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暫時在弘治皇帝心裡放下。
可他的性子,便是如此,一旦心裡擱了事,雖是決心不去過問,卻總是有些放不下。
次日清早,弘治皇帝照例到了暖閣,預備召問大臣,剛剛落座,案頭上,已有廠衛送來了一日的奏報了。
他拿起來,廠衛這兒還是令他失望,依舊……沒有欽犯的消息。
弘治皇帝皺眉,沉思了片刻,便又想起了方繼藩昨日所說的拿住了欽犯。
猛地,弘治皇帝張眸,朝身旁的宦官開口道:“召蕭伴伴來。”
蕭敬還未當值,一聽到弘治皇帝召喚,哪裡敢怠慢,匆匆趕來,人剛進暖閣,便氣喘籲籲道:“陛下有何吩咐。”
弘治皇帝點了點案頭的奏報,眉宇輕輕挑了起來。
“東廠還沒有音訊?”
蕭敬壓力有些大:“怕是快有眉目了。”
“那就是沒有了!”弘治皇帝臉色有些不太好看,這已經第十七天了。
十七天過去,京師都讓你們翻過來幾次了,還沒有消息。
“方繼藩所謂捉拿住的欽犯,有消息嗎?”弘治皇帝凝視著蕭敬。
蕭敬一下子沒了底氣,隻好如實交代。
“陛下,他說今日要在西山授課,教授什麼道理,想來,他所說的欽犯,至少得明日才能送至詔獄,到時,那欽犯是人是鬼,便一清二楚了。”
弘治皇帝頷首點頭,卻又抓住了關鍵的信息,忙是問道。
“捉了欽犯和授課什麼關係?”
“不……不知。”
是男人,最討厭的就是說不行!
蕭敬不是男人,所以對此無所謂。
而作為東廠掌印,不知二字說出來,實是有點兒羞愧了,東廠的職責,就是刺探所有的情報,結果陛下問起事的時候,你說不知……
弘治皇帝突然站了起來,淡淡開口說道:“擺駕,去西山,朕想知道,他到底要授什麼課,他不是很會教授弟子的麼?”
“……”
蕭敬愣了一下,焦慮的勸弘治皇帝。
“陛下,此時若是大張旗鼓去西山……”
弘治皇帝是百爪撓心啊,那方繼藩這兩日做的事,實在太詭譎了,這滿肚子的疑問,卻尋不到答案,實在是放心不下。
弘治皇帝朝蕭敬壓了壓手,示意他不用多言。
“去看看也好,還有,傳旨,也讓太子去見識見識,讓太子看看,方繼藩是怎麼教徒的。”
“傳旨內閣,讓幾位卿家,今日不必來暖閣見駕了。”
“去布置吧!”
一連串的旨意下達。
蕭敬卻知自己阻攔不住,便磕了頭:“奴婢遵旨。”
…………
西山這裡,早已變了新的模樣。
一個個暖棚,一直延伸到目力所及之處。
礦山之下,是一個個小村落似的建築沿著山腳起伏。
挖礦的礦工,屯田百戶所的校尉,還有招徠來的許多流民,現在都進行了安置,靠著村落不遠,是一個製造玻璃的工坊,那兒豎起了煙囪,煙囪上烏煙滾滾,直往空中飄去。
而靠著玻璃的作坊,又是一個手工的作坊,這裡是一個工棚,一群挑選來的匠人,則負責製作眼鏡。
太皇太後那份大禮之後,玻璃鏡已開始成了稀罕物,這京裡得眼病的人不少,得知戴了竟可以使雙目清晰,於是乎,無論是老花眼的,還是近視眼的,但凡是有些家底的,都想求購一副。
西山這兒,已經熱鬨起來,招徠來的匠人、流民,已有足足四千多人。
可即便如此,王金元還是嫌少,他不由感慨,從前一直都覺得人力不值錢,可現在方知,這人力竟是如此的金貴,即便是現在不是冬日,可對於煤炭的需求還是很高,因而礦工還是少了,等入了冬,隻怕人手更加不足。
在村落裡,還有一個專門的學堂,是供西山匠人、苦力的子弟們讀書用的,一個偌大的院子,請了十幾個老先生,三百多個學童,一大清早,學童們就咿咿呀呀的讀書。
他們的讀書聲一起,上工的莊戶和礦工還有匠人們,便精神百倍起來。
這讀書聲,於他們而言,比工頭的鞭子,更令他們精神百倍,那些孩子,是他們的希望啊,孩子們讀了書,才能明理,明了理,才不必像自己一般,靠著買氣力的掙錢。
一到清早,這一座巨大的村落,便複蘇起來,在朗朗的讀書聲中,人們開始了一日的勞作。
而此時,西山屯田百戶所裡,卻嚴密了起來,張信暫時放下了他熱愛的農墾,親自帶隊,守衛於此。
這裡,關押著的,乃是整個京師都矚目的欽犯,關係非同小可。
而與此同時,冒著清晨的晨霧,王守仁和唐寅諸人,便已相邀同來,今日恩師難得要授課,據聞,還要教授他們為官做人的道理,因此,他們不敢怠慢。
…………
受不了了,終於熬完了這一章,去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