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完了……”姒錚看著眼前厚厚一疊奏疏,伸出手,卻沒有接過。而是比對了一下厚度,那厚度,和前世的新華字典有的一拚。
奏疏的尺寸長一尺半,寬一尺,每一頁一百多字,三四百頁呢。姒錚看著,微微的咽了口口水。有些怕怕的不敢去接。
“陸卿,其他卿家奏疏多則千字,少則數百字,最多也就十來頁紙寫完了。你這厚厚一疊少說有幾百頁吧?”
“回皇上,共三百七十二頁,八萬六千字。”陸笙很是感慨的回到。這七天來,為了寫著八萬多字,鬼知道他經曆了什麼?而且,七天的前兩天是翻閱資料和思考對策,真正動筆還是第四天開始的。
四天時間,八萬多字,沒日沒夜。要不是陸笙的身體是鐵打的,武功再高也撐不住。
說完這話,陸笙的臉上露出了疲憊。而姒錚的臉上卻也露出了為難。八萬多字的奏疏,他光看都要好幾天還彆說思考。
接過奏疏,姒錚並沒有翻開,“陸卿,朕會拿回去好好看,但現在,我更希望你能給我解說一下你的計劃。你到了楚州,打算如何做。”
陸笙微微思索,遲疑了一瞬便開口說道,“臣製定的,是一個三年計劃。也就是說,在三年之內,楚州不可能達到像江南道這個程度。
整治楚州,這是一個漫長而循序漸進的過程。楚州地域遼闊,人口眾多。而更主要的是,楚州的武林門派林立,他們早已經深入到百姓的方方麵麵。”
“這個朕可以理解,朕也沒想著你到了楚州就能立竿見影。三年,亦在朕的心理預期之內。”
“臣以為,抵達楚州之後,第一步要做的不是成立楚州玄天府,而是先開設玄天學府。”
“玄天學府?”這個一上來的硬菜,瞬間抓住了姒錚的眼球。
“玄天學府是什麼?”
“就是培養玄天衛的學府,臣猜測,皇上不可能讓臣從金陵玄天府抽調太多人去楚州,能有個幾百人臣已經心滿意足了。
而楚州這麼大的地域,彆說幾百人,就是幾千人都不夠。臣預計,沒有一萬五千個精銳玄天衛根本無法掌控楚州。
為了人才計,玄天學府勢在必行。”
“玄天學府學員招募對象呢?城防駐軍?當地捕快?還是楚州鎮軍?”
“都有一部分但不會太多,臣最理想的學員人選是楚州的江湖武林人士。
無論是城防軍,捕快還是鎮軍,他們的單體素質有些低劣,和金陵的飛淩衛相比差了太多。而臣之前說至少一萬五千人的前提是玄天衛都有著飛淩衛的素質。
若單體素質差太多,那隻能從人數向補充,那就不是一萬五能搞定的了,至少要五萬以上。但一個楚州就要五萬,十九州加起來是朝廷無法承受的負擔。”
“你這個想法很好,但是朕也知道那些江湖人士是什麼脾性,他們向來目空一切不把朝廷放在眼裡。你招收江湖人士,他們會來麼?
就算他們會來,那怎麼保證他們的忠誠?要讓一群桀驁不馴的蒼鷹如臂揮指,其難度不亞於開山填海啊。”
“皇上,臣以為江湖武林對朝廷有偏見,朝廷何嘗不是對江湖人士也有偏見。南陵王爺也許知道,其實江湖人士對朝廷的偏見主要是對朝廷的政令不了解。
而朝廷對江湖中人的偏見也是對江湖武林人的行事準則不了解。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武林中之所以分白道和黑道,無非是他們追名逐利的方式不同。白道追求名利,還講究大義正義,而黑道就隻為名利而得名利。
為名利而求名利者,為國家之隱患,我們需打壓。遵大義正義而求名利者,我們需拉攏更需引導。
朝廷占據民心,手中握有大義。既然如此,那就以朝廷的大義為準繩,引導那些正道武林人士,教會他們何為為國為民,何為為小義而失大義。
玄天學府,既然是學府自然是要教導江湖武林人士明白朝廷的用心,明白百姓的需求,明白自己該怎麼做,該做什麼?
這個時代,對江湖武林來說是最好的時代。因為他們遇到了一個仁君,聖君,一個可以包容他們,教導他們的皇帝陛下。一個讓他們能夠認清天下,認清自我的時代。”
“哈哈哈……”陸笙這一通馬屁,拍的姒錚很舒服。倒是一邊的沈若虛,卻在這一刻警覺了起來。
“陸笙,那你打算教導江湖武林什麼?忠君愛國麼?”
“臣將八個字,定為玄天學府的信念。玄天學府學子隻要學會這八個字,並牢牢遵守這八個字,我玄天學府出來的學子,就沒有江湖人還是朝廷人出生。”
“哪八個字?”姒錚也聽出了沈若虛的擔憂,立刻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