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哪裡快得過沈見晚,再次被沈見晚攔下楊立柏最終還是哭喪著臉抱著十多斤重的大西瓜回去了,因為沈見晚說他要是再不收她就讓石頭他們直接幫他捧家裡去了呢。
楊村長家。
看到自家的倒黴侄子去沈見晚家報信卻傻乎乎的捧著個大西瓜回來,楊村長不由一臉難儘,“柏哥兒,你這去報信的怎麼捧著沈家的大西瓜回來了?”
“我這……”
接下來楊立柏便把在沈家的所見所聞告訴了楊村長他們,
聽說沈見晚的反應和分析,楊村長當即就感歎道:“晚姐兒果然是好魄力,倒是我們杞人憂天了,老婆子我們好好準備準備到時候去沈家喝喜酒的禮品和穿的衣裳,務必不能讓晚姐兒她們丟臉了。”
多年夫妻葉氏聞言立馬懂了楊村長的意思,忍不住道:“老頭子你想好了,那老劉家那邊呢?”
楊村長聞言冷哼,“哼,當然是隻送禮物人便不用到了,畢竟沈家通知在前,他們在後,這同一天的喜宴我們自然去先應下的那一家,這事放哪裡也沒有錯處的。
而且老婆子這瓜可不小呀,晚姐兒對我們大家夥向來極為的大方,我們楊家甚至是整個村子受了她多少不遺餘力的提攜和幫助,從村裡的人在沈家的鋪子作坊擁有了工作到讀書的孩子在抄寫堆肥之法一事的表現機會,就是姑娘們也在她的幫助下在刺繡上出了頭。
現在小到我們女婿,樹哥兒,還有村裡哪家沒有多少受過晚姐兒她的恩惠,這時候我們不能乾這種落井下石之事幫著某些人打沈家的臉。
哼,看著吧,有些人得意不了太久的,老頭子活了這把年紀看得明白這世事多事得道眾助,失道寡助,這劉誌明他們想看沈家的難堪恐怕是不能如願的了。”
葉氏聞言若有所思,她不太明白楊村長對世事的分析,但有一點她卻是明白的,那就是沈見晚這些日子的確對他們楊家多有提攜,所以隻要確定去沈家不會出大事她肯定是同意去沈家而不是上老劉家擦鞋的。
於是她不再猶豫點頭道:“好,那老頭子我們那天就全家上沈家喝喜酒去。”
楊村長見之非常的欣慰,轉而問楊立柏,“柏哥兒,你們家呢,你們到時打算上哪家?”
楊立柏聞言嘻嘻一笑道:“大伯,我們家自然也是要上沈家去的,娘說晚姐兒救了文琴和業兒,日後我們這一房都以沈家馬首是瞻。”
看到楊立柏根本不用回家商量就說出這一番話,楊村長頓時有些相形見愧了,沒想到侄兒一家想得比自己這邊還通透呀,見之更是沒有碰到猶豫到時候應該怎麼做了。
而像楊家這樣差不多的對話也陸續發生在清河村,然後是秋水鎮,平陽縣,甚至是整個定安府的各個地方,對於到時候應該上沈家或者是老劉家喝喜酒,不同的人是有不同的決定呢。
而日子也很快的就到了沈見晚她們的新宅子喬遷入住的這一天,當然這也是劉寶凱成親的大喜日子!
這天沈見晚她們全部人都早早地起來了,她們像是不知道外麵的各種傳言和議論,一大早的就全部人興高采烈的按照習俗開始搬家了,外麵的事情一點都沒有影響到她們搬新家的喜悅呢。
而沈見晚她們沒有想到的是她們新居入住的第一個清河村外的賓客竟然會是葉老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