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灣仔港灣道,新鴻基中心,亦為新鴻基地產集團的總部之所在地。
此時,新鴻基地產公司董事會上,郭德勝是新鴻基的名譽上的大股東,也是公司董事長,他現在的心情既是憂又是喜。
關於郭德勝的經曆,隻能有傳奇來形容,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將當初不到百萬元的地產公司,做成如今的一個大上市集團,這不是一般的人可以做到的,但是人在厲害,上市公司往往在經濟危機中易受影響是不可更變的事實。
令人對在座的眾人分彆推送完今天的商報後,他講了下最近的股市情況,臉色又變得極為凝重和難看,深憂說:“我們公司的股價從昨天開始由之前的股價十元每股,開始慢漲,但是市場上流通的股票數量也在不斷降低。也許是香港其他公司對我們公司的收購,也可能是股市的回暖導致市場上的散家增多。”
同樣作為大股東的李兆基,聽後建議道:“就目前的情況來說,也算不上是壞情況,新鴻基的股價稍微提高,比起跌下去再好不過,至於是一些公司的收購,還是市場往好的方向發展,導致股價短期身高的什麼,等對方發布公告之後就局勢明朗。”
“嗯”,郭德勝覺得李兆基分析的不錯,能把恒兆基業作的如此之好,同時又是當初和自己共建新鴻基的三元老,眼光差不到哪裡。
“這樣,我們新階段也更以用少量資金買入股份,抬高股價,從而增加對方的收購難度。”郭德勝決定說,隻有這樣可將市場上潛在的風險降至最低。
“會不會違交易所的規定。”有人問道。
郭德勝笑道:“想多了,這是正常交易,如果是彆人收購的話,不妨加把火,讓他們知難而退。”
李兆基也笑道:“這個賭注不夠大,新鴻基地產目前的困境有很多,股價回升到巔峰時期,可能性不大,但是如果故意放出消息,稱我們股東之間有意用部分股份套現,這樣一來,對外放出消息,對方收購,我們抬高股價,也可以增加收購難度。”
郭德勝一臉的讚許的眼光,望向這位和自己是同一創辦好友的李兆基,不過並沒有表示什麼。
在香港,恒基兆業很少參加政府的土地拍賣,但總有辦法買到地盤,而且質優價廉。這主要在於李兆基有兩**寶。第一是購入“乙種換地權益書”。
當年,港府征收新界的農用地作發展用途,是先用換地權益書向農民們分批收地,等政府有可建房屋土地集中撥付時才與其交換。
這讓很多希望立即套現的農民在政府換地令之前,拿著換地權益書無計可施。李兆基就以現金購入他們持有的換地權益書,既受歡迎,又價錢便宜。等政府一宣布開發計劃,他買得的大量權益書就會變成可發展的地皮。
第二種購地辦法,則是龐大的係統工程——舊樓改建。買下黃金地帶的舊樓,在舊地蓋新樓。這種辦法一舉多得,發展商得利、市容煥新、舊業主套現、政府增加稅收,但卻十分辛苦,因為單獨收購一個小物業(如一個住戶)並不能支持一個地產項目的發展計劃,所以恒基兆業還練出一個絕活——並樓。
通過向某個目標地盤上的多個業主收購物業,湊零為整,得來土地。為了收到舊樓,他布下天羅地網,除麵向本港外,還到在港留有物業的僑民移居地找樓買。並樓極其艱辛複雜,一個業主不賣就會滿盤皆輸,但恒基兆業卻對此情有獨鐘,幾十年來,並樓無數。
李兆基有關於此的另外一句名言:“寸土必爭”,也傳播四方。
七月一日,經過多次在交易所不斷買入股票,潘迪聲和許子明將持股增達到不到百分之五後,便停下購入,接著下午香港最著名的一家老牌英資洋行,遠東最大的英資財團,清朝時即從事與中國貿易。
該洋行對香港早年發展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亦是首家在上-海開設的歐洲公司,和首家在日本成立的外國公司。
怡和洋行,開始發布公告,購入約兩千萬股新鴻基普通股,持股比例5.68%,總代價為2.3億元。
在香港,持有總股本5%以上的股東,減持達2%要在三個工作日作出公告,減持到5%以下要在三個工作日作出公告,此後再減持不用公告。個人或法人持有股票超過30%,要向證監會申請免於要約收購,並作出公告。公告內容:持有人、持有人的控製人、發生變化的時間、變化的數量、變化前後的數量、公告人、公告日期。
而在怡和洋行宣布公告後的那天,許子明已經整理好行李,將收購的事情全權交給方進新和潘迪聲。
不過在臨行前,許子明對身為一個戰壕的潘迪聲叮過一些話,如果涉及英資財團參與收購的話,要儘量避免與新鴻基的直接交鋒,讓英資集團直接爭奪,收購期間儘量乘股價低時收入,不要盲目收購。
因為許子明知道多方暗潮湧動,必會使股價短期身高,很多有錢人會選擇買漲,但是許子明打的是收購,所以就要等他往死跌。
他在潘衛國和李國忠兩人的陪同下踏上了第一次回大陸的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