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憑本事騙的錢,為什麼要還?(感謝太極飛羽1萬賞!)(1 / 2)

剛睡下去不久。

外麵傳來一陣鐘鳴。

當!

當!

悠揚地傳遍了整個汴京。

熟睡中的王琛感覺自己被人推了好多下,耳邊傳來柳琦紅的聲音。

“官人?”

“官人?”

王琛這才掙紮著睜開沉重的眼皮子,有些茫然地四處張望了下,看見窗外依舊黑漆漆一片,他看了看燭光下貌美膚白的柳琦紅,問道:“琦紅,怎麼了?”

話剛說完,又“當”地一聲響起。

柳琦紅用手掖著被子擋在身前,指指外麵,“朝鐘響了,今日要上早朝。”

王琛有些無語。

老趙故意的吧?明知道哥們兒昨晚洞房花燭夜,今兒個就上早朝?

他非常無奈啊。

早朝不能不去,王琛隻好撐起身子準備起床。

誒,也不知道為啥,昨晚放了兩炮後,渾身一點力氣都沒有,肚子裡還非常饑餓,用一個詞來形容非常準確“餓得慌”。

這時,外麵傳來丫鬟的聲音:“小郎君,老爺吩咐我等伺候您起床上朝。”

已經有過一次早朝經驗的王琛沒像上次那樣一驚一乍,對外喊道:“進來吧。”

吱嘎,門被推開。

幾個丫鬟魚貫而入,有人端著銅盆,有人拿著牙膏牙刷,當然,還有捧著朝服。

芸兒搶在她們前頭,主動伺候王琛刷牙洗臉更衣,柳琦紅更是披上衣裳,從下人手中接過朝服,親自拎著給王琛穿上去。

更衣中,王琛餓得不行,他伸著雙手道:“芸兒,叫東廚給我熱點熟肉。”

芸兒忙問道:“熱多少?一碗夠不夠?”

一碗肉已經不少了。

可是王琛本能地覺得不夠自己吃,一邊係著朝服的扣子,一邊道:“熱兩斤牛肉,我記得昨天晚宴的時候,似乎看到牛肉了。”

嗯,宋朝初期雖然沒有明文規定不準吃牛肉,不過默認不準吃,牛是勞動力,在某些時候比人還金貴呢。

而在古代,牛肉和羊肉屬於上等肉,豬肉是下等肉,王琛作為從三品大員納妾,宴席上弄點牛肉,趙匡胤和朝廷大員們看見了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沒有追究什麼。

“好的阿郎。”芸兒匆匆出去了。

……

離開家。

坐在轎子裡,王琛捧著牛肉吃個不停。

一向在北宋不會饑餓的他,再一次體會到了饑腸轆轆的感覺,上一次被還是林少夫人的王文秀用手解決後,也是如此。

王琛猜測,可能自己不屬於這個時空,又沒有新陳代謝,想要強行留種的話,需要花費高於尋常人幾倍的能量。

大概隻能這麼解釋了。

否則他真的想不通為何每次釋放過後,會如此疲倦饑餓。

兩斤牛肉一掃而空。

照理說,吃這麼多下去,人早就肚皮撐爆了。

然而王琛卻一點撐的感覺都沒有,甚至隻覺得半飽,還想吃東西。

進了皇宮,在文德殿門外朝堂的東廡裡麵等待了一個多小時。

快到五更天的時候,眾官員在鴻臚寺工作人員的帶領下來到垂拱殿。

和上次大慶殿大朝會不一樣,今天隻是日常朝會。

王琛作為從三品大員,身份地位已經很高了,他站在左邊第五排,左右都是大佬,比如說諸正議、通奉大夫、禦史中丞、開封府尹等等。

至於武官站在右邊,隔了一個走道,同樣從三品的武官有諸衛上將軍、護軍等等。

靜候了幾分鐘,忽然間鼓樂齊鳴。

一身便服的趙匡胤打著哈欠從裡麵走出來,徐徐坐到龍椅上,和眾人打招呼道:“諸卿早。”

