月1日上映。
五月的檔期向來寬鬆。國產片稍微有點質量和資本就會往春節檔、暑期檔和國慶檔擠,擠不進去的大多在質量或宣發上有問題,換到其他檔期與引進片正麵交鋒,很難有票房。
從票房總排行榜上就可見一斑——前排都是在春節檔和暑期檔上映的國產片,在其他月份上映的片子能擠進榜單的都是引進片。
也不是沒有國產黑馬。不過票房數據年年攀升,前幾年的黑馬數據放到現在已經連年榜前二十都進不去了。
所以林苒選這個檔期有利有弊。
好處是市場擺在那裡,誰行誰吃。如果一部戲足夠強,那大盤90%都是它的,就比如那些引進片,因為沒有敵手,才常常霸占檔期。
壞處是娛樂圈迷信,這個檔期從來沒國產片爆過,似乎注定了某種結局……
《敗者為王》沒有點映,沒開零點場,但舉辦了首映式和媒體看片會,外界陸陸續續有了對這部電影的評價。
觀眾前兩個月才看過《末日》,心中餘韻未消,對林苒即將上映的另一部片子非常期待,購票軟件上《敗者為王》的想看數突破了五百萬,大家嗷嗷待哺地等著開預售。
就在這時,論壇和貼吧有人說這部電影不好看。
【說實話,很失望,搞不懂林苒為什麼要拍這樣一部低俗喜劇。】
【林苒要是不拍這部喜劇,好好拍末日係列,是真可能成為不可超越的神話的。這部戲靠著末日打下的口碑基礎,估計能破十億吧。】
【靠著末日的基礎才十億???這是有多爛?】
【說半天都是無腦黑,倒是說說到底什麼劇情啊。就你們這些說辭,放在任何一部片子都成立!根本沒看過電影吧!】
【都說了是低俗喜劇!】
【嗬嗬,人家片子類型就是喜劇,預告也很搞笑,你就認定人家是低俗喜劇了?】
【我來說吧,劇情很老梗,某點的神豪流,很多年前的電影就拍過,一個□□絲得到一筆橫財,還必須花完,符合某些人不勞而獲的價值觀,不知道林苒拍這個乾什麼!】
【這麼一說我還期待起來了。原來《敗者為王》的敗是敗家的敗?我相信林苒的故事不會這麼簡單,最後肯定有反轉!你們這些黑子說一半留一半,我不信你們!】
【小馬哥的演技沒得說,演喜劇更沒得說,但喜劇容易出爛片是事實,還是等上映後再說吧。】
《敗者為王》的男主角是著名喜劇演員馬盛,演過很多低成本喜劇、情景電視劇,國民度非常高,大家一看到他的臉就忍不住開心。但他也不是一味演喜劇,演正劇文藝片也非常厲害,根本不會讓觀眾出戲,演技可見一斑。
《敗者為王》是林苒編劇、導演,馬盛主演,夏泠、代珮、何知夏等人都有參演,全員演技咖,觀眾怎麼能不期待?
看片會後,網上也是各種誇讚,但沒人劇透,都說林苒厲害,這片子前麵一般,後麵驚豔。
哪知道快要開預售的時候,各種差評襲來。
馮棠棠把事情告訴林苒,問:“怎麼處理?”
這是林苒導演的第三部戲,而她之前還演過那麼多戲,自然知道這些差評是怎麼回事。
她打開購票軟件,看著同檔期的電影。整個五月有二十來部新電影上映,五月一日有四部,見不得《敗者為王》好的應該隻有一部——好萊塢引進片《隱形》。
這是一部特效大片,且是近年來大受歡迎的超級英雄電影。如果沒有剛剛收獲了70億票房的林苒帶著《敗者為王》出現,它毫無疑問會笑傲整個檔期。
但林苒來了,帶著觀眾滿滿的期待來了,必然會分走大半市場,《隱形》那方自然如臨大敵。
同檔期的電影之間是真金白銀的競爭,彆說國產片和引進片了,哪怕在國產保護月、大家都是國產片,都是各種手段用儘,恨不得彆人還沒上映就口碑撲到底。而引進片的利益方不但有國外的,還有國內的,國內負責引進、宣發的人自然希望它的票房越高越好,不管競爭對手是誰,都要往死裡踩,隻為了一個字——錢!
林苒也不例外,在票房這件事上,沒人會讓,也讓不起。這不是她一個人的電影,她要向整個團隊和投資商交代。她不會主動黑彆人的電影,但要是對方黑她,她是要還回去的,記仇得很。
《隱形》有零點場,她買了票,帶著果果和時珵陽一起去看。
這部片子不長,總共九十多分鐘。
看完回家,她問果果:“好看嗎?”
