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如夏躍所言,第三次東征高句麗的失敗,確實把楊廣的雄心壯誌徹底摧毀了。
不隻是他這個皇帝被俘受到的屈辱,更重要是嫡係兵馬沒了。
無論是西取吐穀渾,還是北攻突厥,甚或是頭兩次東征高句麗,楊廣都是打著一石二鳥的主意,既要平複邊患,又要削弱世家門閥在軍中的勢力。
東征之前,一切都很順利,吐穀渾屈服了,突厥也陷入內患,世家門閥在軍中的勢力也得到了大幅度削弱。但是,這個結果,楊廣還是不滿意,他想儘快將世家門閥在軍中控製的勢力儘數消耗乾淨,於是發動了東征高句麗的軍事行動。
第一次很成功,雖然沒能一舉攻滅高句麗,但世家門閥特彆是關隴軍事門閥集團損失慘重,特彆是李閥、獨孤閥掌控的軍隊幾乎損失殆儘。
嘗到甜頭的楊廣決定儘快發動第二次東征,進一步削弱關東關中門閥勢力,但他忘了,世家門閥也不是傻子,要說西征北征,因為巨大的軍事成功掩蓋了所有矛盾衝突,可以壓製門閥的不滿情緒,那麼第一次東征,無疑將這些矛盾全都暴露了出來,而楊廣的圖謀也全都暴露了出來。
於是,第二次東征尚未大打起來,得到關隴軍事集團支持的楊玄感就叛亂了,逼得楊廣不得不倉促撤軍,而撤軍途中,在世家門閥有意之下,皇室掌控的一部分嫡係軍隊被作為犧牲品拋棄,楊廣損失慘重,朝廷軍隊中雙方實力的對比已經有些失衡。
若是此時他吸取教訓,休養生息數年,對世家門閥緩緩圖之,或許還事有可為。但楊廣太驕傲了,他不容許這種失敗,倉促之間再次發動第三次東征,此時此刻,他其實已經被世家門閥徹底針對,於是,第三次東征途中,世家門閥掌控的軍隊避而不戰,將皇室掌控的軍隊推入了火坑。等到傅采林偷襲時,楊廣身邊的左右備身府禁軍大損,其本人也被俘。這時,世家門閥才站出來,逼迫他同高句麗議和。
回軍東都途中,楊廣徹底看清了形勢,他身邊已經沒有直屬軍隊,損失慘重的左右備身府禁軍緊握在獨孤閥手中,左右監門府禁軍已經被宇文閥控製,統領外軍的十二衛大將軍名存實亡,即便如此,除了左翎衛大將軍來護兒是自己人,其他十一衛也全都被世家門閥掌控。若非還有一個對楊廣忠心耿耿的張須陀鎮守在滎陽,麾下有精銳隋軍數萬,距離東都不遠,恐怕楊廣的帝位更加不穩。
看清了形勢,楊廣算是心灰意冷了,這廝似乎也是個神經質,容易走極端。既然流芳百世的明君乾不成了,那就乾脆當個遺臭萬年的昏君算了。而且他也明白了,隻要自己不去針對世家門閥,世家門閥也不會在意一個縱情聲色的失敗昏君。
不得不說,楊廣是個聰明人,也是個聰明過頭的人,政治爭鬥向來是你死我活的,失敗了還想苟延殘喘,怎麼可能?
無論是關隴世家李閥,還是嶺南宋閥,其實都已經摩拳擦掌,打算革掉楊氏皇族的命,改朝換代了。
也就是宇文閥和獨孤閥在地方上的勢力損失慘重,僅剩的實力全在朝堂之上,一時之間難以抉擇,這才維護著表麵上的平衡。
回到東都不久,因著王遠知進言,楊廣召見了如今在天下聲名鵲起的藥王穀主夏躍。
“貧道夏躍見過皇帝陛下,祝陛下仙福永享、壽與天齊!”夏躍一副道人打扮,裝作世外真修,嘴裡說著不要錢的奉承話,打了個稽首,反正跪拜是絕對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