這裡不得不提一句,皇帝的龍袍不是隨時隨刻都穿,甚至上朝的時候都未必穿,隻有遇到重大事情的時候,皇帝才會穿龍袍,比如說年前大慶殿朝會。

其主要原因是龍袍做工極為精細,用的都是金絲銀線孔雀毛,做工無可挑剔,要是洗滌的話,很容易損壞,哪怕到了現代社會,各種高科技洗衣方法扔不能夠解決龍袍清洗問題,乾洗也不行,所以一般而言,龍袍會一穿到底。

可是製造一件龍袍的代價非常大,大概一千貫錢,耗時非常久,約莫兩年才能製造一件,所以皇帝平時不怎麼會穿龍袍。

在場三百來官員在鴻臚寺工作人員的帶領下,齊齊跪拜道:“見過吾皇。”

渾身無力的王琛也混在人群裡,懶洋洋道:“見過吾皇。”

“眾卿平身。”趙匡胤顯然也沒怎麼睡好,說話都有點有氣無力,他強打起精神,“元夕已過,各司、各地積壓的政事諸卿可以處理起來了。”

王琛眨眨眼,今天怎麼沒說“有事啟奏,無事退朝”這句話?按照慣例,要是沒啥事的話,皇帝一般性都會說這句話,雖然這句話的出處源自唐朝皇帝李隆基為了寵幸楊玉環,但是後來皇帝覺得妙都拿來用了。

也就是說,趙匡胤今天有話說?

王琛是這麼猜測,估計還不是小事。

宰相薛居正立刻上前一步道:“臣有事啟奏。”

趙匡胤問道:“何事?”

薛居正一五一十道:“潭州太守朱洞上書言,建立了嶽麓書院,望陛下能夠禦筆親書賜塊牌匾。”

王琛暈了一下,這種事都要拿到朝堂上來說?

未曾想,趙匡胤還一臉認真道:“朕今日政務繁忙,擇日再議。”

薛居正退下了。

供奉官、閤門祗候王審銳上前道:“啟稟陛下,家父病重,一蹶不起,近日內可能無法再上早朝。”

這人王琛認識,是北宋開國名將王全斌的兒子,難道王全斌身子骨不行了?

朝堂裡也是一片嘩然。

“王節度使生重病了?”

“他已經六十九歲,眼看古稀就要來臨,希望吉人自有天相。”

“下朝後去探望探望。”

趙匡胤也是一臉關心道:“待會朕帶太醫前去探望。”

陸陸續續又有人啟奏了一些事情。

諸如攻打北漢、哪裡又發生天災人禍。

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全在商議國家大事。

和王琛沒啥關係,他身子骨還是很疲憊,低著腦袋險些睡著了。

沈義倫剛剛啟奏完一件政事退下。

突然,趙匡胤話鋒一轉,道:“年前朕特將靜海升為州,任王大夫為知州事,但靜海臨海,物資瘠薄,朕想從三司批五十萬貫助靜海發展,諸卿覺得如何?“

嗯?

說到自己了?

這件事王琛記得,過年前趙匡胤和自己說過,答應批五十萬貫給自己當“電能”發展經費。

隻是吧,五十萬貫不是小數目,這種事情肯定要拿到朝堂當中來說,獲得實權派首肯後才能執行,畢竟皇帝不是一言堂。

其實趙匡胤的理由也很合適。

靜海剛剛升級為州,確實需要資金發展,王琛覺得大臣們應該不會有啥意見,要知道哪怕如今是北宋初期,宋朝的國庫裡依舊堆滿了金銀珠寶,非常富裕。

未曾想,意外發生了!

一直表麵上和王琛關係還可以的宰相薛居正第一個跳出來,他大叫道:“陛下,萬萬不可啊,五十萬貫不是小數目,如今太原未平,北有遼人,每年軍費支出就不少了,靜海地處平原,沃野千裡,賦稅慷慨,要發展何須朝廷支出錢財?”

