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秋後算賬(1 / 2)

回到家中。

大家還在等王琛一起吃飯。

剛剛收拾了徐都指揮使、馬副帥和步副帥三個人的王琛心情大好,可算是出了一口氣了,要當時不是自己奮不顧身闖進龍潭虎穴綁了趙光義,說不定現在倒黴的是他。

吃飯中。

在王繼恩這邊規矩比較嚴,不像王琛在通州那麼隨意,下人們可以一起上桌吃飯,在這裡,隻有王雲倉有點優點,就連芸兒都沒法一起上桌,沒辦法,王雲倉這老小子把王繼恩馬屁拍的好。

王繼恩問,“你進宮乾嘛去了?”

王琛笑道:“把徐都指揮使、馬副帥和步副帥安排去打掃淨房了。”

“咦,你進宮就為這事?”王繼恩有點哭笑不得道。

“可不是麼,之前我送他們三人從龍之功不要,非要跟我對著乾,不收拾一下以後怎麼服眾?好歹我要掌管天下兵權。”王琛心情極高,拿起筷子夾了個餃子吃了進去。

柳琦紅也不吃了,“掌管天下兵權?官人,難道你當了樞密使?”

“隻是樞密副使。”王琛隨口來了句。

王繼恩嘿地一聲解釋道:“說是說樞密副使,不過曹相不久要帶兵去攻打太原,以後啊,樞密院就歸琛哥兒管了,等曹相平定太原回來,整個樞密院上上下下肯定都是咱們的人了,你覺得曹相還有心思當個有名無實的樞密使?況且啊,殿前司、侍衛親軍司現在都在琛哥兒麾下,可比光禿禿當個樞密使威風多了。”

“哎喲,琛哥兒這麼厲害啊。”王雲倉眼前一亮,眼巴巴忙討好道:“能給我封個官嗎?咱們家八代沒有出過一個官了,琛哥兒,給我封個官吧。”

王琛眨眼道:“讓你當個大內總管怎麼樣?”

王雲倉不太懂,問道:“大內總管威風嗎?”

“威風八麵。”王琛道。

王雲倉大喜道:“當,當,當。”

王繼恩和一旁站著伺候他們的芸兒憋著笑。

反倒是柳琦紅笑盈盈道:“官人,你就彆戲耍他了。”

“戲耍?什麼意思?”王雲倉沒反應過來。

王繼恩嘿地笑了聲,“咱們大宋朝呢,沒有大內總管那個說法,不過宦官的都都知是最高品級,也就是咱家那個品級,俗稱大內總管,你要當不?隻需要哢嚓一刀。”

王雲倉聽得渾身一哆嗦,急忙擺著手道:“不要不要。”

大家被他逗比的樣子弄得哈哈大笑。

王琛隨即認真問道:“真想當官?”

“嗯!”王雲倉用力點點頭,“我就想威風一點。”

說起來自個兒來到北宋後,第一個跟隨者就是王雲倉,王琛自然得照顧一點,況且這老小子不僅識字,還做的一筆好賬,他琢磨了一番,覺得可以安排去戶部,正好暫時性自己手頭也沒人,於是王琛便道:“行,我先安排你去尚書省戶部當個令史,以後再想辦法轉成戶部事。”

宋朝有兩個戶部,一個是有名無實的戶部,另一個則是尚書省的戶部,實際上真正掌權的是尚書省那個戶部。

王雲倉激動道:“好,好,多謝琛哥兒。”

……

次日。

淩晨六點不到。

垂拱殿視朝,王琛早早地站在最前排,在他的身旁還有薛居正、沈義倫、晉王、武功郡王、曹彬等一係列大佬。

從名義上講,王琛的品級已經是宋朝實職的最巔峰,再往上都是貼職了,暫且不談。

今日的他有些興奮。

為什麼?

因為能夠收拾政敵了啊!

最關鍵一點,收拾這些人,都不用王琛主動,那些人會自己送上門來。

有些人可能不太明白什麼意思。

俗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一般而言,新皇登基後,老臣會意思意思主動請辭,然後新皇會挽留,最後老臣說一些表忠心的話繼續履行職務,大家皆大歡喜。

不過嘛,王琛和趙德芳已經通過氣,某些人請辭,會直接允許,而不是挽留。

鴻臚寺剛剛主持好禮儀。

一身龍袍坐在龍椅上的趙德芳顯得無比隆重,開口道:“朕剛剛登基,自然要大赦天下,薛相,你把我昨晚寫的詔書念一遍給大家聽聽,有沒有什麼問題。”

“喏。”薛居正站出身。

鴻臚寺的官員把聖旨捧了下來,兩人展開。

薛居正站在聖旨麵前抑揚頓挫念道:“皇帝臣芳,敢用玄牡,昭告於皇皇後帝:宋曆世一十有六,踐年九百七十有六,四海生平,王綱當立,五緯有行,靈祥並見,推術數者,慮之古道,鹹以為天之曆數,運盛茲世,凡諸嘉祥民神之意,乃趙家受命之符……兆民之望,祚於有宋世享。”

一些很常規的話。

王琛知道這玩意肯定不是趙德芳自己寫的,估摸是中書省或者誰代筆。

念完後,大家都沒什麼意見。

於是這道告詔天下的聖旨便確定了。

接下來又進行了一些常規流程,例如彙報哪裡有什麼情況之類,那個司衙出了什麼事。

大概上午八點左右。

朝會已經接近尾聲。

王琛卻一下子振作了精神,自己期待許久收拾人的時機來了!

