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聽孟清婉又出了一道數題,“請問鳳姑娘,九百九十九文錢,及時梨果買一千, 一十一文梨九個,七枚果子四文錢。 問:梨果多少價幾何?”
有人秒算:7文。
而鳳灼華卻秒回:“過!”
也不問台下觀眾,隨後就見鳳灼華又問律法相關的問題,孟清婉又是:過。
隨後又是數術,鳳灼華也是:過。
這就叫人瞧見兩人矛上了,三次過題機會,先出題的是鳳灼華,那贏的自然也是她,可這就不公平了。
侍女也是尷尬,道:“請二位姑娘都換個題。”隨後對著鳳灼華道:“姑娘可否不出律法相關的。”然後又站到孟清婉身邊道:“孟姑娘的數術也的確都不簡單。”
兩人都知曉對方的薄弱,已然不公平,鳳灼華道:“不若就詩畫樓出題,我二人答題如何?”
那侍女想一下,點頭道:“如此也好。”
侍女對著大家道:“三次過題機會已過。由詩畫樓來出題。”
那頭包間裡謝老太太道:“沒想到這孩子平日裡不怎麼說話,在這麼多人麵前也不露怯。”
謝老爺子道:“是個鋒芒的姑娘,還不能被欺負,看來平日裡都收著,你瞧她應對事情聰明也機智,不簡單。”
是不是才女已經不重要,叫兩老見著她的好才是重點,謝允霄捏著的心鬆了。
侍女出題道:“就此情此景二位姑娘臨時賦詩一首如何?”
兩個姑娘點頭,各自朝著桌案處走。
那主持的侍女鬆一口氣,出題自然也是有難度的,就比如,這一題既要叫人能答出題來,也能叫人分辨高低,如剛才兩人矛上的勁兒,這比試就成了烏龍,沒有真正彰顯兩人的才華,整個詩畫樓都得鬨笑話。好在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兩個姑娘同時提筆,作詩不是簡單之事,思索片刻就能下筆,就說明此人腹有詩書。
隨後幾乎同時落筆。
鳳灼華想若是一首詩能一較高低就好了。這輩子出這麼大的風頭隻為一人,也算轟轟烈烈了。
侍女叫兩邊的侍女將紙拿起來,兩邊展示之後,先讀孟清婉的詩道:“金陵城中一片地,馬場百家齊聚此,高台二人試才藝,才高與否在己心。”
好聲一片,籠統也應景,意在說有才與否才在自己,不在展示。
隨後便是鳳灼華的,侍女讀道:“我心緋緋如脫兔,麵上平靜如秋水,高台示才交閨友,再來一次定遠之。”
眾人哄笑,此人說她的來意是交閨友,不曾想上了高台,緊張的要死,麵上還得平靜,後悔了。
有才啊,還是大才,是有幽默風趣的女子。
當然才高與否,好似兩人旗鼓相當,意境上也都不是多高的境界,細說起來孟清婉的意思更高一些,有才不在展示,在自己,就如書上說的,女子無才便是德是一個意思。而叫人印象深刻的便是這位鳳姑娘,這姑娘骨子裡就帶著風趣,其外表不能代表其人。
侍女道:“詩畫樓再出一題,給詩畫樓寫一副對聯!”
這是明目張膽占便宜,詩畫樓也真是有才。
兩人同時提筆,好一會兒,又是差不多時間放下筆。
侍女先讀孟清婉的,道:“孟姑娘的上聯:西山疊翠,南浦飛雲,江浪千重詩配畫。
下聯:傑閣生輝,古都煥彩,聯花二度墨添香。”
好,侍女叫好,下頭也是一片好聲。
銅鑼敲響,待安靜之後是,是鳳灼華的。
侍女讀道:“鳳姑娘的上聯:詩意湧詩山,詩上疊詩,不吝詩仙曾潑墨
下聯:畫情融畫境,畫中隱畫,無窮畫韻總抒春。”
侍女也是一聲好,隻不過都是關於詩和畫,沒有關於詩畫樓的,沒占著便宜。
下頭同樣一片好聲,好似在看戲,真比看戲還精彩。
銅鑼敲響,等待慢慢安靜。
不過前兩題已經能考教出兩人的水平相當。
侍女開始平常的題道:“兼愛非攻是哪個學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