三司最高執行長官沈義倫也緊隨其後,“臣也覺得五十萬貫不妥。”

首相和次相都跳出來了,其他人就更不用說了。

戶部尚書……

度支大臣……

一連跳出來十幾個位高權重的大佬。

他們都隻有一個意見,否決趙匡胤批“五十萬貫”給王琛。

每一個人都語氣堅決無比,甚至有人直接在朝堂上和趙匡胤辯論了起來,目的就是不答應批五十萬貫錢。

————

我草啊!

沒錢怎麼發展電能?

你們這幫孫子知不知道電能多牛逼?

見狀,王琛有些傻眼,看到朝堂大佬們聯名否決趙匡胤的提議,他非常無語,希望趙匡胤態度能夠強硬一點,告訴眾人這五十萬貫錢批也得批不批也得批,然而,事情的發展還在繼續惡化下去!

“請陛下收回成命!”

“靜海乃是富裕平原,無需再投入錢財發展!”

“若是陛下一意孤行,我等寧願辭官不做告老還鄉。”

“五十萬貫啊,三司一下子怎麼能拿得出這麼多錢?”

“王大夫不是深知經商之道麼,要錢財發展,讓其自己想辦法解決得了,況且臣覺得靜海發展的已經很好,雖然曾是縣,但賦稅遠超不少州,陛下何必再投入一大筆錢?“

“我支持薛相的意見。”

“還請陛下三思,有這五十萬貫不如投入軍中,爭取早日攻克太遠!”

“我不知道王大夫給陛下您灌了什麼迷魂藥,竟然許諾五十萬貫錢財?靜海農事、商業、航運發達,想要錢,地方自主解決的辦法太多,朝廷何必浪費這麼大一筆錢?或許被某些人中飽私囊都說不定!”

“對,被人貪墨也有可能。”

“靜海又不缺錢。”

“沒道理再投入一大筆錢。”

十幾名大佬站出來後,又有一大批官階稍低的官員們跳了出來,他們都一個意見,不答應趙匡胤的提議,甚至還有人說話非常難聽,覺得王琛給趙匡胤下了迷魂藥,想要借機中飽私囊,王琛從來沒看見這群大臣這麼團結過啊!

眾人群起而攻!

一直站在那邊沒說話的王琛心裡很不是滋味,哥們兒想要做點實事,這群人拚命扯後腿,其實他心裡明白,也不怪大臣們聯合拒絕趙匡胤的意見,因為趙匡胤根本沒有說起電能的事情,這是秘密,在沒有完全研發出來之前,趙匡胤已經下了死命令,不對外讓任何人知道,而靜海確實屬於有錢的地方,在這之前雖然是一個小小的縣,但是稅收比很多州都要來得多,自然,官員們覺得再投五十萬貫進去,完全沒有必要,所以這些王琛很能理解!

然而他不能理解的是,這群狗比大臣們丫的是不是出門沒漱口,左一句我中飽私囊,右一句想要貪墨,我招你們惹你們了啊?

貪墨?

我貪你妹!

中飽私囊?

我中飽你大爺!

彆說五十萬貫了,就是五百萬貫,當做發展電能的經費都不嫌多啊。

王琛十分清楚,北宋的工業基礎幾乎為零,雖然手工業什麼發展的還不錯,但是想要弄個發電量不錯的火力發電廠出來,難度十分之高,哪怕他有現代社會的幫忙,可以斥巨資買來設備什麼,但是安裝呢?但是操作呢?都要自己培訓人手!

這就算了。

大不了自己辛苦點,一點一滴當老師給人培訓。

問題是總不可能什麼材料都讓我從現代社會買吧?且不說自己有沒有這麼多錢,光說就算火力發電站弄起來了,每天要燒多少煤炭?需要多少電線去拉電網?

沒錢?

沒錢乾個幾把!