果然,此時薛居正站出身道:“陛下,老臣年事已高,身不能力行,懇請讓我告老還鄉。”

聞言,趙德芳站起身,快步走到下麵,拉著薛居正的手勸說道:“我剛剛登基,我大宋百廢待興,正需薛相指引方向,您如何能夠辭任?”

薛居正堅持道:“老臣今年已經六十有四,早該享天倫之樂,還請陛下允許。”

趙德芳又說了一些勸慰的話。

可是薛居正就是堅持要辭任。

王琛聽得心中一愣,心說什麼情況,勸一次就行了,為何老薛都連續三番五次堅持要辭任?難道真的不想當宰相了?

趙德芳還在勸,“薛相,您若是辭任,中書省誰還能服眾?”

薛居正笑吟吟道:“自然有能人居之,若是陛下沒有合適的人選,可以詢問下王都點檢,他位列仙班,非凡人也,想必看人目光犀利無比,還請陛下允許我告老還鄉。”

讓我提議?

這回王琛懂了,薛居正是真的準備辭職不乾了,很明顯,這老家夥看的非常明白,如今新皇登基,晉王、武功郡王二人又多有不服,政治風暴即將誕生,薛居正可不想夾在中間,站對了隊伍沒什麼,要是站錯隊伍,弄個晚節不保那樂子可就大了。

而老薛現在辭任的話,不僅能夠明哲保身,還能賣個人情給大家,因為他一旦辭職了,中書省肯定會經曆大清洗,到時不論是趙德芳的人進入,還是趙光義、趙德昭的人進入,都承了薛居正的情。

不過嘛,王琛隻準備自己承薛居正的情,沒準備讓其他人。

趙德芳眼看實在勸不住薛居正,隻好道:“那我先問問王都點檢,若是他有合適人員,我允許您告老還鄉,若是他沒有,隻能請薛相再辛苦幾年了。”

“善。”薛居正道。

趙德芳看向王琛,“王都點檢,你覺得誰為首相較好?”

王琛當然想說自己了,不過暫時性不行,要真的這麼乾了,回頭恐怕整個朝廷都會鬨騰起來,自己雖然名義上掌握了天下兵權,可實際上真正意義上隻掌握了一半,樞密院那邊的人還沒接觸過,還是低調點比較好,等真正掌握了所有兵權後再飛揚跋扈也不遲。

他想了想,決定按照趙匡胤死之前說的那樣,把那個人弄回來牽製趙光義,於是道:“趙普。”

趙光義一聽,立馬坐不住了,開口道:“趙普乃是先皇所貶,如今先皇駕崩不久就把他召回來,是否不太好?”

趙二派係的人也一個個站出來發聲,什麼王佑、盧多遜和潘美等人。

“萬萬不可啊。”

“晉王言之有理。”

“先皇貶了趙普,陛下,咱們不能複用他啊,否則不孝也。”

一幫人七嘴八舌說了起來。

甚至連不孝兩個字都搬了出來。

要知道古代人最重視孝道,哪怕趙德芳當了皇帝,不孝這頂大帽子扣下來,他還真吃不住。

幸好王琛據理力爭道:“非常時期非常用人,薛相辭任,熟悉中書門下的隻剩下趙普,為何不能複用?中書門下兩省乃是政權執政中樞,若是換個不熟悉的人上去,耽誤了國之大事怎麼辦?先皇用一十六年的時間把我大宋發展到國力鼎盛,想必也不想駕崩後見到因為中書門下的問題,導致國力發展難以為繼,我認為陛下複啟趙普乃是為了保大宋世代江山之繁華,若是先皇泉下有知,定當欣慰,此乃孝道也。”

當初趙普是盧多遜搞下去的,他肯定不想趙普回來啊,大聲道:“陛下請勿聽王都點檢所言,趙普貪財,先皇才驅除出京,若是陛下當真要服用趙普,臣寧願辭官不做!”

是的,盧多遜在用辭官威脅。

一般而言,新皇登基,老臣辭官的話都不會允許,哪怕是在威脅,不然會給人留下話柄啊,盧多遜就是打的這個如意算盤,他覺得趙德芳必須挽留,然後嘛,趙普也回不來了。

站在前排的王琛卻笑了,本以為要處理好首相這件事才能收拾,沒想到盧多遜自己先跳出來了。

當初王琛找盧多遜投靠趙德芳,這貨拒絕的比誰都快,再加上當初趙匡胤活著的時候,還口口聲聲罵他,要說王琛對此人不記仇才怪。

現在還敢用辭官威脅,不讓趙普回京?

行啊!

那你就辭官唄。

王琛嘴角微微勾起,對著趙德芳使了個眼色。

趙德芳會意,歎了一口氣道:“盧侍郎你這是何必呢?”

盧多遜一樂,心說就知道你不會讓我辭官,他道:“臣決意如此,為了先皇,為了大宋江山,決不能複啟趙普,哪怕我這個吏部侍郎不當也罷!”

“那好吧。”趙德芳語氣頗為無奈道:“既然盧侍郎決意如此,朕也不好拂了你的意,準辭。”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