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第 18 章(1 / 2)

八年前, 她從國外留學歸來,上的是常青藤名校,接受的是高等的教育,學到的是豐富的知識,所有人都說, 當一名記者埋沒了。

可她卻執拗的進了這一行。

她的老師陳文洲告訴她, 記者不是人,是傳播真相的聲音。

當一名記者容易,當一名有良心的記者難。

蔣妤很不明白, 短短她不在台裡的四年時間, 曾經拍著自己胸口大呼新聞理想的人全都變了個樣。

星光電視台大環境下, 似乎唯有她願意踏足於真相的大門。

蔣妤聽著耳麥裡導播倒數的聲音,最後一個‘1’, 拿著話筒,走上了主播台。

時隔四年, 她終於再次拿起了話筒, 走上了萬眾矚目的主播台。

“大家好, 歡迎收看《真相周刊》第一期,我是主持人蔣妤。”

現場觀眾掌聲如雷,來的大多是蔣妤三年前的粉絲, 如今女神複出, 在外界的質疑與鄙夷中, 來現場觀看節目的人還是坐滿了演播廳。

蔣妤目光掃視而過現場眾人, 從他們的眼神中看出期待, 看出興奮,也看出了不屑。

她握著話筒,單刀直入,“一個月前,碧水花園小區,接連有六名孕婦跳樓,警察調查之下,全數死於自殺,而自殺的原因不得而知,在這短短的一個月裡,因為無解,所以輿論傳播得極其嚴重,而這其中,最為嚴重的是晚間新聞欄目組報道的一則六名死者曾在第九醫院生產的新聞。”

“不可否認,六名死者確實曾經在第九醫院生產過,但是據我調查所知,當時六名死者的身體狀況滿足出院要求,可儘管如此,醫院還是被憤怒的家屬圍困,大門被砸,醫生以及護士受傷。”

大屏幕上播放的是陳軻拍攝的照片,憤怒的家屬,沾血的玻璃碎片,大廳裡茫然失措的醫生護士,全場靜謐。

不需要激烈的視頻,這幾張照片有著蜉蝣撼樹的力量,直擊人心。

“這是六名死者的病曆單,我們醫院絕對沒有在病人不適合出院的情況下允許出院……”屏幕上是那天蔣妤對第九醫院陳醫生的采訪,陳醫生直視著鏡頭,“我們沒有錯。”

蔣妤將第九醫院交給她的病曆單攤開,“六名死者身體狀況良好,她們的死,與醫院無關。但是今天,我們不是來探討新聞對於輿論的引導,我們探討的是真相!”

大屏幕上播放的是一則小短片,視頻上是一隻憨態可掬的小企鵝,離開了隊伍,獨自一人朝著陌生的遠方走去。

一搖一擺的小企鵝在這過程中連摔了好幾跤,摔倒的模樣,惹得現場觀眾忍不住的發笑。

小企鵝走到了冰川的邊緣,可依然沒停下腳步,縱身一躍,跳下了不知深淺的冰川。

現場觀眾為之驚呼,視頻截然而止。

蔣妤臉上沒有笑,她向觀眾介紹,“這是英國的一項調查,調查結果發現,企鵝屬於群居動物,不會單個活動,但是有這麼一種情況,當企鵝患有抑鬱症時,它會獨自一人離開,從懸崖上跳下去。”

大屏幕的視頻定格於小企鵝匍匐在地的屍體上。

“抑鬱症,屬於二十一世紀新發現的一種心理性疾病,已經逐漸走進大家的視野,但我們今天說的,不單單是抑鬱症這個話題,而是抑鬱症的分支,產後抑鬱。”

蔣妤刻意停頓,看著觀眾席上竊竊私語的交頭接耳,演播廳的鏡頭也從蔣妤,放在了觀眾的身上。

“產後抑鬱症這個疾病,還未曾能引起大家重視,根據我們的調查結果顯示,我們有理由相信,六名死者死前,都患有產後抑鬱症,而且,已經相當嚴重,為此,我們請到了六名死者之一的家屬,向由。”

大廳內一座椅上,向由頹然坐在那,臉色灰白,他手裡拿著話筒,照著事先排練過的說:“我叫向由,是死者的丈夫。”

“你好,不知道能不能將你所發現的向大家展示出來。”

再次揭開傷疤的痛苦不好受,他顫抖著手,將妻子的診斷報告拿了出來,浮腫的眼睛不僅黑眼圈很重,眼眶裡,也布滿了血絲。

“這是我妻子的診斷報告,上麵說,她患有產後抑鬱症。”

“那您有沒有發現您妻子有什麼不對的地方?”

