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8章 錦繡鄉君上知天文下曉地理,是天縱奇才(1 / 2)

話說宋樹自三十進士及第以來,在朝中兢兢業業,為人奉公守己,是少有的不發展自己家族勢力的人,其族人更是都還在桃花縣內務農。

所以聽其這麼說,知道他如此情係故土卻能做到多年從不徇私,現在第一次向宣平帝為故鄉爭取這良江千石山段的水利工程,在場的人無不動容。

看到宋樹如此,大殿裡的許多大臣和宣平帝不由頗為觸動。

宣平帝更是親自下階扶起了宋樹,“愛卿這些年為朕勞累了,你對故土的這份情誼朕哪裡能卻。

錦繡鄉君對良江千石山段的治水方案,朕也驚為神跡,如果沒有問題我朝必將推行。”

說著竟也不再回到龍座之上竟在台階上也席地而坐,對剩下的眾臣道:“諸位愛卿,你們也說說你們看了錦繡鄉君的這一份治水方案後有什麼想法吧。”

聞言下首的大臣們俱都激動了,工部的頭兒工部尚書容九吉首先出列道:“陛下,臣也認為錦繡鄉君的這份治水方案非常的出色。

臣自三歲從父學習百工之術,蓋認為天下百工鮮有人能超越,但今天看過錦繡鄉君的這一份治水方案才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錦繡鄉君可謂上知天文下曉地理之奇才,治水所舉均是臣等想所未想,見所未見。

而如果這一份治水方案真的能讓良江在桃花縣內再開出一條良江支流,那麼這將是一份功在千秋,利在萬代的偉大功績。

我朝已經有江南魚米之鄉,但如果這良江支流建成,那麼江東秋安府桃花縣那一望無際的乾旱平原和江西一帶的萬頃水澤都能變成良田,那麼我們大和朝將會多出一個比江南魚米之鄉還要更大的糧倉。

有了這個糧倉,我們大和朝未來必定糧餘倉滿,百姓豐衣足食,到時候大和何愁不興隆安定!”

說到後麵容九吉向來平靜無波的聲音都難掩其中的激動。

容九吉所說的這番話正是宣平帝自昨晚看到沈見晚的這份治水方案後所想的,此時聽得他工部最靠譜的臣也說出和他所想一樣的話,他的嘴角差點就咧到了耳邊。

看到宣平帝這難得的喜形於色,在場的人還不知道他的心意那就是白活了。

於是見容九吉這個技術流的也和張書俊等人也盛讚沈見晚的治水方案為鬼斧神工之作,他們接下來的拍馬屁變毫無壓力了。

其中齊國公第一個站出來附和道:“是呀,陛下,容尚書所言極是,錦繡鄉君的這一份治水方案簡直就是臣等見所未見的奇跡。

先不說錦繡鄉君能想到火燒之法用來開山裂石,世人皆知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是亙古不變的真理,但錦繡鄉君卻能想到這江中建島的法子讓江水四六分,把江水壓到地勢更高的江東去,利用河床底下竟是與地麵地勢不同江東比江西低的河床地勢和水流分層流速竟不同的特點實現水流能流入地勢更高的江東,甚至還能防止河沙進入江東造成河床日後變高。

還有這以竹籠裝大石沉入江底竟能擠壓成勢,從而讓大石不讓江水流走攔著江河的滔天之水,這是何等的壯舉。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