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冷豔那邊自討了沒趣。
王琛意興闌珊地回屋子和柳琦紅親熱了一番,然後入睡了。
照理說柳琦紅的功夫沒話說,可是不知道為什麼,今天和她親熱的時候,王琛腦子裡總是冒出冷豔取銅鑰匙的情景。
好吧,或許是人的地位和權勢到一定地步,心態在慢慢地改變,以前,他覺得自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能夠談個不錯的女朋友,然後努力掙錢買個房子、生個小孩,小日子已經過得去了。
然而,隨著得到神秘空間能夠自由穿梭北宋和現代社會之後,那些所謂的目標全都在極短的時間之內是實現了。
俗話說酒足飯飽思**,大概就是那種狀態吧。
彆說男人了,就算是女人有錢有勢到一定地步,同樣會追求更多,比如說武則天,比如說前兩天新聞上報道的什麼馬會富婆。
“官……官人,咱們睡吧。”柳琦紅摟著王琛的腰氣喘籲籲道,剛才她可沒少花力氣。
王琛嗯了一聲,閉上了眼睛,每次在北宋釋放過後,都會覺得特彆累,比在現代社會累得多,他很快進入了夢鄉。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
很快外麵已經天蒙蒙亮了。
但是王琛睡的正香,發出微微的喊聲。
殊不知,此時集市、早餐鋪、各個鋪子、販夫走卒,乃至全天下,都被一條如同飛鴻一般傳出的消息給炸蒙了!
……
最先傳出消息的是集市門口。
一名挑著擔子的柴夫在集市門口跟人大呼小叫道:“你們絕對不知道昨晚發生了什麼!直娘賊啊!華家十三口滅門案被靜海的王知州告破了,而且你們肯定想不到他以什麼樣的手段破案,他啊,乃是咱們通州靜海本地城隍,從陰曹地府招了華家鬼魂上來!”
接著,又有幾個零零碎碎的聲音。
一漁夫道:“天啊!華家滅門案凶手竟然另有其人!”
一拎著菜籃子的大媽:“我昨晚在現場,王知州真是咱們本地的城隍老爺!”
還有一個早起的讀書人:“子不語怪力亂神!我從來沒想到過,我們身邊竟然有一尊活生生的神明!要不是親眼所見,我根本無法相信這件事是真的,王知州……不,城隍老爺實在太厲害了,居然招被害的華家鬼魂上來破案!”
這些消息一出,好多人都當個樂子,以為造謠呢。
“得了吧。”
“哈哈,彆瞎編了。”
“你們啊應該去當說書先生,還真能說笑,說的有模有樣。”
“嗬嗬,自從大家知道王知州要成為主審官以後,就有很多人覺得他可能會徇私包庇自家長工,如今大家竟然造謠他是城隍老爺?你們是嫌他死的不夠快嗎?來,和我說說,他是不是徇私舞弊包庇了自家長工?”
“這種瞎話,傻子都不信呐!”
“你們最好彆瞎造謠,要是被官府知道了要抓緊去的,一點水平都沒有,王知州是華家滅門案的主審官,要是你們說他破了滅門案,我信,可是你們說他是城隍老爺?太搞笑了吧?”
好多人紛紛嘲笑。
那幾個在現場看到情況的人都被氣著兩人!
“是真的啊!”
“怎麼沒人信啊?”
“你不信?不信問問昨天去旁聽的人,他們都看見了!”
“對了,剛才我看見官府那邊張貼告示,說的就是昨晚審判華家滅門案的事情,你們可以去看看。”
見他們說的有模有樣,好多人半信半疑地跑到官府那邊去看,頓時,上麵把昨晚判案的情形原原本本都寫了出來,要知道這裡是通州官府,並非靜海,這時候大家才知道是真的,猛然間就將這件事推上了高峰!
“什麼?”
“啊!”
“真的假的啊?”
“殺才啊!難不成學生讀書不多,看錯了告示上的意思?”
越來越多的人關注過來,包括一開始保持懷疑的人,是的,哪怕看到告示之後,他們依舊覺得很難去相信,但是,這是官府張貼的告示,還有大理寺、刑部和禦史中丞蓋得印章,所有人在這一刻才終於知道……
王琛是本地城隍老爺!
真你媽是本地的城隍老爺啊!!
……
王家村。
王琛第一次回到北宋靜海待過的地方,王雲倉堂兄、王琛的結拜兄弟王雲海家裡院子裡。
“大郎!大郎!”王二爺捏著一份剛剛州衙傳來的告示急匆匆跑進來,他老胳膊老腿的,此刻跑的飛快,跟哪吒蹬風火輪似得。
正在修籬笆的王雲海看過去,“二爺,何事?”
王文傑跟他老婆和母親都在,都不明所以地看過去,他們知道王雲海的結拜弟弟當了大官,隻不過沒好意思求上門去,即便這樣,王琛私底下也讓王雲倉送過不少錢財過來,他們的日子已經好了很多。
王二爺一臉驚呆地將官府傳來的告示攤開,指著上麵道:“你快看啊!你的義弟出大事了!”
