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交換(修)(2 / 2)

係統逼我做聖母 羅青梅 8154 字 10個月前

他望著九寧,想起第一次見到她母親崔氏時的情景。

在那場席卷整個中原大地的暴/亂中,許多世家被整族滅門,崔氏全家也慘遭殺害。

崔氏當時才十幾歲,她並沒有被漫山遍野的亂兵嚇壞,而是臨危不懼,帶著家財逃出長安的屍山血海。

在被周都督救下以後,崔氏隻猶豫了短短一瞬,就果斷表示願意下嫁周家——當時周都督領著一幫大兵,垂涎北方世家家產,專門等在路上趁火打劫,其實和亂匪沒什麼兩樣。崔氏看出他不是什麼好人,權衡利弊,主動提出帶著所有家產嫁進周家。

一肚子壞水的周都督被崔氏的果敢和沉著打動了。

那一刻,他甚至有那麼一點點自慚形穢。

不愧是門閥世家的嫡出女郎,崔氏身上那種與身俱來、從骨子裡透出來的自然而然的高貴氣質,讓周都督見識到什麼是真正的名門之後。

難怪世人都巴望著娶世族之女。

可惜崔氏死得太早,如果她還在世,靠著崔氏的姻親關係,大郎、三郎他們說不定也能娶個高門望族出身的媳婦。

當初周家娶了崔氏以後,一下子從最末流的豪族晉升為江州數一數二的望族,雖說和北方世家比,他們周家依然隻是不入流的暴發戶,可矮子裡麵拔高個,周家有個出自五姓七家的媳婦,足夠光宗耀祖了。

觀音奴是崔氏唯一的骨血,眉清目秀,明眸皓齒,如果崔氏還在世,一定能把她教養得很好。

周都督心中暗暗感慨。

“好,不愧是你母親的女兒!”

九寧悄悄吐了口氣,一直緊緊繃著的心重新放回原位。

她一個人沒法和宗族抗衡,注定保不住崔氏留給她的嫁妝。

既然留不住,還不如送出去當個順水人情。

她九寧得不到的東西,也不會白白便宜周家其他人!

而且,周都督的軍隊最後全部聽命於周嘉行,這也算是給周嘉行日後稱霸打基礎。

一舉多得啊。

更重要的是,以周都督的為人,未必會真的要崔氏的嫁妝,真的拿了,一定會用其他方式補償她。

九寧隻是用自己還沒拿到手的東西試探周都督的態度而已。

周都督不肯要,她不會強求。

如果周都督舍得下臉皮拿走那些陪嫁,她也不會心痛,反正她保不住那些財富。

用自己的主動棄權換來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很劃算。

周都督沒有立即表態,隨手從白瓷葵口盤子裡抓了一枚石榴塞給九寧,打發她出去。

“還沒用朝食吧?今天在阿翁這裡用飯,阿翁讓她們煮餳粥給你吃。”

周都督沒帶過孩子,想當然認為所有孩子都愛吃甜。

九寧知道他肯定要和幕僚商量,乖巧地起身行禮,退出書房。

周都督目送她背影遠去,摸摸下巴,揚聲問:“望之覺得如何?”

一個頭戴方巾,穿圓領袍衫,細眉細眼的中年文人從屏風後麵踱步出來,躬身道:“某觀小娘子瓊姿花貌,如明珠美玉,等她長成,必定是位容色傾城的大美人。”

周都督眉頭輕皺。

裴望之是他帳下最得用的心腹,擅長相麵,能窺人命數。他召裴望之來,要他看觀音奴的麵相,裴望之卻隻誇讚觀音奴的美貌,絕口不提相麵的事。

難道觀音奴和她母親崔氏一樣,也是紅顏薄命?

周都督早年出去闖蕩,兒子周百藥由堂兄周刺史教養長大,父子關係疏遠。

孫子、孫女也怕他。

時值亂世,身為一家之主,周都督首先想到的是怎麼養活家人。

亂世裡不能太老實迂腐,否則會被其他人啃得渣子都不剩,周刺史那一套正人君子的做派在亂世中根本撐不了幾天。

為了讓妻兒在亂世中也能過上好日子,周都督脫離家族,毅然投身行伍。

世人都罵他厚顏無恥,不忠不孝,狡詐貪婪。

周都督懶得理會。

隻要兒子、孫子孫女能夠無憂無慮健康長大,吃得飽穿得暖,還有一群家仆伺候著,他並不在乎他們怎麼看自己。

兩個孫子由名師教導,談吐風雅,才學出眾,江州人人都誇,周都督很滿意。

唯一的孫女觀音奴是個嬌滴滴的閨閣小娘子,周都督覺得養孫女和養孫子不一樣,應該嬌養,給她最貴重的首飾,最漂亮的衣裳,等她長大,再給她挑一個能在亂世中護住她的好夫婿。

可這大半個月以來觀音奴的種種言行讓周都督隱隱覺得這個安排可能並不合適。

於是他把裴望之叫過來。

裴望之卻避而不談。

周都督知道裴望之這人性情頑固,逼問他也問不出什麼,揮揮手讓他退下。

書房裡浸潤著一股淡淡的清苦香味。

周都督站起身,走到窗前,負手而立。

目光落在觀音奴送他的那捧荷花上。

觀音奴為什麼會突然間說出要把母親的陪嫁全都獻給他的話?

崔家不說富可敵國,那也是富甲一方,周都督愛財,要他說一句從來沒對崔家家產動過心,彆人信不信他不知道,反正他自己不信。

但崔氏後來成了他的兒媳婦,那就是自己人,周都督不會貪圖兒媳婦的陪嫁。

周都督抬起手,從琉璃瓶裡抽走一枝荷花。

荷花是他院子裡養的,平時沒有他的許可,連周刺史都不敢動他院子裡的花花草草。

觀音奴倒好,大大方方摘他的花,還跟沒事人一樣拿來送給他。

就那麼篤定他不會生她的氣?

想起她跪坐在榻上假裝抹眼淚時那副理直氣壯的嬌蠻神氣,周都督笑了笑。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