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
許久沒有回來的王琛先補了一個覺。
而後,他去殿前司處理了一些事務,問清楚曹彬率兵所在地,這才穿上“神龍1號”戰衣前往戰場。
剛開始操控戰衣他還有點不習慣。
可是隨著熟練度增加,王琛發現簡單的很,基本上隻要自己意念一動,戰衣便會執行命令。
高科技啊。
嗨,都這麼牛逼了,還需要戰鬥型智腦乾嘛?
他覺得沒這個必要。
因為剛剛開始使用,王琛並沒有提速的非常快,而是慢悠悠的晃蕩著。
這個慢悠悠隻是相對於戰衣的最高時速來說,實際上也達到了每秒鐘一百多公裡。
漸漸地,王琛終於明白電磁說的“戰鬥型”智腦有什麼用處了。
因為戰衣每秒鐘一百多公裡的速度已經快的腦袋有點反應不過來,比如說剛才迎麵撞過來一隻鳥,王琛腦袋裡想要閃躲,可是反應速度沒那麼快,結果把那隻鳥撞得血肉模糊,戰衣上都留下了一大灘血跡。
每秒鐘一百多公裡已經反應不過來,要是最高時速每秒鐘七千五百公裡,王琛覺得隻有一種可能,前麵隨便有什麼東西都會被自己撞碎……
好吧,確實需要個戰鬥型智腦輔助一下。
王琛腦袋裡琢磨著,沒多久他就飛到了目的地——隆州。
……
北漢地瘠民貧、國力微弱。
當初劉崇結遼為援,奉遼帝為叔皇帝,所以說曆史上並不隻是石敬瑭擁有認賊為父的傳統,劉崇同樣擁有這種美德,隻不過一個認父一個認叔,本質上沒什麼太大的區彆。
北漢曾聯合遼兵,兩度進攻後周,但先敗於晉州;乾佑七年又敗於澤州高平,後周世宗柴榮乘勝進圍太原達月餘。
後周兵退後,劉崇去世,廟號世祖,其子劉承鈞繼位,此人後改名劉鈞,他比他爹更過分,直接奉遼帝為父皇帝。
天會十二年七月,劉承均因宋軍壓境,國勢日窘憂憤而死,劉繼恩即位,就是劉成均的兒子。
同年九月,劉繼恩被侯霸榮殺死,劉繼元當了北漢皇帝,這個是劉承均的養子。
此期間,北宋頻頻向北漢進攻。
北漢勢蹙,屢靠遼兵增援才得以幸存。
這一次也不例外,曹彬帶領十萬大軍分為五路進攻,北漢早就嚇得魂飛魄散,隻好再次請來遼國大軍相助。
按照正常的曆史發展,宋朝今年並沒有真正出兵攻打北漢,隻是王琛的存在改變了曆史。
其主要原因便是宋軍在硬實力上不如遼軍。
也確實,率兵攻打北漢的曹彬發現了這一尷尬的事實。
大概在十個小時之前,隆州城二十裡開外。
主帥營帳中,曹彬蹙眉坐在帥位上,下方還有一眾大將們同樣一籌莫展地坐著。
有人歎著氣。
有人微微搖頭。
他們都覺得這次貿貿然攻打北漢不應該。
其實攻打北漢並沒有什麼,畢竟憑借宋朝的軍事實力,能夠對北漢做到碾壓,隻是他們不應該忽略遼國的因素。
尤其是這兩天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那個遼國小將,真的把他們堵死了前進的道路。
終於,好半響後,曹彬抬起頭道:“諸位同僚,說說吧,有何妙策破那遼國小將的陣勢?”
隨軍戴罪立功的潘美苦笑道:“遼軍那陣勢我聞所未聞見所未見,昨日裡讓李繼隆帶騎兵衝鋒進去險些回不來,此陣威力強大不說,陣眼還有那名武藝高超的遼國小將鎮守,當真難破啊。”
崔彥進詢問道:“李繼隆,你進陣可看見什麼破綻?”
