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36(2 / 2)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都有自己的煩惱與幸福,沒誰會一直惦記著一個毫不相關的人的。

各種各樣的新聞每天都在發生著,優秀的新人也層出不窮,林應準的輝煌,也隻是曾經罷了。

直到他的一篇新聞報道橫空出世。

視頻裡,兩個穿著破爛的年輕男女拚命地奔跑著,想要跟上疾馳的汽車。他們手裡拿著鮮花,即使追趕得很困難,即使汽車不曾有過停頓,但他們的臉上,仍洋溢著燦爛而閃耀的笑容。

那種笑容,因為他們的衣衫襤褸更加動人,因為他們的瘦骨嶙峋更加逾常,因為他們破爛不堪的環境而更加震撼。

山路盤旋,他們一個路口一個路口地跑,沒有猶豫,沒有停留,似乎要耗儘生命去完成這場奔跑。

最終,他們站上整段路的最高點,仍然微笑舉著花。

你不買花,不為他們滯留也沒關係,這樣的笑容,仍然贈送給你。

林應準的配文很簡單,隻有短短六個字:苦難,開出了花。

或許是這則新聞太過新穎太過特彆,又或許是林應準自帶名人效應,視頻一經發布,就立刻上了熱搜,不到四十八小時,播放量就已經破了一億,許多網友也紛紛關注起這個印象中好像隻會孕育苦難的地方。

GAL趁此大力推行和國際紅十字會的合作,借著林應準的風頭把在全民慈善這一塊做到極致,幾乎掀起了現象級的浪潮。

GAL高層那邊是希望林應準能夠再出麵,無論是搞個采訪還是什麼的,能夠將這一波熱度再鞏固一下。

但林應準的態度一直是拒絕。

三年的戰地記者生涯,林應準熱烈地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中,好像也就隻有這一次。

那之後,他又繼續回歸自己的日常,忙自己的事,在網絡上銷聲匿跡。

回國那天碰巧是大年三十。

或許是在國外待久了的緣故,林應準覺得這一年的年味格外的重。

三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L市似乎變了很多,又似乎很多都沒有變。

林應準沒提前和林母林父說,所以當兩人看見門外站著的人時,呆得壓根說不出話,隻瞪大眼張大嘴傻望著他。

自從林應準去了伊拉克,夫妻兩人茶飯不思的,日日夜夜擔憂著,連平常日子都過得提心吊膽的,更沒有心情過節了。

眼下林應準突然回來,兩人先是又是哭又是笑的,然後就開始熱火朝天地忙了起來,拉著林應準陪他們一起去買菜。

一路上,林母摻著林應準的手,不停地重複著:“瘦了,還黑了,像是當兵的,不像是當記者的了。”

林應準笑笑,想說他在那邊其實和當兵沒什麼二樣。但又怕說出來徒增林母的擔憂,還是沒吭聲。

即使分彆三年有說不完的掛念和惦記,但即將來到而立之年,林母林父催婚的架勢也隱隱上來了:“小準啊,這次回來既然都決定不再走了,那要不見見媽媽同事的女兒?”

林應準替林母倒著飲料,頭抬都沒抬,“怎麼了?您同事的女兒也打算去伊拉克?”

林母佯裝生氣地拍了他一巴掌,責怪道:“跟你說正經的呢!彆想給我打岔!”

林應準的語氣很難說不是敷衍:“沒呢,您說。”

林母知道他聽得不認真,但還是苦口婆心地勸起來:“按照老家的算法,你今年都三十了,媽就算不催婚,你也得談個戀愛吧?你小姨家,你弟,大學剛畢業就結了婚呢!我有一個同事的女兒是個插畫師,人長得也特彆漂亮,我和你爸之前看過她畫的畫,特彆好看!”

林應準沒說話,又盛了碗湯放在旁邊。

林母又陸陸續續說了好些,見林應準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