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裡決定去集中供暖處的人不少,有人是直接決定先搬到供暖處,也有人要先去供暖處看看情況再做出安排,不過大家都覺得單獨出行不安全,萬一摔倒了,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應,這個時候出了事才是得不償失。
所以一起出門是大家做出的共同決定,靳時雨在其中,隻是一個不起眼的小人物罷了。
要去供暖處的人有不少,粗略一看,大概有三十多人左右,都是成年人,沒有老人和小孩,還沒出發的時候,靳時雨聽到有人說這次先去探探路,做好了準備再把家裡人帶過去。
等真的開始往供暖處走的時候,就很少有人說話了,因為外麵刮著風,說話又費勁彆人還可能聽不清。
走在前麵帶路的人是小區物業中的兩位安保人員之一,他們是拿著紙質地圖在帶路的。
靳時雨墜在隊伍的後半截,她看著如今街道上的“新皮膚”,隻能感歎自然所擁有的巨大力量。
——剛被移栽、救回的綠植又被厚實的積雪壓得滿頭華發,街上剛重新開業不久的店鋪又齊齊關門大吉,街道地麵上雖然能看出有除雪過的痕跡,但很明顯,又墊起了一定的厚度,好在靳時雨穿的是雪地靴,踩在裡麵,也不擔心弄濕了鞋子和襪子。
會主動出來的人也不會考慮不到這個問題,大家都沒有因為這些細節出問題而跟不上行進的隊伍。
靳時雨的注意力也很快從觀察環境轉移到記路線的方麵上來——物業保安這次雖然是帶他們一起去供暖處,但並不意味著每一次人家都會充當帶路人的角色,所以還是自己直接記住比較保險。
這次的供暖處並不在學校,而是在幾公裡外的一個大型商場,靳時雨以前還去逛過,但沒試過走路去。
天空還時不時在飄落雪花,路上也並不好走,有些拖著行李的人難免氣喘籲籲,於是隊伍還是暫停了十來分鐘用來休息。
靳時雨和江黎所處的後半段,其實也多是年輕人,其中有靳時雨認識的,就是八樓那對小夫妻。
女生叫陳芝芝,她丈夫叫林博,兩人是大學情侶,畢業後沒多久就結婚了。
“家裡很冷,想去看看那個供暖處是什麼樣子的。”陳芝芝的老家在更南方,連雪都是在來到江州市後才見過,也是從來沒經曆過這麼冷的天氣,此刻正一邊喝著杯子裡的熱水,一邊和靳時雨聊天。
說話間,呼出的熱氣成了一團白霧,飄在空中。
靳時雨想要扭開水壺的瓶蓋,但不敢取下手套,隻好蹲下身子,把水壺夾在膝蓋中間,然後用力擰開。
當熱燙的茶水進入口腔,然後流入胃部,靳時雨感覺整個人都暖和了起來,放了紅糖的薑茶帶著一絲甜和辣,也並不淡。
“我也是。”靳時雨點頭,一路上她仔細觀察過,隊伍裡沒幾個女生,所以陳芝芝來和她搭話的時候,她也沒有拒絕。
“感覺人會很多,不知道會弄成什麼樣子。”陳芝芝有些憂慮,她是很想直接搬進供暖處的,因為讓她適應這樣的天氣,實在是太難熬了,同樣的,她也受不了太糟糕的環境,但如果供暖處環境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