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你都不知道?”
有個小姑娘瞄了一眼紀學文,然後偷偷掏出手機點了點,指了指屏幕上的頭版大新聞。
“宋師姐都上新聞了,聽說現在新藥已經在臨床階段,不過幾年就能申請新藥專利了。”
屏幕上,新聞頭版大字加黑標粗。
[天才少女,以藥揚名]
下方還配上了宋芸專注切藥的樣子。
“要我說,宋師姐和薑教練絕對有一腿,要不是為了薑教練,宋師姐也不會研發新藥。”
“這cp我可以磕一輩子,太甜了吧。”
“喬鈺,你怎麼了?”
遞手機給她看的小姑娘看她垂著頭發愣,拍了拍她肩膀。
喬鈺抬頭,指了指標題下麵的一行小字。
“這位學姐,請問這藥目前已經上過臨床實驗了嗎?”
“那當然,臨床實驗過後就要臨床測試了,要3-7年呢,當然要抓緊點。”
新藥從研發到生產要很久。
研究開發完,就是臨床實驗。
藥理學,毒理學一層層研究,通過後,製成試劑,開始臨床測試。
這臨床測試,又叫人體試驗。
分三期。
第一期,是正常人,用於藥品安全評測。
第二期,是少量患者,針對性治療。
第三期,是大量患者,擴大目標群體,統計不同症狀患者的藥效詳細數據。
這一來,一個醫藥研發團隊的醫生,畢生能研究出一枚新藥上市,已經很厲害了。
更何況是宋芸這個年紀,以後前途不可估量。
按照頭版頭條上的話來說,那就是杏林聖手,妙手神醫,什麼好詞好句,洋洋灑灑寫了全部板塊。
這倒也沒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