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得分似乎對於現在的他來說就是順其自然的事情。
比起個人的好數據,曾振現在更想著體驗贏球的暢快。
艾琳問道:“你今天投了幾個超遠三分球,很精彩,可以說說這是怎麼做到的嗎?”
曾振說道:“我在練習三分球的時候就會刻意這麼去練習,因為我覺得隻要有空位,其實就可以出手了。”
艾琳問道:“現在外麵說你刮起了一股“曾旋風”,你怎麼看?”
隨著曾振在nba的突然崛起,帶領湖人連續取得勝利,不斷吸引媒體跟球迷的關注度,有報紙就稱這股現象是“曾旋風”。
曾振說道:“我想他們隻是對一個黃皮膚球員能夠用這種方式打nba感覺到好奇,我相信這種現象會越來越多。”
艾琳問道:“在五連勝之後,下一場比賽你們將要挑戰波士頓凱爾特人,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曾振說道:“黃綠大戰的恩怨一直在延續,我也很期待成為其中的一員,我們會贏下明晚的對決。”
黃綠大戰指的是波士頓凱爾特人隊與洛杉磯湖人隊之間的比賽。
在上個世紀,這場比賽不僅是兩支球隊之間的競爭,也是傳奇球星之間的較量。
在20世紀80年代,魔術師約翰遜和拉裡·伯德的橫空出世將黃綠大戰推向了最高潮。
在1987年的總決賽中,魔術師約翰遜在第四戰中完成了著名的天勾絕殺,幫助球隊贏得了勝利。
黃綠大戰的曆史上,兩支球隊都有過許多傳奇球星的身影。
黃綠大戰也是貫穿著nba曆史的。
曾振想到這些曆史也是有一種責任感。
在這個記者訪問完畢之後,一堆記者又舉手了。
曾振指了下一個華人麵孔的女記者,示意公關人員安排她進行采訪。
國內來的女記者顏值都還是挺高的,曾振看著很順眼。
記者還沒發問,但曾振用中文提示:“用普通話提問,不要用英文。”
女記者有些詫異,但還是點點頭。
女記者問道:“阿振,先祝賀你再度打破職業生涯新高,我想問的時候,未來你會代表國家隊打球嗎?”
曾振點頭道:“當然,這是我跟我家庭的榮幸,我期待接到邀約。”
曾振是一個很有國家榮譽感的人,他不可能拒絕為國征戰。
女記者接著問道:“國內球迷現在都很關注你的表現,你有什麼想對他們說的嗎?”
曾振笑道:“我會繼續努力,爭取打出更好的表現,請繼續關注我,信任我,謝謝你們的支持。”
女記者接著問道:“除了籃球之外,你還會喜歡做些什麼?”
曾振說道:“看看電影,聽聽歌之類的,我想除了籃球之外,我也跟大部分普通人一樣吧。”
女記者問道:“你之前經常被罵,你當時是什麼樣的一種心態?”
曾振說道:“不要說之前了,現在也經常被罵吧,我可以打服nba很多人,但是沒辦法打服噴子的嘴,後來我想,他們可能在生活中過的不太如意,所以就來網上發泄一下,我也就不在意了。”
紐約的媒體比較多,等曾振進行完采訪之後已經是半個小時之後的事情了。
湖人的球員也都在車上等很久了。
不過他們也都習慣了,因為之前科比經常也這樣。
現在隻是曾振在享受科比一樣的采訪待遇而已。
湖人全隊也沒有在紐約停留多久,而是立刻趕往機場,前往波士頓了。
湖人的賽程很艱苦,他們是背靠背迎戰凱爾特人,一路上,所有球員都進入了休息狀態中。
國內此時正是白天。
一所高中課堂裡。
一堆高中生圍著一部有手機的高中生在聊天。
高中生不允許有手機,但總有一些人會偷偷將手機拿進來。
他們大多看的都是文字直播。
不過這個文字直播也足夠令很多人覺得震撼了。
“今天曾振又發威了,臥槽,10記三分球,46分10助攻,他打的太牛逼了。”一個臉上長滿青春痘的高中生說道。
“我以前也看過他比賽,說實話,我沒想到他現在這麼叼了,聽說美國那邊還稱這段時間是“曾旋風”時期。”另一個高中生推了下眼鏡說道。
“曾振連續5場30+,連續2場40+了,科比也不過如此。”
“科比更牛逼,我很期待他複出跟曾振聯手的時候。”
“曾振這麼打下去,可以吹很久了。”
“曾振太帥了,logo三分還連續投進,下午我也要去試試。”
“logo三分,哈哈,你肯定a波。”
這群高中生下課之後也基本不去網吧打遊戲,更多的是在籃球場或者足球場揮灑著汗水。
不知不覺間,有越來越多的學生知道曾振這個名字,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在模仿著他的方式來打球。
李濤繼續將曾振的個人集錦剪輯出來發到網上。
曾振的每一次得分、助攻、籃板、搶斷、封蓋都剪出來了。
尤其是兩記logo三分球,更是重放了好幾遍。
《logo三分驚現nba,這是曾振的常規武器!》
雖然曾振的46分對於動輒飆分上50+的超巨來說並不算什麼。
但是曾振隻是一個新秀,然後是中國後衛,這種事情集合在一起,就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會引起震動了。
李濤看完自己的剪輯之後,對於曾振也是更加欽佩了。
李濤經常看nba,知道身體天賦本身就處於劣勢的黃種人在那裡生存有多艱難。
就算是現在的曾振,依然有一堆的質疑聲。
但曾振沒有被質疑聲音擊倒,而是一次次用表現回應這些質疑。
他幾乎是看著曾振一步步成長起來的,曾振的出色讓他更為自豪。
集錦發出去之後,他的帖子下更熱鬨了。
李濤是最早將自己專欄改為曾振專欄的作者之一,因此在他帖子下留言的球迷非常多。
在這個時代,很多人沒時間坐在電視機前麵,也沒有時間去搜索看一場比賽。
看集錦就省事很多。
“阿振太牛逼了。”
“6666,就是這麼打。”
“中國出現的第一個nba級彆後衛。”
“超牛逼的。”
“喜歡看曾振打球。”
“投籃果然是黃種人在nba立足的根本,大姚這種是少數。”
球迷們繼續熱聊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