“什麼大事?”
“我王叔父難道得罪了什麼大人物?”
大家一邊問一邊湊過去,這一看不要緊,王文傑差點一口氣背過去,王雲海和其他人也紛紛瞪圓了眼睛!
“啥?”
“我義弟是本地城隍老爺!?”
……
靜海小石村村頭募兵的告示前。
這張告示前兩天就貼在這裡了,隻不過大家都吃得飽穿得暖,誰都不願意去當兵,臨近中午的時候,有些人酒足飯飽,扛著農具準備去田裡乾活,路過村頭,見著昨晚當證人的石小哥正在手舞足蹈和一群人說著什麼,他們都沒在意。
“牙子,你身強體壯的,州衙募集鄉兵,你為何不去?”一年紀頗大的婦女問道。
被問話那個一米七五左右青年男子反問道:“為什麼要去當兵?”
另外個三十多歲婦女笑道:“是啊,當兵有什麼好的,如今吳越、北漢還未平定,打著仗呢,指不準會上戰場,到時哭都哭不出來。”
青年男子嘿笑道:“可不是麼,況且我在陳鐵匠那邊當長工,每個月都有兩貫錢例錢,田裡收成又不錯,去當什麼兵啊,我家大郎到了蒙學的年紀,我得為他考慮考慮,總不能當爹爹的不在家,留下孤兒寡母守著一塊田吧?要是有人欺負他們咋辦?”忽然,他耳朵隱隱約約聽到石小哥在說什麼,一下子被吸引了注意力,朗聲朝著那邊喊了句,“石聞,你又在撮什麼鳥?”
“哎喲。”
“嚇我一跳,你這嗓門。”
幾個人嚇了一跳。
被喚作石聞的青年側頭笑道:“我在說,準備當兵去。”
聽到他這麼說,不止是青年男子愣住了,其他幾個婦女同樣愣住了,他們都說石聞被豬油蒙了心,眼饞那一點點錢,但是石聞仔細解釋過後,所有人都呆了!
石聞是這樣說:“昨晚我被叫去州衙當證人你們都知道,我和你們說說知州大人審案的經過,他……鬼神之力啊,王知州居然是咱們本地的城隍老爺,他要募兵,咱們不去?要是回頭城隍老爺一怒之下,在生死簿上給咱們折壽咋辦?”
村頭刹那間靜了!
然後,一聲聲驚叫此起彼伏!
“啊?”
“天!”
“什麼?”
甚至還有人聽到實情經過以後還是一臉難以置信,因為他們怎麼也想不明白,一個曾經是商人、好不容易獲得皇帝恩寵被賜為靜海知州的年輕人,怎麼會你媽變成了本地神通廣大的城隍老爺啊!
……
汴京。
八百裡加急傳到的時候已經是傍晚時分。
宮裡,趙匡胤招來了朝廷諸位重臣商量攻打北漢的事情,什麼宰相薛居正啊、次相沈義倫啊,還有曹彬、趙光義等人都在,彙聚了朝廷最權勢的一批人。
這些人正在開會。
“如何?”
“臣以為徐徐圖之。”
中間說了一大堆話。
也不知道誰忽然把話扯到了王琛身上。
“要是三司沒把五十萬貫錢給王大夫,咱們又能多一筆軍費,也不知道王大夫拿著那筆錢把靜海發展的怎麼樣了?”
“他剛剛才上任不久,能夠怎麼辦?我聽說他拿了五十萬貫錢什麼事情都沒做,讓人建城牆去了,反正朝廷是不會再給他錢了。”
“全……全部建城牆?他瘋了吧。”
“這個姓王的真是招人恨,當初還追到我衙門裡來打我,陛下……唉,不說了,不說了。”盧多遜一臉鬱悶道。
“行了,彆提這事了。”趙匡胤拍拍桌子。
“好,商量正事。”
趙匡胤不太想提到王琛,主要最近王琛表現的很不聽話。
忽然,張太監從外麵進來,告訴趙匡胤靜海那邊傳來了華家十三口滅門案的進展。
老趙立刻讓信使進來了。
信使進來後先是行了一禮,然後恭敬道:“陛下,這是靜海八百裡加急傳回來的信件。”
張太監當下要去取。
趙匡胤擺擺手道:“你拆開念出來。”他想看王琛笑話呢,尤其是這麼多朝廷重臣在。
那信使猶猶豫豫道:“陛……陛下,要不您親自過目吧,這個……”
趙匡胤表現的很體恤屬下,笑道:“還有什麼不能能說的?信拿過來,大家一起看看華家滅門案咱們的王大夫當主審官怎麼判的。”
張太監把信取了過來。
趙匡胤直接拆開,也沒有自己先看,就攤開放在桌子上。
一群人都瞧了過去。
第一句赫然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