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份的最後幾天,顧驁就在錢塘陪著米娜和蕭穗,在悠閒中度過了。
該做的事情都做了,隻要等著看前線源源不斷反饋回來的美妙數據就行。
《終結者》和《第一滴血》在三個星期的放映後,全國預估觀影人次分彆達到了3000萬和2000萬。顧驁和米娜夾帶的那些廣告傳達率,也高到了令人發指的程度。
隨著各地假期、包括北方人的“貓冬”和冬季農閒徹底結束,後續的增長會慢一些。估計整個三月份新增額還不如春節後兩三周。
不過,到今年二季度結束的時候,《終結者》國內觀影超過1億人次,肯定是有信心的。《第一滴血》打個七折差不多。
肯德基首店開張後一周,總算是漸漸平息下來,進入了新的經營常態,再也沒有開業前三天那種24小時通宵營業的熱鬨。
日接待食客人數也從第一個24小時的一萬兩千人、跌到第二天的八千人、第三天的六千人。一周後穩定在了每天三四千人,沒有再下跌,營業時間也縮短到了16小時。
雖然以1986年的市民收入水平和物價來說,4塊錢吃個套餐還是挺讓普通市民肉疼的,但架不住這畢竟是全國唯一一家嘛。
同時經過前幾年錢塘旅遊業的發展,日常外地遊客也是比較多的,這些人比較肯稍微咬咬牙吃頓好的見見世麵。
因為86年的物價結構,隻是居民自己去菜場買菜回家煮的成本比較低,但到外麵下館子還是比較貴的,這是服務業經營規模小、人工成本攤不低導致的。
比如菜場裡買一斤五花肉可能是一塊兩毛,可下館子點一隻兩斤的肘子也要六七塊。抖音上可以查到86年全聚德的菜單,一隻烤鴨還要十幾塊呢。國營飯館售價起碼是材料價格的三倍,導致大家平時沒什麼理由是不會輕易下館子的。
從這個角度來說,肯德基的售價對於遊客來說並不算貴,因為遊客出來玩本來就得天天下館子,要不就吃泡麵。
以西子湖畔新肥羊的人流規模,撐起每天三四千人咬牙掏腰包改善生活,完全是正常的。
店裡整幢樓一百多張桌位,也依然能保持始終坐滿——
開業前三天時的那種火爆程度,就不僅僅是坐滿這麼簡單了。當時是過道上都站滿了人,排隊的顧客卻依然堅持要買炸雞,然後就直接站在彆的有座的客人旁邊吃。
這種氛圍下,鬨騰的熊孩子或者想拿腔作勢慢慢吃的坐客也多半不好意思,隻能被逼趕緊吃,吃完走人彆占位置。
新鮮勁兒過去之後,每天客流量雖然降到了三四千,客單價卻提升了,日營業額依然有兩萬以上。畢竟嘗鮮嫌貴的市民少了,剩下的都是相對闊綽的遊客,沒有“自己回家煮飯”這個選項可選。
不過總的來說,在這個二月裡,米娜旗下生意中直接效益增幅最大的,還不是肯德基,而是佳得樂。
佳得樂工廠投產後,短短一兩周,銷量好得出奇,反正是有多少貨賣多少,暫時也依然隻能先供省內,最多再照顧一下鄰居的直轄市滬江。
經銷商渠道都是現成的,原先進過紅牛貨的經銷商,都可以同時兼賣佳得樂果汁,也就不存在重新建設。銷售科的人坐在辦公室裡接接電話就把產能消化了。
作為肯德基的招牌合作飲料、靠著兩部美國大片貼片廣告、宣傳認定為“美國最有名的果汁運動飲料”,這個殺傷力實在是太大了。
而佳得樂的本土化降本工作又做得比可口可樂更好,畢竟含果汁的飲料,以86年國內農產品、水果價格的低迷,可以很好地把成本壓下來,做到比在美國製造總成本低好幾成。
佳得樂最終的經銷商定價是500毫升裝8毛錢、建議零售價1元。這個價格比同期可口可樂還略微便宜一兩成。
產品規格方麵,佳得樂有玻璃瓶裝的也有塑料瓶裝的,都一個價位,不過玻璃瓶的會以一毛錢一個回收瓶子,主要用在短途運輸的市場,因為現在國內還隻有錢塘這邊唯一一個灌裝廠。
宗卿厚估算了一下產能和業績的規模,估計今年九個月的時間,就能做到在國內市場乃至出口曰本市場累計銷售1億瓶,與此前原有的美國工廠基本持平——
米娜問桂格麥片集團買來佳得樂的時候,可不僅僅是買個牌子,還是連帶著把佳得樂美國工廠一起買下的,所以總價才要3000萬美元。
隻不過,美國佳得樂一年也隻有1億瓶左右的銷量。這個銷量在美國運動飲料領域已經算最大銷量的牌子了,因為運動飲料這個細分品類本來就比較小眾。
可美國那邊成本高,一瓶出廠大約20美分、經銷商零售賣一個quarter(25美分硬幣,也就是四分之一美元,美國人習慣用這個計價,相當於投幣電話打一次的起步價)
所以算下來84年底米娜圖謀收購時,佳得樂原先在美國也就一年兩千萬的營業額,競爭激烈導致利潤率極低,還不到10%,連150萬美元都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