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不給麵子又如何!?(1 / 2)

回府。

一路上王琛都在思索。

他明確知曉幾件事,憑自己手頭上的武力,加上現代社會的經濟實力,平推宋朝已經不成問題。

但是,之前說過,如果平推宋朝,接下來又要花很長時間重新去建設,甚至幾十年功夫,才能恢複到如今的規模,這也是王琛為什麼不直接弄死趙匡胤的根本原因之一。

老趙不能弄死,那麼趙二呢?

道理上來說,找準機會用狙擊槍一槍崩了很容易做到。

可要真的弄死趙二,會產生什麼後果?

不用想,肯定是趙德昭一家獨大,繼任皇位幾乎不存在懸念,而趙德昭能被王琛掌控嗎?

很顯然,不能。

那麼,是不是可以連著趙德昭一起弄死?

理論上也可以,畢竟趙二和趙德昭一死,皇位的繼承人選隻剩下趙延美和趙德芳兩人,趙延美和趙德芳半斤八兩,一個是草包,一個本身年幼又沒有經營什麼勢力,似乎都可以掌握。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現如今,王琛不論接觸趙延美又或者趙德芳,都有希望掌控,其主要原因是趙光義和趙德昭的存在,兩人勢大,從根源上讓趙延美和趙德芳“無力”繼位。

一旦趙光義和趙德昭勢力壓製的解除。

那麼不論是趙延美又或者趙德芳,都將獲得足夠勢力的支持,即,兩人都不用再受誰掣肘,到時怎麼可能會被王琛掌控?

王琛掌控兩人的前提是,能夠幫助這兩人在絲毫不具備希望登基的前提下獲得皇位。

除非王琛把趙家人都殺光了,不然光憑殺幾個主要人物想要掌控未來的皇帝幾乎不可能,而殺光趙家人的後果就是整個宋朝一盤散沙,興許各地方有點勢力的人都會覬覦皇位,那麼一來,問題又回到了最初,即便王琛可以憑借強大的武力力壓眾人,又需要花幾十年時間去建設。

大宋和蒲甘那種蠻夷小邦不一樣。

王琛來到古代後第一次發現,武力並不能解決一切問題。

所以歸根到底,趙二和趙德昭現在不能死,王琛需要他們倆給趙延美或趙德芳帶來足夠大的壓力,從而依賴自己。

不僅現在不能死。

哪怕未來趙延美和趙德芳繼位後一段時間之內,這兩人都不能死,一直到王琛將整個朝廷的力量都抓在自己手裡。

是的,王琛需要自己的人繼任皇位,然後幫助自己獲得足夠的權利。

至於選擇趙延美還是趙德芳,王琛自然是傾向趙德芳的,並非宋皇後的存在,而是他是趙德芳名義上的老師,早在第一次來汴京的時候,趙匡胤就金口玉言讓趙德芳、趙元傑和趙德昌三人拜自己為算術老師。

……

王繼恩府上。

眾下人一看見他回來,立刻問好。

“小郎君。”

“您回來了?”

王琛笑著一一點頭回應,他回完招呼,準備去裡麵廂房探望柳琦紅。

忽然,府內大管家曲先生上前道:“小郎君,剛才有人送來一封名刺,說邀您赴約。”

王琛一愣,指著自己道:“給我的名刺,不是給父親大人?”

曲先生很肯定道:“來人說是給您的。”

“行,給我看看。”王琛道。

曲先生將金箔邊的紅色名刺遞了過來。

王琛第一次收到這麼高檔的名刺,實際上他對於名刺的了解還不少,很多人可能會認為古代的名片叫“名剌”,覺得“名刺”是錯彆字,實際上不是的,名刺就是正確寫法。

在一開始,中國古代名片稱作謁,所謂“謁”就是拜訪者把名字和其它介紹文字寫在竹片或木片上,當時紙張還沒發明,作為給被拜訪者的見麵介紹文書,也就是現在的名片。

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又發展出了“刺”。

那麼謁和刺有什麼區彆呢?

謁的形製、稱謂都比較鄭重,也都是用於下對上的,有明顯的等級色彩,是一種古老的大名片。刺的內容、形製,簡便而親切,雖也有用於下對上的“下官刺”,但主要是用於士大夫間,以通爵裡姓名,是一種小名片。

也就是說,對方用刺非謁,有兩種可能性,一,社會地位和王琛相當,二,表示親切。

王琛仔細地分析了一下,如今自己貴為國師,從品階上來講,屬於從一品,放眼整個朝廷,除了皇帝、親王和皇宮裡的太後、皇後之類外,不論是宰相、樞密使等等,社會地位都和他相當,因為宋朝正一品屬於加官,不是常職。

那麼,如果是第一種可能性,拜名刺的人,很有可能是朝廷一等一的大員。

至於第二種可能,王琛在汴京也沒有太多的關係啊,他覺得不太可能。

可是,當他打開名刺看了一眼後,頗為詫異地看向老管家,“曲先生,來人長甚模樣,幾歲幾何?”

曲先生回憶了一下,“看來人模樣,約莫五十來歲,長相魁梧。”

五十來歲?

長相魁梧?

王琛看著名刺上的拜會內容久久不語,上麵是這樣寫的:汴京散人焦作,參,王國師裁旨,牒件如前,謹牒,開寶九年五月十一日,散人焦作,牒。

散人焦作?

沒聽過這個人啊。

王琛微微蹙眉,沒再和曲先生多說什麼,想了想,最終還是決定前去赴約。

……

說起來挺有緣。

王琛又回到了汴京東城那邊。

他讓車夫順著地址找到了一處比較偏僻的農家院落。

門口,王琛並未直接下車進去,而是掀開窗簾往外麵瞅了瞅,看完以後,他感覺有點好笑,因為在這麼偏僻的地方、又臨近晚上,還有幾個買吃食、雜貨東張西望的漢子,傻子都知道這些人是偽裝的啊。

他微微搖頭,還是下了馬車。

來到門口,有一個看似老眼昏花的門房詢問了一下,隨即立刻恭恭敬敬迎了王琛進去。

往裡走。

穿過一個小菜園。

來到最裡麵的一間廂房。

門房推開了門,伸手道:“國師,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