招工不要錢?材料不要錢?

你們隻知道靜海每年稅收不錯就否決趙匡胤投資,你們怎麼不想想趙匡胤作為開國皇帝,為什麼要花大量錢財去發展靜海?

開口閉口說我給老趙灌迷魂湯,想要中飽私囊,我有那個膽子嗎?五十萬貫啊,還是趙匡胤在朝堂之中當著眾人的麵提出來的,隻要不是傻子都知道這個錢不可能被貪墨的,你們這群大臣怎麼不動腦子想想?

無法接受!

王琛內心窩火不已!

他不是沒有遇到過缺錢的問題,比如當初在現代社會知道父親生重病的時候,自己為錢愁的夜裡都睡不好,但是那是自己個人的私事,他無話可說。

隻是現在,王琛想要拿一大筆經費搞電能,讓北宋提前進入“工業革命”,乃至進入現代化文明,這是造福全世界、壯大宋朝實力的跨時代大事,說句不好聽的話,王琛是在朝著聖人的道路上前行,這群大臣們拚命拖後腿!

氣人!

沒錢哥們兒不乾了!

……

朝會不歡而散。

因為要保密的原因,趙匡胤磨破了嘴皮子都沒說服大臣們,隻能把這件事擱淺了。

好多大臣離開垂拱殿的時候還在說起此事,話裡話外帶著點刺。

“嗬!”

“王琛?”

“沒有參加過科舉成為朝廷從三品大員已經很不錯了,居然還想蒙蔽陛下?”

“就是,五十萬貫錢需要多少黎明百姓交稅收?他王琛想要中飽私囊也不帶這麼明目張膽吧?”

“王大夫應該做不出這種事吧?太明顯了啊!”

“做不出這種事?那你說說,靜海不缺稅賦,為何讓陛下再批五十萬貫錢?還有,石侍中今天居然支持靜海侯,石侍中什麼樣的人你們不清楚?”

“誒,還真有可能。”

“石侍中背地裡不知道貪墨了多少錢財了,如今支持王大夫,我看是兩人同流合汙了啊。”

“不管怎樣,這件事千萬不能鬆口,絕不能讓妄臣王琛得逞。”

“我知道該怎麼做了,這回哪怕陛下私底下找人來說情,我依舊會咬住不鬆口。”

“之前王琛獻上千裡鏡立了大功,我對他感官還不錯,未曾想他居然能夠做出蒙蔽陛下這樣的事情來,簡直不當人子。”

“我早看出來他不是什麼好東西了,先是獻上價格昂貴的牙膏牙刷之類討皇帝開心,然後又獻上手表,後來不知道怎麼讓陛下高興封了靜海侯,這人絕對心術不正。”

駁斥聲充滿了整個朝堂!

有人試圖為王琛鳴冤,然而被眾多官員噴的抬不起頭!

但不管抱有什麼觀點的人,此時此刻都隻有一個差不多一致的想法——絕不能讓王琛拿到五十萬貫錢!

一個字都休想!

態度就是這麼堅定!

……

垂拱殿裡。

當事人也是這麼想的。

王琛沒有去參加文德殿常朝,主要原因是被趙匡胤叫了下來。

從龍椅上走下來的趙匡胤目光炯炯地看著他,“王大夫,今日之事你如何看待?大家都不同意我批五十萬貫錢給你。”

王琛苦笑一聲,“我能怎麼看待。”

趙匡胤也有點生氣,歎氣道:“我雖然貴為九五之尊,但是朝廷並非我一個人治理,要是他們都不同意的話,這五十萬貫還真批不下來。”

“我知道。”王琛很平靜道:“不過臣有言在先,要是沒有錢的話,電能可能真的沒法鼓搗出來,我實話和您說,五十萬貫錢發展電能塞牙縫都不夠,如今大家不同意朝廷支錢給我,那更困難了。”

趙匡胤寬慰道:“我知道你才思敏捷精通商業,再想想辦法,實在不行,我私人拿點錢出來,電能之事勢在必行。”他停頓了下,“晚些時候我派人隨你去見見那些大臣,你和他們好聲好氣說道說道,看看他們換取一兩個人支持,若是薛相或者沈相能夠支持你,事情就好辦多了。”

王琛頗為無奈,隻好道:“好的吧。”

還要哥們兒低聲下氣去求這幫大臣?

