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瑾這個人,給弘治皇帝的印象不錯。
宦官乃是內臣,至關重要,畢竟隻有這樣的人才可以隨時出入宮禁,他們既伺候著宮中之人,與此同時,還是皇帝連接外臣的橋梁。
彆看弘治皇帝登基之後,對宦官極為嚴厲,可他比誰都清楚,宦官的作用至關重要,乃是大明這權力金字塔中,至關重要的一環,這是任何人都無法取代的。
而東宮之中,諸多宦官裡,既能辦事,又忠心耿耿的,弘治皇帝隻對這個劉瑾頗有印象。
此次沒有出乎弘治皇帝的意料之外,遷民的過程之中,方繼藩一定有不少的建言獻策,而太子……倒也算是明理,從善如流,至於劉瑾的作用則是施行。
畢竟那兒山高皇帝遠,執行是至關重要的事,稍稍的一丁點疏失,或者是執行之人有任何的私心,都可能鬨出天大的亂子。
弘治皇帝背著手,踱了幾步,徐徐道:“這證明了兩點,其一,劉瑾是個忠厚之人。其二:他負責的乃是四海商行,朕聽說,現在的四海商行有人員九萬餘,大小的商船,有七八百之數,可這劉瑾,事情辦得滴水不漏,井井有條,可見此人……還是頗有才乾的。”
朱厚照心裡嘀咕,怎的父皇隻誇劉瑾,卻不誇他呢?
弘治皇帝站定,四顧著左右的臣子。
他心裡想,君臣之間,既是相互依存,可又是相互博弈的關係,終究……這裡頭有一個度,如何掌控……太子未來隻怕要學習的還有很多。
隻是……看來這時機,即將要成熟了。
想定後,於是弘治皇帝道:“既如此,依著朕看,就命劉瑾入宮來吧,敕命劉瑾為司禮監秉筆太監。”
眾人聽罷,頓時駭然。
那蕭敬,率先便覺得頭暈目眩!
秉筆太監……這不是自己嗎?
可百官們頓時又嘩然。
曆來秉筆太監,都是皇帝的貼心人,這個位置,是至關緊要的。
甚至……這不但要求秉筆太監對皇帝有絕對的忠誠,而更重要的是……他能熟諳皇帝的心思。
因此,曆來皇帝的秉筆太監,無一不是從東宮開始,便追隨著皇帝,就如蕭敬,便曾伴著當今皇帝,已有三十多年。
現在陛下突然下這一道旨意,卻是讓太子的貼心人入宮,主掌司禮監,這……
弘治皇帝微笑的看著百官道:“諸卿一定在想,朕為何要提拔這個劉瑾,是嗎?”
劉健和李東陽人等,似乎已經猜測到了什麼,拜下道:“陛下自有明斷,臣等不敢妄測帝心。”
弘治皇帝道:“有什麼不敢,卿等都是重臣,乃是朕的肱骨,君臣心意想通,方才同心協力,將這天下的事辦妥當,朕來問卿……”
他凝視著劉健:“太子如何?”
“太子殿下……太子殿下……”
事情實在來的太突然了,太子殿下……
如何?對於這個問題,有些複雜,說實話,連劉健都有些說不清。
弘治皇帝又笑了:“就不能給朕說一句實話嗎?”
劉健努力道:“陛下不是已經有明斷了嗎?方才陛下說,太子乃是賢太子。陛下如何認為,老臣便如何認為。”
殿中之臣,心裡依舊在駭然中。
他們已經習慣了每日覲見弘治皇帝,可突然之間……這決定,令他們完全六神無主了。
朱厚照也是直愣愣的站在原地,他再愚蠢,也明白了什麼,可是……他顯得無所適從。
弘治皇帝將眾人的反應儘收眼底,他歎息道:“朕老了,已是老眼昏花,越來越力不從心了。朕已到了知天命的年紀,心裡是有數的,現在太子正在盛年,今日又立下了大功,朕今日唯一欣慰的……卻是這江山後繼有人。太子有太子的軟肋,也有太子的長處,就說遷民,他就辦的很好,比朕想的要周到。”
頓了一下,他又道:“再傳旨意吧,齊國公方繼藩……明日起,入閣……”
說罷,他麵無表情,徐徐走上了金鑾。
可是……方繼藩入閣?
這幾乎又是一個震撼彈。
方繼藩……他又非文臣,有什麼資格入閣?
可這一切……太突然了。
甚至是方繼藩,也是一頭霧水。
可細細想想,頓時就明白了,弘治皇帝需要大刀闊斧,做好太子克繼大統的準備。
而這太子的黨羽,不,親信之中,方繼藩無疑是最親近的一個,此時讓方繼藩入閣,便是要借助方繼藩,穩住新朝的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