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7章 二鍋頭換田黃雞血石青田凍石咯!(1 / 2)

蒸餾酒在中國古代並不怎麼受歡迎。

儘管蒸餾酒早在元代誕生,但在之後的六百多年裡,它都隻是西南區域的支流文明,從未登上過大雅之堂。

達官貴人們並不喜歡喝蒸餾酒,更不會用蒸餾酒上正式酒席來款待賓客,從客觀上講,蒸餾酒並不適合佐餐。

黃酒和白酒就滋味而言,前者溫文雄渾,後者辛辣無比,按現代人的飲食習俗來說,無疑前者健康,更符合中華儒家文明的不偏不倚,西方也有烈性酒,可是好像也沒有誰把烈性酒當作佐餐酒來喝。

尤其是在古代,蒸餾酒原料采用的是口感差、不宜食用的高粱,釀製方麵還沒什麼考究。

自然,不可能受歡迎。

那麼潘員外為何細細品味了牛欄山二鍋頭後,會覺得滋味不錯呢?

其主要原因是牛欄山二鍋頭精選優質高粱和小麥等,以豌豆、大麥等製成大曲為發酵劑,再則,牛欄山二鍋頭經過數百年釀造技術沉澱、曆代釀酒師總結積累,早已經把古代“辛辣”的蒸餾酒,變成了清亮透明、清香芬芳、清雅柔和、口味醇厚、酒體協調、餘味長的優質白酒。

材料變優質。

釀造工藝成熟。

細品之下辛辣感被醇香覆蓋。

所以當潘員外細細品味之後,馬上感受到那種高度數辛辣過後的滿嘴酒香,又有綿綿不絕的醇厚,再加上高度數酒勁衝擊,當真三萬六千個毛孔都張開了啊,他嘖嘖稱奇道:“我說布洲子要用價格昂貴的琉璃瓶裝酒,原來這酒的奧秘在於細品。”

主桌上眾人聽到潘員外的話,都半信半疑對視了一眼。

王琛一看,連忙趁熱打鐵道:“諸位,要不要再嘗試下?”

錢員外有點猶豫,隻是他愛酒如命,最終還是決定給二鍋頭一次機會,咬咬牙道:“把酒給我。”

潘員外把酒瓶遞了過去。

其他人並未發表意見,全都想看著錢員外,想看看是不是像潘員外說的那般神奇。

斟了小半杯,錢員外端起酒杯輕輕抿了點,學著潘員外的樣子閉目感受。

王琛心裡緊張啊。

到底行不行?

這關係到自己日後發財大計呢!

他一直盯著錢員外看,半響後,見到其睜開眼,王琛連忙問道:“錢員外,如何?”

李老爺、柏老爺等人以及附近桌子的人都瞧了過去。

“好酒!”錢員外一拍桌子,叫絕道:“此酒感中厚實,又有一股淡淡的甜味,十分滑爽,最關鍵啊,喝下去覺得嘴裡都是酒香,肚子裡暖洋洋,當真把秋寒儘去啊!”

王琛笑道:“怎麼樣,沒騙你,是好酒吧?”

“好,何止是好,味道那麼奇怪的酒我還是頭一遭喝到呢。”錢員外又忍不住抿了一點,最後“嘖”了一聲,仿佛在表示二鍋頭真的好喝。

李老爺徐員外等人還是不太信。

可是見到潘員外和錢員外都說好喝,他們好奇心都被勾了起來。

“我也試試?”李老爺說著自顧自倒了半杯,也一樣品嘗起來,在眾人注視的目光中,十幾秒後,他嗯道:“果真如潘員外和錢員外所說,此酒需要細品才能發現個中美妙。”

連著三個人說好了。

不止是主桌上的人躍躍欲試,其他桌喜好喝酒的人都頻頻側目。

王琛趁熱打鐵對著其他人伸伸手,“你們也嘗嘗?”

“好,我試試。”

“嗬嗬,看他們說的這麼認真,我酒蟲也被勾起了。”

另外六個人各自倒了點,一瓶酒很快見底了。

王琛盯著眾人看,想看看這群北宋的“美酒愛好者”是不是都能接受蒸餾酒。

“喲,果真像潘員外所說。”

“不品不知道,一品嚇一跳,此酒美味異常啊。”

“我還是覺得有點辣,喝不太慣。”

“徐員外,你喝不慣很正常,誰讓平日裡你飲酒少,這酒啊,隻有真正喜歡喝酒的人才能感受到滋味。”

“是啊,太好喝了。”

其他六人各自交流著口味和感受。

九個人,八個說好,王琛大喜,知道風靡現代社會的蒸餾酒同樣在北宋吃得開了,他腦子裡開始計算起來,蒸餾酒廠肯定要開,但初期產量不可能太大,學王記那樣,把蒸餾酒當成精品來銷售。

至於啤酒廠,同樣要開。

雖然啤酒花暫時性要在現代社會購買,但啤酒這玩意喝起來沒底的,尤其到夏天的時候,冰鎮啤酒絕對受歡迎。

隻是開啤酒廠有個缺點和難題。

缺點是啤酒保質期比較短,想要保證口感,基本上保質期隻有三四個月。

難題就是,啤酒瓶和密封咋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