麻痹啊,老趙你這件事乾的有點讓人不太舒服了!

隻是考慮到自己想要在北宋迅速發展電能必不可少,要是單獨自己去鼓搗的話,指不準傾家蕩產都未必能弄得出來,王琛覺得自己隻能接受趙匡胤的意見,私底下找薛居正、沈義倫等人求求情,要是他們真的不答應,可能哥們兒的電能計劃真的要擱淺了。

年前的時候,王琛還浮想聯翩,想著電能鼓搗出來後,到底是在北宋搞實業好,還是弄點高科技過來玩玩,現在可好,什麼也彆乾了!電能的經費都沒有!

王琛第一次覺得,封建社會的朝堂製度太妨礙自己發展了,要是有機會的話,一定要推翻這個製度!

————

下午。

王琛跟在趙匡胤派來的老太監後麵,一一走訪了朝堂的幾位實權大佬。

當初韓信能夠忍受胯下之辱,王琛覺得自己想要在北宋發展電能,委屈就委屈點吧,先忍忍,等回頭乾出成績來了,這群人一個都彆想好過。

隻是這些實權大佬的態度實在太堅決了。

政事堂。

這裡是宋朝宰相辦公的地方。

“靜海侯來了,請坐請坐。”薛居正語氣十分客氣。

王琛眼前一亮,和朝堂之上不太一樣,難道有戲?他坐了下來,打招呼道:“薛相。”

薛居正放下毛筆,說話很溫和道:“朝堂之上的事情還請切勿責怪,大家各司所職,老夫也不想為難於你。”

王琛道:“我知道,薛相,我就是為此事來的。”

薛居正沉默片刻,道:“我知道你是為此事來的,不過我也有言在先,批五十萬貫給靜海這件事,我是持反對態度,你可能不知道朝廷財務支出情況,咱們大宋朝繁花似錦,朝廷稅收也頗為豐富,但是連年征戰有些入不敷出,其實……唉,三司那邊也沒什麼錢啊。”

王琛點頭道:“這些我都聽說過,其實薛相的本意我明白,為朝廷著想,隻是這五十萬貫錢並給我蒙蔽陛下,而是確實有重要的用途,具體用途我不能和您說,我隻能這麼說,比攻打太原還要來得重要。”電能的事情趙匡胤下了死命令保密,哪怕是他王琛,一樣不得透露半分,所以哪怕來求薛居正,王琛一樣沒有透露一點點口風。

薛居正道:“我為陛下做事幾十年,清楚他的脾氣,若是沒有正事,萬萬不會拿這麼多錢出來,隻是……我真的不能支持你。”

王琛道:“為什麼呀?既然您猜到是正事,為什麼不支持我?”

薛居正苦笑道:“我雖然不清楚你和陛下密謀了什麼,但是你試想一下,你們要做的事情成功了還好,若是失敗了,我作為支持你的人,白白損失五十萬貫錢財,是不是會成為咱們大宋朝的罪人?是不是會被其他官員口誅筆伐?你彆看朝堂之上一片和氣,盯著老夫位置的大有人在,靜海侯,我知道你滿腹經綸,能耐也很大,用曠古爍今的奇才來形容都不為過,隻是老夫年事已高,真的背不起你們失敗後的罵名,更承擔不起損失五十萬貫的責任,你懂嗎?”