王琛的結拜兄弟李繼隆雖然年紀輕,可是軍事上懂得還真不少,不然後來也不可能成為北宋第一猛將,他臉色凝重道:“末將初入陣中發現四周伏兵四起,險象環生,殺機漫天,尤其結合地勢山高路窄,自南陣門到中陣門一段,兩邊都是陡崖峭壁,那遼國小將一夫當關,我力戰十餘回合,聽到殺聲四起,生怕折了兵馬隻好匆匆而回,並未探到更多玄機。”
“一點都沒窺測到?”曹彬有點不死心的追問。
“倒是知曉一點,此陣千變萬化,唯獨陣眼乃是那小將鎮守處,若是能擒拿那小將,想必陣法不攻自破。”李繼隆把自己知道的都說了出來,“另外,南陣門進去具是短刀手、弓箭手,寸步難行。”
聞言,眾人又沉默了起來。
大家都知道李繼隆的身手非常之好,連他都沒辦法儘快斬殺或者擒拿那個遼國小將,其他人就不用了說了。
要是時間能夠多點,大家興許還有點希望,可是那個陣法進去就寸步難行了,根本不可能給大家太多時間去擒拿陣眼的遼國小將。
真的過不去這個坎了?
要真是這樣退兵回京,恐怕他們都沒有好果子吃。
尤其是潘美和崔彥進,他們倆曾經在王琛幫助趙繼芳繼位的時候站在了趙光義那邊,這樣回去不是給王琛機會正好把他們擼了嗎?
曹彬心中也在苦笑,雖然他戰功赫赫,可是這次要是敗在了一個小小的隆州,他可算是顏麵儘失了。
良久以後,他終於下了一個決定,再次問道:“李繼隆,我問你,你剛才說隻要殺了那遼國小將,怪陣會不攻自破?此言當真?”
李繼隆非常肯定道:“是的,末將敢以人頭擔保。“
潘美歎了一口氣,“可惜此人武藝高強,哪怕繼隆如此功夫都不能短時間內擒拿或者斬殺,想要破陣談何容易。”
李繼隆苦笑道:“即便時間足夠,我估計也未必是他的對手。”
要知道李繼隆可是北宋第一猛將,至於嶽飛的話那是統帥,不能歸為猛將行列,哪怕如今的他年紀尚輕,可武藝已經成熟,一個武藝高超的武將對自己信心一般十足,能夠說出未必是那遼國小將的對手,想來對方武藝確實超凡脫俗。
這時,曹彬似乎做了一個決定,隻見他咬咬牙道:“看來還得我親自出馬一趟去會會這個遼國小將!”
“不可!”
“曹帥萬萬不可啊!”
“您乃是三軍統帥,要是有什麼閃失,我們豈能擔當得起?”
一眾將領們聽到曹彬要親自去破陣,一個個嚇得魂飛魄散。
古代戰爭和現代戰爭不一樣。
現代的話,要是統帥不小心掛了,下麵的人還會按照原有的程序繼續進行,況且還有電話什麼的通知總部,古代不一樣,要是統帥出事了,那麼這隻軍隊基本上玩完了,於公於私,大家都不可能讓曹彬冒這種風險。
曹彬瞪著眼睛道:“試問三軍之中除了我,還有誰能是那遼國小將的對手?連繼隆都未必敵得過,難道我們耗在這裡?十萬大軍每日糧草就要多少?”
潘美苦苦勸道:“曹帥,我和你相識多年,說句不妥當的話,你興許不愛聽,你覺得你的武藝能比繼隆高出多少?即便高出三成,又能在短時間內拿下那遼國小將?”
“繼隆武藝不在我之下,這是實話。”曹彬非常坦蕩,“不過我從戎多年,作戰經驗比他豐富的多,試一下吧,殿帥許諾的糧草還未送到,我們再不攻破隆州補給的話,也許用不了五天,將士們便會因為糧草斷絕被不攻自破,行了,就這麼決定了,替我準備三千騎兵,我要親自衝散那什麼破陣。”
崔彥進等人還是苦苦相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