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朝堂之上,皇上心情愉悅,當著文武百官的麵誇道:“派彥王出去剿匪,他順路辦了兩個貪官,向朕請罪,擅做主張之事,文武百官怎麼看啊?”
經過蔣家一事,皇上最厭惡的就是貪官,皇上麵上說彥王請罪,實則在炫耀自己兒子辦實事,那笑就說明一切,有人順著皇上的話道:“貪官該辦,何以有罪,皇上當賞。”
另有官員站出來附和道:“彥王骨子裡剛正不阿,為國為民,堪稱皇家典範。”
皇上謙虛道:“誒,他哪有那能稱的上典範,平日不做事,今日難得辦件像樣的,你們不可高看了他。”彥王平日平庸,皇上對他期望不高,這乍一辦事,到底覺著是件實事,雖是小事也開心。
而徽王實事乾了這許久,都沒見皇上開顏過。文武大臣看出來了,彥王在皇上的心裡位置不輕。
站在那一動不動的謝允霄卻是斜眼看著前頭的譽王,手中剛好有兩個折子,一個署名一個未署名,心中卻是在算計,蔣家的事剛了,又針對他的小舅子是否太過頻繁。誰叫他心裡不痛快,他不痛快誰都彆痛快,盤算半天,下朝的時候,折子還是交了上去。
收折子的小太監低垂著頭,也不細看折子,折子折疊在一起,不細看隻能瞧出一個,到時候盤查是誰的折子,不一定會發現是他的。
回到府上,大伯母已經開始張羅,謝允霄遞過一萬兩銀票,道:“大伯母不必在意銀子。”
這麼大的錢財,娶一官家小姐綽綽有餘,大伯母問:“聘禮之事如何準備?”
謝允霄道:“我妻子的不用準備,兩個副將的每人一千兩。”
“這是何道理?”
謝允霄道:“我就是她的人,彆的不重要。”
一句話把大伯母逗樂了,道:“你這孩子,那也得禮數周全。”
謝允霄道:“大伯母看著準備吧。”
大伯母道:“成,我已送了進宮的帖子,待回帖就進宮。”
“多謝。”
“自家人,不必客氣。”
那頭,譽王下朝,就把方士林帶去了鳳家。
鳳家上下忙碌,聽說譽王來了,都來見禮,鳳今照躬身迎道:“不知譽王今日來,有失遠迎。”
譽王道:“不必多禮,她在何處,帶我去。”
鳳今照不得不迎道:“在房裡養著。”
隨後對著洛明柔道:“夫人,你去知會一聲。”
洛明柔道:“好。”
譽王道:“不必知會,直接帶我去便好。”
鳳灼華已經猜到譽王會來,此刻在院裡等候,她如往常一樣,在院裡的陰涼處看書,微風徐徐,吹起她的發絲,愜意,沉靜,美如畫。
譽王走來便看到如此畫麵,如此女子,誰不想擁有。
宗明攔著人,雙喜一驚,道:“宗明,那是譽王。”
宗明立即收回手。
平靜打破,鳳灼華放下書上前行禮,“參見譽王。”
譽王看了看攔著他的人,對著鳳灼華道:“這幾個便是你府上的護衛?”
鳳灼華點頭道:“一直跟著我,前幾日出門辦事,昨兒個才回,昨日他們不知情況,衝動了。”
譽王又看了看兩個護衛,沒當回事,走去剛剛鳳灼華坐的位置,拿起她看的書,《漢書》,一個閨中女子看史書,倒是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