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坑(1 / 2)

左側議事廳裡。

眾官員麵麵相覷,誰都沒想到王琛會答應的那麼突然。

彆說他們了,就算是古代頂級智者蕭劍化都有點懵逼,來之前,他已經和王琛說過其中的利害關係,怎麼一下子答應了?

更讓眾人想不到的還在後麵,王琛捧起茶杯,不緊不慢道:“隻要你們答應我的條件,彆說留在通州府衙,就算是整座通州城都歸通州府衙管轄我也可以答應。”

蕭劍化急了,連連對著王琛打眼色。

王琛遞給了他一個稍安勿躁的眼神。

曾環眼前一亮,忙道:“王知州,你莫說笑?”

徐通判也一臉喜色道:“是啊,這種事情可不能胡言亂語。”

王琛一臉肯定道:“我沒有說笑,不過前提是,你們得答應我的幾個條件。”

“什麼條件?”淩簽判追問。

王琛放下茶杯,環顧了一下四周,見到眾官員期盼的眼神,笑眯眯道:“且把通州地圖拿來,我說的是靜海脫離出去之前的地圖。”

雖然不明白他到底要乾嘛,曾環還是讓淩簽判把地圖拿了過來。

等到地圖拿過來,王琛站起身,把地圖平鋪在長方形桌子上,北宋的通州隻有兩個縣,其一,靜海,其二,海門,而後來的如東部分地區還身處汪洋大海之中,即便存在的地方,也歸靜海管轄,至於如皋,如今屬於泰州管轄,和通州沒什麼關係,還有海安,現在隻是如皋管轄範圍內的一個鎮,也不屬於通州。

反而海門的管轄範圍則比較廣了,崇明、後來啟東如今的海域、三和鎮等等崗位,都屬於海門管轄,但是呢,這些地方都靠海靠江,良田並不是特彆多,所以曾環他們才不想去海門。

王琛從筆筒裡抽出一支毛筆,沾了沾墨,沿著靜海範圍畫了一個圈,裡麵全是良田,可是四麵具處於“內陸”,不靠江也不靠海,畫完以後,他提著毛筆指了指上麵道:“你們看。”

曾環湊著腦袋瞧過來,不解道:“你畫個圈什麼意思?”

徐通判也道:“這裡有些曾是海門管轄的鄉鎮,有些是靜海的,有什麼特彆的地方嗎?”

王琛笑道:“你們覺得我畫的圈內地方怎樣?”

古推官讚歎道:“良田、通州城具處圈內,乃是通州最為精華的部分。”

王琛語出驚人道:“若是我說,這裡全歸通州府衙管轄,剩下圈外的歸我靜海,你們覺得如何?”

此言一出,全場震驚。

這個震驚不是形容詞,而是徹徹底底對現場反應的描述。

曾環、徐通判、淩簽判和錄事參軍等等一眾官員們,全都瞠目結舌,尤其是古推官,更是嘴巴微微張開,都能看得見裡麵的牙槽了啊。

那麼他們為何如此吃驚?

很簡單,因為王琛剛才圈的這塊地,代表著之前通州百分之七十的賦稅,代表著百分之六十五以上的糧食來源,代表著整個通州範圍裡百分之六十左右的人口!

王琛這麼一做,等於把優勢拱手相讓了啊!

自然,這些官員們全都嚇住了,在這一刻,他們甚至王琛是不是得了癔症,腦袋不清醒才做出這樣的決斷!

“你……你說什麼!?”曾環一臉難以置信。

徐通判更是倒抽了一口涼氣道:“您說把良田、城池和絕大多數人口都讓給我們?我沒有聽錯吧?”他還挺可愛,伸出手在耳朵裡掏了掏。

王琛非常肯定道:“是的,你們要是想留在通州城,第一個需要答應我的條件就是這件事,地圖圈內歸通州府衙,剩下的歸我靜海府衙,如何?”

本來想從他身上撈點好處的通州府衙官員們全都被他這句話嚇住了,他們還以為王琛在故意發脾氣破罐子破摔,然後鬨得朝廷大佬們都知道。

到時朝廷肯定以為他們通州府衙在欺負人啊,好的地方都拿了去,隻剩下一些窮鄉僻壤?

曾環苦笑道:“王知州莫賭氣,我們在和你好好商量。”

“我也在和你們好好商量。”王琛氣定神閒道。

蕭劍化一臉懵逼,可是他身份地位太低,根本說不上話,急的好幾次暗地裡偷偷拉了拉王琛的衣袖,想要提醒不能把這些地方讓出去。

然而王琛不為所動,是的,他把很多良田、人口乃至城池都讓了出去,但是,他心裡早就有了主意,知道想要讓靜海發展的更好,就需要這麼去做。

這些都和他來之前的意願背道而馳,因為都是臨時想到的,王琛想的很多,從一開始答應趙匡胤鼓搗電能,到老趙下令整個靜海變成“諸侯國”,王琛就確定了靜海的發展方向。

發展工業!

改革稅收!

啟動“國有企業”計劃!

想要發展工業,勢必需要一個優秀的交通運輸環境,古代的陸運很操蛋,自然不是什麼好的運輸環境,最佳的當屬水運,承貨量大、輻射麵廣,運輸非常的方便。

他把長茳、大海一網打儘,運輸完全解決。

曾環還是不相信,無奈道:“王知州,我說了,隻是借用通州府衙一年,並不是想要搶奪靜海的地方。”

王琛笑吟吟地點了點頭,“我知道,剛才我也說的很明白,隻要你們答應幾個條件,地圖圈內的地方,我拱手相讓。”停頓了下,他收斂起笑容,一臉認真看著眾人,“我沒有說笑,若是你們有所懷疑,在確定下來後,咱們可以共同聯合上書給朝廷,把這件事徹底確認下來。”

這下子通州府衙的官員們更加蒙了,一個個竊竊私語起來。

“王知州看上去不像說笑啊。”

“可是他為何要這麼做?對他沒有半點好處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