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分兩頭。
美國那邊傳來醜事兒的前幾天,顧驁正在滬江,一心撈錢,人畜無害。
1992年的3月底,滬江正被新一輪的春風,激發成一片熱土。
有限公司注冊的開放,股市的火熱。
還有一年半之前開始開發的江東、去年夏天開建的東方明珠電視塔、去年年底剛剛通車的第一座大橋。
密集的投入,刺激著所有夢想著暴富的人們來這裡找機會,規模不亞於八年前的“百萬淘金客南下特區”。
光是3月份這一個月裡,根據後世統計,滬江的臨時外來人口就湧入了超過40萬——當然這些人並不可能都有本事留下,隻是因為3月份利好消息特彆密集,所以才來碰碰運氣。
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曆史上在5月底滬交所股市出現拐點後,就蝗蟲一樣走了,再次選擇南下特區,因為那邊的股交所當時似乎有了新的更好的機會。
饒是滬江本身就是個超級大都市,旅客吞吐容量很大,一下子也消化不了那麼多外來戶。
從3月到5月,租房和旅館、招待所全部不夠用。
很多人就睡天橋,或者就在滬交所附近的街上瞎混隨便倒,成為那幾個月的一景,等股市拐了之後才作鳥獸散。
為了讓自己“唯利是圖”的形象更加迫真一些,顧驁當然也免不了在股市裡砸點錢,從年初1月份就開始陸續砸了,不過並沒有多少賺頭。
不是上漲的百分比不夠——雖然當時股市還實施“每個交易日漲跌限額都隻有1”的模式,也就是說漲停板和跌停板的幅度都隻有後世的十分之一。
但隻要行情好,每個交易日都1的話,弄個幾個月還是能賺個翻倍甚至翻兩倍的利的,不算慢了。
真正讓顧驁賺不到什麼大錢的原因,是當時中國股市的總體盤麵還太小,流通股全讓顧驁一個人吃都不夠。
而且當年1月份時候的政策,還是“買新股要憑福利認購證”。福利認購證要憑身份證購買,一張認購證可以認購30塊錢的新發行股票(一張身份證可以買很多張認購證,並沒有明確的限購,所以並不是一個人隻能買30塊錢新股)。
至於已經上市的“老八股”要自由交易,並不在認購證的限製範圍之內。
1月份時,因為偉大講話還沒發表,市場沒什麼信心,認購證甚至出現了滯銷,要公職人員攤派認購,好多人一開始也是真的本著“就當捐給國家搞建設,賠了就賠了”的心理在買的。不過到了後來6月份第二波新股認購證下來的時候,因為3到5月的狂熱行情,認購證一下子就搶瘋了,按身份證購買之外還采取了每證限量,後來甚至要搖號。
(92年以前滬交所隻有八隻股票,俗稱“老八股”,92當年新上市了30多支新股,年底一共有40多支股票)
中國人的“搖號”生涯也算是由此而起。
這樣的大環境所限,所以顧驁玩得很隨緣很佛係。
有得合適的買就是了,也不要技術含量,反正將來都是肯定賺的,買什麼都會漲,不用知道曆史行情。
沒有合適的就眯著,也不知道具體等啥,就是想再等等。
他在滬江的老朋友也不少,如果國家有需要,比如當初認購證攤派的時候攤不完,顧驁都很豪爽地幫忙兜底接盤。
這人品簡直沒說的。
你們要的就讓你們要,你們不要的垃圾哥兜底。
至於什麼時候跑,顧驁也想得很清楚。
他不知道什麼股市走勢,也相信既然這一世他已經入場,那麼所有的曆史記錄都已經作廢了——他本身將會是最大的行情。
所以顧驁隻知道一點。
目前這個1漲跌停板肯定是要廢除的,因為他知道後世幾十年的漲跌停板都是10。
所以,等到這個限製令解除的那天,積壓的第一波漲價壓力釋放掉之後,他就可以開始出貨了。
宣洩之後總是賢者,股市也是一樣的。
到時候市麵上有多少吸籌的單子,他就拋出略少於買單的量,幫行情去去火,免得還不知道股市是怎麼回事的中國人一下子太狂熱。
這麼做,他自己肯定是能賺到錢的,投進滬交所的那些本錢,比去年年底累計漲到兩三倍出來很輕鬆——從比例上來說,這個幅度是毫不誇張的,曆史上1月份攤派認購證的時候,滬證指數才290多點,5月份解禁後高峰期衝到1300多點,光解禁日當天就漲了一倍多。
最簡單的數學演算法,就相當於滬交所那些股票,在5個月裡平均漲到了46倍。就算這一世有顧驁壓行情,3倍多肯定還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