果果擰起眉:“沒有昨晚那部好看。”
“哦~那是當然。”
昨晚他們在家看了一部電影,幾年前上映的,也是好萊塢超英電影,當時在國內取得了三十億票房。
那的確是一部難得的佳作,撇開超級英雄這個點,各個人物設定鮮明,主角的性格隨著命運改變,不論放在什麼類型的電影裡都是佳作,更彆說爆米花電影了,它讓爆米花電影也多出了一絲內涵。
但不是每一部爆米花電影都能這麼優秀。
第二天,林苒吃完早飯開始寫影評。
果果放假,她卻又要忙電影宣傳,好不容易上午有點空,還待在書房裡不出來。
時珵陽內疚,已經好久沒帶果果出門玩了。
他安慰果果:“今年暑假帶你出國玩。”
“去哪裡?”果果隨口問。
“法國、意大利、比利時……很多地方可以去。”
“為什麼去那麼多地方?”果果覺得事情並不簡單。
“……旅行啊。”時珵陽心虛。
“爸爸,你說實話!”果果一臉嚴肅。
時珵陽對這聲“爸爸”沒有抵抗力,隻好說:“好吧,我要和你媽拍婚紗照。”
“……所以帶我去是順便嗎?”
“那……總不能不帶你吧?”
“……”
林苒寫完影評,發到了“野火不儘草”那個微博號上。
雖然當了導演,但她平常看完電影還是會寫影評,都是發在這個賬號上;擔心某一天會掉馬,所以都儘量誇,實在忍不了也會公正地評判。
這回對於《隱形》,她卻不怎麼留情麵,誰叫對方先動手呢。
其實以一部爆米花電影來說,《隱形》的質量並不差,輕輕鬆鬆達到了及格線,這就是電影工業化、流水線生產的好處。國內想複製這個模式,卻還有很多路要走。
但就是因為流水線生產,《隱形》又和過去的N部超英電影,甚至不超英的電影都是一樣的套路。而且哪怕是流水線生產,《隱形》也是一部不怎麼用心的電影,什麼都是隨便弄弄,也就特效能唬人,搞得好像很厲害的樣子。
然而這樣的引進電影每年都有,每次都能從國內卷走大量票房。
林苒以諷刺的口吻寫清楚這些電影的製作套路,最後又扒了這些片子的營銷套路。
這些片子其實國內很多觀眾都審美疲勞了,每次被網上刷屏似的段子刺激得買票進場,最後發現是雞肋——說它不好,它還可以,但真的不值得!有些片子甚至除了特效一無是處,要是把同樣的劇情換到國產片裡,不知道被多少人罵出翔。
但就因為是引進,卻能輕鬆達到十幾億票房。當然,也可以換一種說法——它們在一些觀眾眼裡有著“就是比國產片好”的光環,進行了全網營銷,最後卻仍然隻有十幾億票房……看來國內很多觀眾已經不吃這套了。
林苒早就看透了,這些年也不是沒人看透、沒人說。但哪怕隻是部分觀眾的需求,也是值得投資人去運作的,所以它才會一直出現。而且成熟的製作流程,成本沒有想象的大,賺起錢來也相對輕鬆。
林苒以前不扒,一是因為對方沒惹到她,二是因為雖然是引進片,但自己人也在賺錢,三是引進片會產生鯰魚效應,刺激國產電影的發展。
現在國產電影發展凶猛,不管國外的製作公司還是國內的一些資本都想打壓,因為耽誤他們賺錢了。
是時候亮劍了。
林苒盯著窗外沉默了一會兒,點開微博評論,已經有幾百條——
【博主隱形黑,鑒定完畢!】
【隱形黑?我還說其他誇隱形的博主收了錢呢!剛剛看完出來,什麼玩意兒,博主簡直字字說到了我心坎裡!你要是早點發,我就省錢了!】
【博主什麼時候評《敗者為王》?我相信林苒,但很多人說翻車了,我有點怕。】
【《敗者為王》值得!真的值得!】
【說實話,我真的很好奇野草大大是誰,一定是圈內人】
【噓~其實我猜他是……但我不說】
【到底誰啊!】
【提示一下,博主沒評過《人間風月》和《末日》,也沒評過《尋星記》,估計這次也不會評《敗者為王》,所以“他”到底是誰……大家明白吧?】
【啊哈?你快刪掉!要是真的,以後可能看不到“他”出評啦!保護我方野草!】
……
準備午飯時,昨昨認真計算卡路裡。倒是不胖,但不知道哪一天就在男朋友麵前脫光了,身材還是要保持的……
煎牛排時,微信提示音響起。
她看了一眼,是閨蜜田檸檸,沒管,等把牛排煎好、坐到餐桌邊了才點開回複。
田檸檸:【晚上一起去看《敗者為王》?】
昨昨:【呃,我和他約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