“她……”向由幾度哽咽,“她本來是個很溫柔的文,那段時間很沉默,時不時會流淚,我問她,她也什麼都不和我說,後來我工作忙,回來晚了,她會在半夜的時候偷偷的哭,她哭的時候我都知道,我以為她隻是壓力大,發泄發泄就行了,可是我沒想到,她……”

向由把臉埋在手心,嗚咽道:“是我的錯,是我沒有照顧好她,沒有及時看出她的不對。”

蔣妤歎了口氣,看向了大屏幕。

屏幕上播放的是蔣妤采訪的幾名死者家屬,在描述著死者生前的怪異之處。

無一都談到了突然的沉默,突然的爆發。

采訪播放過後,大屏幕上有兩張清晰的照片,一邊是診斷報告,一邊是是向由妻子的遺書。

“對此,我們也采訪了心理研究所的教授,趙前川教授,他也針對此事進行了簡短的采訪。”

視頻中趙前川穿著白色大褂,坐在鏡頭前絲毫不怯場,專業的態度和從容的談吐,很是有魅力,而以趙前川教授的專業而言,沒有誰,比他說的話更有信服力。

“通過對比幾名死者家屬的口頭描述,以及其中一名死者的產後抑鬱症的診斷書,我可以斷定,幾名死者在死前都患有產後抑鬱,但這個產後抑鬱是否是導致死者自殺的唯一因素,我不敢保證,我隻能說,產後抑鬱症患者,其中之一的症狀,是有明顯的自殺傾向。”

沒有過多的話,隻這寥寥幾句,足矣。

現場觀眾有人發聲質疑,“六名死者除了一名死者留下了診斷報告,其他幾名死者都是通過家屬的描述來進行揣測,也就是說,你們根本就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其他五名死者曾經患有產後抑鬱,不確定的因素存在,我可以質疑你們新聞的不嚴謹嗎?”

話題尖銳,以小見大,直接將話題矛盾引至新聞嚴謹這一媒體人都敏感的話題上。

後台的工作人員看著捏了一把冷汗。

觀眾現場發聲質疑,這也是節目的環節之一。他們無力阻止,隻能讓蔣妤自行把握。

“感謝這位先生發聲,”蔣妤說:“沒錯,死者已矣,她們生前是否患過產後抑鬱症,的確無從查起,但隻要生活過,就會留下可以考據的細枝末節。我們考察曆史,也正是從這些細枝末節出發,從記載的文獻出發,探索那些死去百年千年的人物,從而蓋棺定論。同樣的,死者生前最為親密的人的口述,一樣也可以成為考證的憑據之一。”

現場掌聲雷動,為蔣妤的重返,也為蔣妤的綻放,連同那位提出疑問的觀眾,也微笑地將雙手舉過頭頂,鼓掌示意。

直到掌聲平息下來,蔣妤這才調整語氣,“在很多時候,大多數的女人習慣於依賴,在懷孕過程中,她們會產生一種患得患失的情緒,丈夫很稀疏平常的一件事,一句話,在她們心裡,會演變成各種胡思亂想,她們惴惴不安,沒有安全感,她們需要得到重視和安慰,這個時候,需要丈夫和家人的安撫和陪伴,不能一味的指責和忽視,所有在大家看來的無理取鬨的行為,很有可能是忍耐多時的崩潰。”

“而今天,我們節目組也請到了一位曾經患有產後抑鬱的女人,她可以帶大家走入產後抑鬱症的世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