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有禮了。”
不多時,來到內堂。
院子邊上,王琛見到了王繼恩和李繼隆,兩人似乎在談事情。
忽地,兩人看見王琛走來,停止了交流。
王繼恩笑眯眯道:“大哥,回來了?”
大哥是大郎的意思,王琛清楚,他上前行禮道:“義父。”隨即又看向李繼隆,“李兄。”
這麼嚴寒的天氣,李繼隆還穿著一身單薄的衣服,他也不怕冷,大大咧咧道:“王兄。”
這時,王繼恩詢問道:“聽聞陛下傳你進宮,有何要事?”
王琛把在宮裡的事情仔細說了一遍,關於電能方麵選擇性忽略了,因為趙匡胤不讓說,其實和王繼恩私底下說沒事,隻是李繼隆在旁邊,還是不要自找麻煩來得好。
聽到王琛被封為龍圖閣直學士、太中大夫和靜海知州的時候,王繼恩、李繼隆和一旁的徐江都大吃一驚。
尤其是王繼恩,先是怔了下,隨即哈哈大笑道:“不愧是我家麟兒,好,好,明日我要宴請眾賓客,告訴大家,我家麟兒何其了不起。”
其實在他人麵前,一般得謙稱“犬子”,隻不過王繼恩是太監,又“老來得子”,自然句句離不開誇讚王琛。
而且王琛也拎得清,雖然自己被封了龍圖閣直學士,從品階上來講,遠遠超過王繼恩,但是以後想要真正飛黃騰達,還真得依靠眼前這位大太監。
王繼恩是趙匡胤身邊紅人,隻要他想,基本上天天能夠和皇帝說上幾句話,要是他想捧一個人,在趙匡胤麵前多提幾次,保準此人日後會被重用。
另外,王琛知道王繼恩未來會是宋太宗趙光義頭號馬仔,再加上對方對自己百般照顧,他倒也沒有狂妄自大,因為身份地位提高就不鳥對方,相反,還很尊重道:“多虧義父。”
王繼恩很滿意他的態度,誇獎了一句,“你能有今日成就和咱家關係不大,全靠自己努力,本來吧,咱家想靠著恩蔭讓你先弄個小官當當,既然陛下特地封賞了,那就沒必要了。”言罷,他看向李繼隆,“對了,李將軍有事找你。”
王琛看過去道:“李兄,何事?”
李繼隆苦笑一聲,原本他是想找王琛結拜的,說起來還是他看得起王琛,為何這麼說?因為王琛隻是正五品開國子,他李繼隆是名門之後,再則自身剛剛得到消息,滅南唐有功,將被奉為同七品的宅莊副使,從家世背景和實際權力來說,他和王琛結拜,還真是看得起王琛。
隻是沒想到王琛去宮中轉了一圈回來,竟然變成了從三品大員,如此一來,輪到他李繼隆高攀了。
自然,結拜的話李繼隆說不出口了,他猶豫了一番,胡亂應了一句,“特地來找王龍圖喝酒。”
王琛剛想說什麼,忽然看見王繼恩遞給自己一個眼色,想到了結拜的事,於是便主動道:“正好趁此良辰美景,咱倆一起喝個結拜酒?”
李繼隆愣了下,心中感慨萬千,他沒想到王琛貴為從三品大員,還願意和自己結拜,不由豪氣萬丈道:“好,李某高攀了。”
王琛正色道:“李兄,若是你再說高攀這種話,那咱倆就不必結拜了,我和你意氣相投才想作義結金蘭,何來高攀?若說高攀,應當我高攀才對,你李家乃是大宋朝開國功勳,我王琛僥幸獲得陛下賞識,哪能和你相提並論?”
李繼隆對王琛更加有好感了,二話不說道:“我失言了,咱們義結金蘭,沒有誰高攀不高攀。”
王繼恩在旁笑嗬嗬道:“既然大哥和繼隆小哥意氣相投,正巧今日乃是黃道吉日,再過片刻是良辰,那咱家讓人給你們準備祠堂祭品,掛上武成王像,交換金蘭譜,同飲血酒,就當做結義完成了。”
後來結拜都是拜關公。
如今不是,是拜武成王薑子牙。
至於關公,前些年剛剛被趙匡胤從武成王廟裡除名,王琛知道這件事,有一次趙匡胤去武成王廟參觀,看到走廊裡關羽畫像,頓時很不爽,他對身邊大臣說:關羽這個人,投過降、又驕傲,還兵敗被殺,這樣的人不配受饗!
於是後來的武聖人關羽被搬了出來,丟了在武成王廟的飯碗。
不過趙匡胤可能怎麼都不會想到,後來關羽被自己的子孫“平反”了,不僅如此,還神位三連跳,一直到清朝順治年間,更是被封為武聖人,最終與孔子並列,一文一武兩大聖人。
祠堂。
王琛和李繼隆祭天結拜。
不過遇到了點小小的難題,嗯,王琛拿著寒光閃閃的針看著自己手指有點欲哭無淚,你妹啊,誰想出來的結拜要刺破手指滴血喝血酒的?
李繼隆見他猶豫,蹙眉道:“王兄,你是不是反悔?”
“不是。”王琛搖搖頭,“我隻是想到了一些事情。”
李繼隆好奇道:“何事?”
王琛唏噓道:“我隻是想到了我的故土,想到了我遠在他鄉的孩子,想到……”
李繼隆滿頭黑線,險些暈倒。
好吧。
王琛隻是怕針紮自己。
隻不過要結拜,這種事避免不了。
最終他還是閉著眼睛一針紮了下去,尼瑪,真疼!
結拜儀式走了一趟,雙方交換金蘭譜。
等到這一切做完,李繼隆站起身哈哈大笑道:“兄長,以後咱倆就是同生共死的兄弟了。”
同生可以。
共死就免了。
你這貨才活了五十六歲,總不可能到時讓哥們兒真的陪你一起死吧?
不過總體而言,王琛還是十分滿意的,嗯,收了北宋第一猛將當自己義弟弟,以後誰要和自己乾架,自己大呼一聲,義弟何在,然後北宋第一猛將就大刀砍了過去,多威風。
最重要一點,李繼隆未來可是宋太宗的大舅子,哥們兒間接也算是皇親國戚了,反正好處多多是肯定的。
王琛很滿意多了這麼一位有家世背景戰鬥力爆表的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