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說,是否要發一個旨意,杜絕一下這樣的風氣。
歐陽誌沉默之後,顯得鎮定自若。
按理來說,這些吏員,都是歐陽誌親自招考來的,是歐陽誌的寶貝疙瘩,而這,也關係到了吏部新政的推行,換做任何一個吏部尚書,在麵對這個話題,都應該表現的悲憤,又或者是……痛心疾首。
可歐陽誌一如既往的平靜。
這種平靜的力量,足以讓任何人都為之冷靜下來。
弘治皇帝也隨之冷靜下來,表現的並沒那麼著急了,而是靜靜的等待歐陽誌的答複。
歐陽誌見弘治皇帝一副靜待下音的神色,便抿了抿唇,才開口,淡淡道。
“陛下,凡事,都有一個過程,這未必是父母官們的問題,根源就在於,他們的認知。想要改變他們的觀感,就意味著吏員們需更加的努力,要做的,比任何人都要好,否則,何必派他們去各府各縣呢,臣知道,陛下是心疼他們,可若是連這點白眼,這點羞辱都受不了,那麼新政的大局,要他們何用?請陛下明鑒,就讓他們在地方上,去摸爬滾打吧,孩子出了門,就難免要濕鞋子,要沾泥,臣信任他們,他們的心誌,比尋常人要強大。不會因為一點挫折,就被打敗,亦或喪失鬥誌的。如果一個人克服不了困難,那麼是難成大器,這樣的人臣覺得淘汰了也不覺得可惜。”
弘治皇帝聞言籲了口氣,不禁笑了。
可以說,歐陽誌是弘治皇帝最信任的臣子之一。
正因為如此,所以在聊完了公務之後,弘治皇帝總會和他說一些閒話。
“好吧,倒是朕多慮了,歐陽卿家啊,你說……朕做對了嗎?朕將皇孫,交給了繼藩,交給了太子,可是……太子和皇孫,可是水火不容的啊,此前,父子相鬥,就已經鬨得不可開交了,若是再鬨出什麼事,如何收場?現在滿朝都在疑慮,你呢,你怎麼看待?”
歐陽誌沉默了一會,便開口道:“此天家家事也,和外朝無關,臣不敢胡言。”
弘治皇帝苦笑:“朕將你也當作是家人,你但說無妨吧。”
歐陽誌這才鬆口,很是認真的說道。
“恩師深不可測,既然選擇如此做,定是早有布置,因此,臣以為,恩師一定有他的用意,陛下何須擔心。若是陛下還擔心,這已過去了數月功夫,那麼陛下,為何不親去看看,眼見為實,看看這太子與皇孫,是否當真是水火不容?”
弘治皇帝歎口氣:“你是有所不知。”他頓了頓:“朕是不敢去看,也不敢去查,但凡要看,要查,這世上就沒有不透風的牆,就怕看出點什麼,查出點什麼。”
歐陽誌皺著眉頭沉默了會兒,才如實說道:“陛下這是在欺騙自己。”
歐陽誌倒是口無遮攔,戳中了弘治皇帝的心思。
弘治皇帝對歐陽誌的失言,不以為意,卻是搖頭笑道:“不,這是難得糊塗。”
難得糊塗,就是不去探究真相,因為這世上的真相,大多數是血淋淋的,令人不敢直視,也不敢麵對的。
因而,生活中總會有許多的‘智者’,將這難得糊塗當作座右銘。
歐陽誌聞言,卻是抿唇一笑。
“可是陛下若是不看,不查,那麼,就永遠會憂心忡忡。真相就擺在陛下麵前,觸手可及,陛下不關心,不代表他不存在過。”
“若是查出點什麼呢?”
弘治皇帝凝視著歐陽誌。
他真的不敢細細去查太子啊,太子那個家夥,天知道做了多少可怕的事。
歐陽誌沉默。
良久。
他昂首。
直視弘治皇帝的眼睛:“查出點什麼就查出什麼點什麼,陛下會害怕,彆人的非議,和那些流言蜚語嗎?”
“朕再想想。”弘治皇帝頷首點頭,揮揮手。
歐陽誌告辭而去。
弘治皇帝則望著殿中的虛空發呆,竟是沉吟了很久,沒有說話。
良久,他突然側目,對蕭敬道:“歐陽卿家的話,你如何看?”
蕭敬道:“奴婢所知的是,滿朝文武,對此都很憂心,不過,幸好陛下聖明……他們倒是,不敢過多的質疑……隻是……陛下,皇孫與太子相鬥的事,到現在,還有人在傳呢。”
弘治皇帝臉色鐵青:“是啊,有人是在看笑話。有人,是真的操心。朕遮著掩著,他們便相傳的更厲害……他們一個是朕的兒子,一個是親孫,手心手背,都是朕的骨肉,棒子打在誰的身上,都疼。”
他沉吟半晌:“傳旨吧,去一趟西山,這不是快要歲末了嘛,該去看一看。命百官隨駕吧,不讓他們看一看,他們永遠,讓他們不能眼見為實,他們還要繼續傳下去,群臣非議,這不是好事。”
蕭敬頷首:“奴婢遵旨。”想了想:“要不要先知會一下方繼藩,讓他提早做好準備。”
這意思是……要不要事先安排好,彆到時候,出了什麼岔子,丟人。
弘治皇帝眉頭皺著:“歐陽卿家,有一句話說的好,真相,就在那裡,裝聾作啞,是不成的,不必提早通知方繼藩了,朕和百官,親眼去看看,便是了,朕也想知道,皇孫現在的學業如何,就當,是一場考校吧。”
蕭敬便點頭:“奴婢遵旨,不知何時動身。”
弘治皇帝淡淡道:“就現在!”,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