王琛一聽,知道煩對方也沒用,“謝謝薛相坦誠相待。”

薛居正道:“我知道今天在朝堂上給你添了很多麻煩,這一塊,我實在幫不上忙,但是其他地方你需要幫襯的話跟我說,能幫的我一定幫,我薛居正不說慧眼如炬,最起碼最基本的識人眼光還是有的,你王琛將來絕對能夠位極人臣,甚至青史留名,比我成就高。”高說的都說了,薛居正表明了態度。

至於五十萬貫經費?

他倆都知道這件事不可能再談下去!

哪怕今天是薛居正第一個跳出來否定趙匡胤的提議,在和薛居正麵談過後,王琛內心還是舒服了不少,貴為一國首相,薛居正能夠和自己推心置腹交流這麼多話已經很不容易了,最關鍵一點,王琛從薛居正的話裡明白一件事,對方不是把自己當成政敵,隻是這件事上態度有分歧而已,俗話說身在其位當謀其職,薛居正的做法並沒有什麼不妥。

走訪下一個大佬吧。

三司。

作為次相、三司使、中書侍郎、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的沈義倫位高權重,要是能夠說動他,哪怕薛居正不支持,王琛覺得還是有希望拿到五十萬貫錢。

裡麵,王琛見到了沈義倫,“沈相。”

沈義倫伸了伸手請他坐下,盯著他看了半響,沒說話。

王琛笑道:“沈相,有什麼話您就說吧,沒事兒。”

沈義倫這才道:“你來找我是為了五十萬貫錢的事情吧?而且我估計你已經去找過薛相,沒猜錯吧?”

王琛嗯道:“是這樣。”

沈義倫道:“我不知道薛相是怎麼會答應你,但是就事論事,這件事情上,以前也好,現在也罷,我還是那個態度,反對,並非針對你個人,你王大夫和我往日無仇近日無冤,我無需給自己樹立一個敵人,可是你知道朝廷的財務支出嗎?我主持三司,每一筆錢財出入都一清二楚,說真話,錢是有,可是按照往年來看,今年軍費支出就能掏空我三司積蓄,所以你想要這五十萬貫,可能真的很難。”

人家話都說得這麼清楚了,王琛不可能不明白,他漸漸變得冷靜起來,笑了笑,“謝謝沈相直言相待,我知道你們三司也很有困難,你作為長官難做,我不給您添麻煩,再找其他人說說吧。”

沈義倫覺得有點歉意,主動好聲好氣道:“若是他人能夠支持,哪怕我三司省吃儉用都會把五十萬貫錢替你湊齊,王大夫,抱歉了。”

不論對方是真心還是假意,能和自己說這麼多已經很難得,王琛抱以笑容道:“沈相無需客氣,但若是我能說服他人,接下來還得麻煩您。”

沈義倫深深地歎了口氣,“怪隻怪不是時候,要是如今已經平定北漢,不用耗費大量軍費,我或許就支持你了。”

“軍費確實支出很大。”

“我知王大夫要錢有用,也知你的本事和才華,抱歉了。”

“您千萬彆這麼說,否則我心裡過意不去。”

“這話應該我對你說才對,王大夫,對不住了。”

兩位宰相都不願支持自己,王琛隻好找老熟人樞密使曹彬聊聊,說起來曹彬和自己以及王繼恩關係都不錯,照理說應該能通融下。然而現實卻是曹彬也委婉地拒絕了,意思和薛居正、沈義倫差不多,軍費支出太大,曹彬作為樞密使,求著三司那邊拿錢,哪可能再幫王琛向三司要錢。

找了三位大人物被拒絕後,王琛的心情有些沉重,不搞電能,他一樣可以在現代和古代混的風生水起,這是肯定的事情,不提彆的,光說北宋大量的資源,就足以讓他走上人生巔峰。隻是啊,電能能夠讓王琛飛的更高,甚至觸摸到兩個世界最高峰,自打接觸過真正的頂層社會後,他已經不滿足於小打小鬨,渴望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和權勢,他從骨子裡渴望自己成為人上人,而在北宋搞電能是他達成目標的最關鍵條件,必須去做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