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0章 宣平帝盛怒(作者有話說)(1 / 2)

說著生怕有人反悔急忙對戶部尚書杜如海道:“杜尚書,你幫朕把諸位愛卿所要捐的財物人力等數目都記下來,下朝後交給朕。

相信有眾位愛卿的慷慨解囊,這次我們開鑿良江支流這一水利一定會馬到功成的。”

宣平帝話才落,杜如海聞言立馬激動的大聲應和,“是!臣謹遵陛之命,此事定不會出任何差池。”

完了還一臉精明的看向眾朝臣道:“各位大人,這捐錢捐款捐人力物力也不限於今兒的朝會哈,諸位回去如若家中夫人小姐還有親戚朋友們還有願意捐款的也還可以來找本尚書,本尚書一定一個不漏的記下來交給陛下的。”

眾大臣聞言:……他們怎麼有種上了賊船的感覺?

見大家因為杜如海的話神色有變,宣平帝不由對他這尚書擴大“版圖”的行為抽了抽嘴角,但卻也打心裡覺得杜如海這提議不錯。

心思電轉間宣平帝想到清風郡王在奏折中所說的為怕國庫不能增加開鑿運河的預算,錦繡鄉君提議讓有錢的權貴巨賈捐款的法子,還說到時候要把所有的捐款名單列下來做出“功德榜”立在良江支流上讓百姓們瞻仰。

於是思及這裡宣平帝見眾人神色有變便急忙把錦繡的這一提議說了出來,“杜尚書說得不錯,錦繡鄉君她也考慮到了現在國庫空虛恐怕不能增加預算開鑿良江支流的水利之事,所以她提議……”

宣平帝一口氣就把沈見晚提議的立“功德榜”的事告訴了大家,然後便觀察眾朝臣的反應。

果然沒有讓他失望,宣平帝看到眾人聽到這個消息俱都更激動了,一個個的目露精光,然後他又收到了一波增加捐贈的熱潮。

宣平帝坐在龍椅上老神在在的看著平日裡一個個一毛不拔的老狐狸們再次爭先恐後激動非常的又給自己送錢,他不由心思又把沈見晚給狠狠的誇讚了一番。

他的這個鄉君果然機敏無雙,隻是一個“功德榜”便又激發了群臣如此大的捐贈熱情,宣平帝暗暗算了算現在他收到的捐款都有上千萬白銀了呢,而這還隻是一個早朝大臣們的捐贈而已,大膽一點到時候加上外麵各方的捐款也許增加開鑿這良江支流的水利都不需要從國庫調銀子了呢。

想到這裡宣平帝差點沒忍住在龍椅上放聲大笑,同時更相信了之前鄭濟民占的那一卦。

宣平帝想如老師占的那一卦顯示的一般,這錦繡鄉君果然是他們大和朝的變數和福星呀!

先是水車的發明改善了北邊許多地方的乾旱和灌溉問題,後又發明了改良畝產達八百斤的稻種,現在還有了畝產竟達五千斤的耐旱作物番薯極大的解釋了這次乾旱做不了糧食的問題,甚至此時更是給他想到了這開鑿良江支流給他們大和增加無數良田的水利,更不要說那些發明堆肥之法,稻田養魚,腳踏水稻脫粒機等的種種推進生產的發明發現了。

更甚至發現老二這次私自開采金礦的事也多得錦繡鄉君她機敏的發現了車轍的問題,他才能得知道老二竟偷偷的乾下了這等叛逆之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