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三章:尤念的擔憂(2 / 2)

有些寒門秀才一躍成了富足的學識人家。

不少沒什麼成就的秀才,都過來這裡開學堂了。

“瑤兒,昭兒把這裡治理的很好。是個不錯的。”

“娘親,昭弟有才學,有誌向,他從小就很崇拜阿錦這個大哥,所以許多東西都是在跟著阿錦的腳步。”

“是呀,比那兩人強多了。這幾日過去看看他們夫妻吧。顧姨娘也在麼?”

“顧姨娘應該也在。”

“嗯。”

“娘親,我帶去去益州城中轉轉吧,不少北突人過來這邊做生意。現在城中什麼鋪子都有,就連日常的油鹽醬醋都有。

當地的百姓也有不少跟著學習的。不出幾年,這些日常的東西,他們都能掌握住。”

“嗯,沒想到野人的學習能力這般強。”

“娘親,他們之前沒有跟外界聯係過,就像出生的嬰兒一般,突然看到外麵的世界,就會有樣學樣,我們給他們灌輸什麼東西,他們就會模仿什麼東西。”

“那倒也是,這裡的人,現在儼然和北突沒什麼區彆。聽說大青山的也過來做生意了?”

“嗯,旺財嬸家的豆腐坊在這裡開了家分店。

花三嬸和兒媳在這邊教當地的人做飯,順便還是個小飯館。”

“是麼,他們這是抓住時機了。”

以前百姓們想要生財,關鍵是沒有那個道,現在北境遍地都是生財之道,許多從彆處牽過來的難民,並沒有過的多麼苦,反而到了這裡,有了土地,有了收成,在沒有房子之前,官府還提供避難所。

這種好事兒,可不是所以地方都有的。

...

南昭這一年依然在忙著益州人學習知識的事情,隻有讀書認字,才能讓這裡的年輕人走出去,和南月融合。

事實上,這這裡的年輕人普及知識的概率要比北境還要多,他們為了能不挨餓,願意學習認字。

隻有認識字了,才能得到外麵的銀子,有了銀子,就能買糧食。

認識了字,就能聽懂外麵人的話,可以跟著他們學習種植糧食,這些意識,已經在他們的腦海裡根深蒂固。

這一年的益州,田地旁邊多了幾條澆灌的河渠岔口,城中的商鋪也多了不少。

一些日常生活所需的東西,城中機會都有,還可以貨比三家。

外麵的商人來這裡收山貨的不少。

關於北突辦的學堂的事情,南錦的意思,先不用在益州和合浦修建。

畢竟這裡的秀才們教的很好,各個地方都有,也是形成了一個規模。

等個十幾年在開設書院也不遲。

現在這裡最重要的,還是修建道路,讓百姓們不在為吃穿發愁,就是最大的進步。

旺財嬸在這裡請了個當地百姓做活,因為家裡人口有限,實在忙不過來。

再說這做豆腐也不是什麼難事,就算學去了也不所謂。

多教幾個徒弟也行。,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