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沒有女兒的楊二嬸這些年對她們沈家的幾個姑娘都特彆親。
而上輩子沈見晚回村,也是她接待了身無分文的自己。
這次楊二嬸給沈見晚的添妝是九尺上好的粉色棉布,一張被單,一對枕巾,一雙鞋墊,一對手帕。
彆看這東西看起來少,這在周圍在平常姑娘的成親中親戚好友的能有這一份添妝已經是極好的了。
更不要說楊二嬸家向來清貧,能拿出這樣一份添妝就可見誠意。
楊二嬸的意思是本來她是想給沈見晚做一套衣裙的,但是她的繡活向來不行,又知道沈見晚女工出色,做衣裳又有想法便乾脆送她棉布讓她自己做衣裙,免得糟蹋好料子。
至於剩下的被單這些則是她這些日子趕出來的。
至於同來的楊成樹的母親周氏,她是一個非常溫婉的婦人,隻是看起來沒有多少主意,但對沈見晚她們的善意卻也非常明顯。
她給沈見晚的添妝是一對手帕,兩個洗臉盆,一個包袱皮,還有兩雙鞋墊,這在村裡給這份添妝也算是拿得出手了。
而兩人的添妝像是打開了這添妝的大門。
本來沈見晚以為自己情況特殊,成親應該不會有什麼人來給她添妝的,畢竟姑娘出嫁來添妝的最多的還是娘家的近親。
而王家那邊的親戚,她早早的離開了王家一直都沒有來往。
當然上輩子見過他們的真實麵目後,現在的她也絕對不會跟這些所謂的親戚走動就是了。
所以她基本算是沒有所謂的娘家人來給她添妝。
而沈見晚她卻先是前些天收到了賀家那豐厚的添妝,現在又收到楊二嬸他們的添妝,緊跟著又來了一個她意料之外的貴客。
那就是她在鎮上清風書院時的同窗孟子嫻和陸楚月。
孟子嫻是她們秋水鎮有名的孟大善人家的獨女,孟家就在她們清河村隔壁的大坡村。
孟家有著良田好幾百畝,每年都會出租田地給沒有田地或少田地的人家耕作,卻隻收取比一般的地主少一成的租金。
再加上孟父平時樂善好施,所以孟家在這十裡八村都很有些威望。
而沈見晚和孟子嫻也隻能算是點頭之交,她們也隻是這過去兩年同在鎮上清風書讀書,所以算認識。
如果真的要說親密的話,就是她曾經借過筆記給對方。
今年沈母病情加重,她更是直接沒去書院,所以說她們已經大半年沒見了。
所以說對方的到來沈見晚很是吃驚。
至於陸楚月,她則是和孟子嫻在書院關係較好,和沈見晚同樣也隻是點頭之交。
而她則是她們秋水鎮有名的陸鎮長的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