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和趙光義也一臉驚駭!
天呐!
竟然真的發光了!
當真不是鬼神之力!?
見到老太監目瞪口呆的樣子,王琛蹙了蹙眉頭,再次道:“把燈籠吹滅!”
老太監看看趙匡胤,見到趙匡胤點頭,匆忙跑過去把燈籠裡麵的蠟燭吹滅。
因為瓶子裡還有一些氧氣,所以剛開始的時候不會太明亮。
當燈籠吹滅以後,僅存的氧氣也消耗的差不多,瞬間,琉璃瓶的光芒已經不下於燈籠!
王琛看著有點可惜,沒有鎢絲和高透明玻璃,不然絕對更亮,算是一個半成品吧。
就是這樣一個半成品,卻讓在場三人看的眼睛都直了!
趙匡胤怔住了!
趙光義也兩眼發愣地盯著簡易電燈泡!
那個老太監更是抓頭搔耳,連連大呼道:“神奇!實在太神奇了!”
王琛歎了口氣,“條件有些簡陋,也隻能做到這樣了,要是有好點的材料,我能讓整個屋子都亮起來。”
啊?
這樣你還不滿意啊?
一個小小的琉璃瓶散發出的光芒不下於燈籠了啊!
趙匡胤已經吃驚到不能再吃驚,一改先前的風輕雲淡,語氣裡帶著訝然道:“布洲子,琉璃瓶為何能發光?”
趙光義也求知若渴道:“是啊,和我們講講。”
老太監一臉敬畏地看著王琛,“您莫不是天上地神仙吧?”
“嗬嗬,我就一普普通通的凡人。”王琛笑著搖搖頭,隨即開始講解原理,“其實隻要掌握了我這條理論,任何人都能做到。”停頓了下,繼續說下去,“剛才我和陛下說過電能的存在,而蘋果當中含有大量的電解質,嗯,說這個你們可能不太懂,大概就是在特定的環境裡,能夠產生電能,而木炭條在氧氣中會燃燒,氧氣是什麼我先不解釋了,我把它靜置在琉璃瓶中,再把琉璃瓶裡的氧氣吹掉,使得裡麵隻剩下我們人體呼吸出來的二氧化碳,也就是不能助燃的氣體,那麼電能通過木炭條,木炭條不能燃燒,卻產生了大量的熱能轉化成了光能,自然而然,琉璃瓶就亮了起來。”
王琛說了很多三人聽都沒聽過的名詞。
趙匡胤、趙光義和老太監三人聽得雲裡霧裡,不過他們知道一件事,之所以能夠亮起來,是因為電能!
趙匡胤虛心求教道:“布洲子,熱能光能我大概能猜到什麼意思,氧氣和二氧化碳究竟是什麼?”
趙光義和老太監也豎起耳朵聽著。
他們覺得今天有一扇新世界大門在向展開,而帶他們走向新世界的人便是眼前年紀輕輕的布洲子!
擁有神鬼莫測能力的王琛!
是的,哪怕王琛解釋了原理,他們同樣覺得王琛不是普通的凡人!
王琛仔細介紹道:“人類需要呼吸才能生存,而我們呼入的氣體叫做空氣,在空氣中,蘊含著一種氣體,叫做氧氣,人如果離開這種氣體會死亡,另外,沒有氧氣的話,咱們的柴火也燃燒不起來,而二氧化碳,就是咱們呼吸出來的這種氣體,就是二氧化碳,顧名思義,是氧氣在我們肺裡和某種物質產生變化,形成的一種新的氣體。”
三人聽得更加雲裡霧裡了!
趙匡胤緊巴巴問道:“電能隻能產生光嗎?”
王琛搖搖頭,“不止,電能還能轉化成各種機械能,若是有足夠的材料和工匠為我所用,我能利用電能打造太多太多的東西,譬如發明一種代步的工具電動車,最快速度能達到每個時辰一百六十裡!”
老太監驚得下巴都要掉了,“每個時辰一百六十裡?那豈不是說能日行近兩千裡了?”
“理論上是的,隻要電能充足。”王琛畫大餅道。
趙匡胤和趙光義兩人都被震住了。
就拿八百裡加急來說,那得累壞多少馬屁和人,而如果有王琛嘴裡所謂的電動車,什麼八百裡加急能夠輕輕鬆鬆完成,甚至變成兩千裡加急?
我的天!
這是什麼概念?
如果這麼快的速度運用到軍事上會怎樣?
趙匡胤和趙光義都忍不住打了個激靈,所謂兵貴神速,要是有一支軍隊能夠日行兩千裡,天底下哪個軍隊能夠抵抗啊?
這一刻,趙匡胤甚至都看見了自己一統全天下的場景!
管中窺豹,他們才聽王琛說了電能的冰山一角,便被震驚到如此地步。
趙匡胤、趙光義和老太監三人有一種夢幻般的感覺,要是鼎力發展電能,未來大宋朝會強盛到什麼地步?
橫掃寰宇!
曠古爍今第一王朝!
此刻他們都有一種不覺明曆的感覺,我靠,眼前的布洲子真的厲害,簡直比孔聖人還牛叉啊,什麼氧氣、二氧化碳以及電能之類聞所未聞,還有那什麼理論上日行兩千裡的電動車,這個布洲子是怎麼知道的?
不管對方是如何知曉。
趙匡胤隻知道一件事,王琛是大宋的臣民,那麼就是他趙匡胤的私人財產,是的,整個天下都是趙家的,按照道理上來說,王琛肯定也是趙家的,一定要讓對方乖乖地為趙家辦事,這位可是有可能成為從古到今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大宗師啊!
趙匡胤驀然感歎道:“古有通天徹地的聖人鬼穀子,今有驚天動地的布洲子王琛,原來古人嘴裡生而知之者當真存在,聖人原來是這麼來的。”
他隻是感歎一句,並不是說王琛就是聖人。
隻是能夠讓一位開國皇帝如此感慨,可想而知對王琛評價高到了什麼地步!
王琛忙謙虛道:“陛下謬讚了。”
趙匡胤搖搖頭,很認真地看著他,道:“朕沒有謬讚,而是真心實意,若是能把你所說的電能、氧氣、二氧化碳等等都著成書的話,你王琛實乃古今開來第一人,比孔聖人還要值得讓人敬仰!”
趙光義也驚歎道:“何止是讓人敬仰,簡直是顛覆整個世界,借助電能,我大宋朝有望橫掃天下,成為史上最強大的朝代,而皇兄您,也會超越黃帝、始皇帝,名垂青史,成為千古第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