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莎的話總是很有哲理,許子明也知道瑪麗莎老師是希望自己在紐約的學習儘量勤奮點,許子明笑著點頭,仿佛剛才的事沒有發生一樣。
??許子明知道這是諾達的美國,而非一個小小的香港。
??方才不快的一幕,許子明儘量的將他忘去,進入紐約證券交易所後,許子明才認識到什麼叫證券交易,香港的證券交易所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在香港,或許許子明可以因為手中有近十多億港元的資產,而讓周圍的一些人羨慕,追捧,但是在這裡,千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報價人員在這,其中資產十億美元以上的美國公司多達數百家,這裡,許子明在香港的什麼就根本不值一提。
??因為瑪麗莎與交易所的其中一位股東曾是大學同學關係,許子明比較幸運的能夠近距離的體會資本運營的走向,能夠望著每天的報價板上,各家上市公司的具體的股價,然後有能夠看到一些投資者,如何沽空,如何買漲,如何穩操勝券。
??以前他就懂這些,隻不過確實如瑪麗莎說的,親身經驗才是最有收獲。
??許子明留心的是巴菲特盯上的報刊業,當初他偷偷地在股市上蠶食《波士頓環球》和《華盛-頓郵報》,他的介入使《華盛-頓郵報》利潤大增,每年平均增長35%。
??八三年的今天,當初巴菲特投入的1000萬美元升
值為兩個億,股價不斷攀升。
??巴菲特的投資手段讓許子明漲了許多知識,雖然沒有和巴菲特見過什麵,但是紐約交易所短短數天的學習,讓他受益匪淺。
??從華爾街離開後,便和瑪麗莎去往紐約國際機場,乘上航班趕回羅利。
??回到杜克大學,許子明借閱來了不少書籍,甚至在假期去杜克大學的圖書館借閱書籍,便於論文寫作。
??為了避免無聊,隨身攜帶著在北美市場也同樣暢銷的索尼公司的walkman。
??在美國,每天麵對著一大堆書籍,或許沒有下香港的那般有趣,但是他卻學會了不少東西,獲得不少實質上的該學的商業要素。
??前世雖然他也是大型企業的高管,但是那套商業經營模式卻是不怎樣。
??搞定好論文後,他便直接交給導師瑪麗莎過目,瑪麗莎隻是大致看了幾眼,便找出問題的奇怪之處,“明,你為什麼會在文章中推測,日本的整體經濟,就像是脫了軌的火車,處於高速行駛階段,不出幾年便會被這這種體製所影響。還有你的文章標題叫作,《從股市看行政管理》,其中對巴菲特投資的看法,有些片麵性。”
??許子明並非驚訝於瑪麗莎對自己的否定,畢竟文章中的一些預測,與主觀看法,都是許子明這個過來人的看法,她不能明白到不要緊。
??許子明慢悠悠的解釋道:“僅以房地產為例,日本的房價已經飆升到一個平民高不可攀的地步;以日本地標為例,銀座四丁目的地價是每坪(約3.3平方米)1.2億日元;東京帝國廣場一平方英裡的土地價格甚至比美國整個“加利福尼亞”州的土地價值總和還要高。如果將當時的東京土地麵積按照平均地價來換算的話,其價值甚至可以買下整個美國。”
??瑪麗莎經常瀏覽國外的一些報紙,確實不否認這一點,同樣她笑的比較燦爛自然,滿意的道:“明,你做的很認真。”
??許子明到沒有什麼自豪。直白的說,當時的日本經濟高度依賴進出口,日本國民的腰包能夠鼓起來也全仰仗外貿換來的豐厚利潤;可是,高度發達的日本經濟中也有陷阱,而一向容易膨脹的日本人再次被“膨脹”搞昏了頭。至今日本人常掛在嘴上“失去的二十年”也是特指80年代那段瘋狂時期。
??同樣對於巴菲特的解釋,許子明一貫喜歡用事實講話,瑪麗莎居然聽得如癡如醉。
??瑪麗莎激動的揚起手掌,就差跳起來鼓掌,她頗為自豪和滿意:“整體來說十分出色,是篇難得的好文章,我相信在杜克商學院的學術文刊中,也能夠受許多人的賞識。”
??許子明不置可否,微笑道:“老師開玩笑了,哪有那麼好。”
??瑪麗莎感覺似乎有戲,頓時大喜,道:“試一試。”??
許子明不置可否,微笑道:“老師開玩笑了,哪有那麼好。”
ps:謝謝書友的訂閱,剛才不好意思,無意中重複了三千字的內容,對不住了,現在修改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