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姐徐徐道來,“在當時的年代裡,擁有兩百萬美元,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已經一輩子不愁吃不愁穿,然而孫正義沒有就此滿足,在他二十一歲畢業那年,回到了家鄉,開始模擬自己想成立的事業,分彆編製出十年份的預估損益平衡表、資產負債表、資金周轉表,還依時序不同,編出不同形態的公司組織圖,作出沙盤推演。”
“您是說?”王琛似乎有些懂了。
梅姐用一種比較欣賞的目光看來,“對,後來你也看見了,孫正義創立了軟件銀行,並且把它打造成了一個全球著名的綜合性風險投資公司。”她停頓了下,“那麼我問你,孫正義在創立軟件銀行的時候,百分之百確定能夠成功嗎?”
肯定不可能啊!
天底下沒有百分之百成功的投資!
王琛沒說話,搖搖頭。
梅姐又問道:“那麼,他當時為什麼把所有的錢都投入到創建軟件銀行裡麵?他不害怕投資失敗一無所有嗎?”
王琛明白了,“您是說他在投資之前,已經預見了很多商機?”
“不是。”梅姐仔細介紹孫正義生平,道:“他在成立軟銀半年之內,與日笨四十二家專賣店和九十四家軟件從業者交易,並說服東芝和富士通投資,擴大規模,隻是經營不善虧本了,一年後,他退回了財團原有投資資金,以一己之力承擔起損失責任,是的,他失敗了,卻贏得了前輩們的佩服,軟件銀行從此聲名鵲起,也奠定了孫正義事業的信用基礎。”
這些事跡王琛還真不知道,他認真聽下去。
梅姐一臉認真道:“我想說的是,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拚搏的動力,如果你認為你要做的這件事成功後一本萬利,那麼,我建議你乘著年輕的時候努力去拚一把,即便失敗,你還有的是時間重頭再來,而且,你能從這次失敗裡學到成功的經驗,你不去做,怎麼知道會不會成功呢?”
王琛沉思起來。
自己開啤酒廠成功的話,肯定是一本萬利,不說銷量多好,光說把電能帶過去,便能帶動自身在北宋的產業能力。
之前他分析過。
想要在北宋建個發電廠,哪怕是火力發電廠,一樣要動用很多現代化技術,這些現代化技術都需要電能去支持。
而給啤酒廠供電的大規模家庭電站就成了關鍵。
一旦發電廠建造起來,自己可以開始給古代人供電收費了,出售電燈泡、電風扇之類的東西,就算先期電費會虧本,但民用電器肯定能掙回來啊,還是暴利的那種。
彆說一本萬利了,說一本億利都沒問題。
王琛一開始是想在北宋賣啤酒,後來考慮到成本問題,想利用現代化工業技術去節省成本,結果越構思藍圖規模越大,從而想到了電能發展開來以後,會對自身形成多大的收益情況。
準確說,他現在對電能的欲望比開啤酒廠要大的多。
其實王琛心理明白得很,啤酒廠剛開起來的時候,不可能滿負荷運轉,電能方麵能分心做很多事,比如儘快建造一個火力發電廠。
這些都是以後的事情,暫時不用去想那麼多。
他要考慮的是,梅姐剛才說的話,這筆投資對於自己來說有多重要。
很重要。
重要到可能影響自己在北宋全方麵發展。
而北宋的發展程度,決定了王琛在現代社會能享受怎樣優越的物質水平以及身份地位。
甚至說句不好聽的話,自從發現在北宋不會長胡須、頭發後,王琛隱約有種猜測,自己能在北宋長生不老,如果不是父母、沈霞等牽掛,他都想一輩子留在北宋了。
長生不老啊!
這是曆代帝王都夢寐以求的事情!
彆人求都求不到,自己卻能輕而易舉獲得,王琛怎麼能對自身在北宋的發展不熱心?
最關鍵一點,王琛有一個念頭,既然自己有可能在北宋長生不老,是不是能夠憑借自身穿越現代社會和北宋的優勢,從而讓北宋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裡追上現代社會的科技技術?
一旦真的成功,那麼北宋科技將比現代社會擁有一千多年的發展優勢,等到那個時空發展到地球如今的年份,說不定科技水平都能讓人“永生”,到時,自己再帶著北宋超尖端科技回到現代社會……嘶,他已經不敢想象下去。
王琛唯一明白的是,電能是必需品,一定要帶去北宋。
想了一大堆,他徹底堅定了理念,不管能不能成功,總要拚一把,即便失敗,自己還有的是機會重頭再來。
反正第一次去北宋的時候,自己連八百塊房租都交不起。
如今身價好幾千萬,反而畏手畏腳?
不存在的!
想著想著,王琛驀然想到汪國真寫的一首詩:當歡笑淡成沉默,當信心變成失落,我走進夢想的腳步,是否依舊堅定執著?
是的,我走進夢想的腳步,依舊堅定執著!
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隻顧風雨兼程!
王琛明白接下來該怎麼做了,很誠懇道:“梅姐,謝謝你。”
梅姐溫婉一笑,“沒事,路是自己想的,目標定大點沒事,隻要飯一口口吃就行。”
王琛卻頭一遭否定她的話,很有氣勢的說了一句,“獅子搏兔亦用全力,我要麼不做,要到就拿出全部力氣做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