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牆倒眾人推(2 / 2)

可惜沒有人理睬他,一群殿外的校尉衝了進來,將他拖起,如死狗一般的拖了出去:“陛下,陛下……”

劉大夏的哀嚎越來越遠。

可滿殿群臣,再沒有人肯為他說話了,即便是跟他熟稔的人至始至終都是冷眼旁觀,好似他不過是一個陌生人。

弘治皇帝憤怒之後,深吸了一口氣。

“沒有海圖,沒有造船的資料,那麼,這一切,都必須從無到有,沒有前人借鑒,沒有老祖宗們的經驗,這海,也要下!兵部,先拿出一個製定下西洋的方略,要快,各部要予以協助,尤其是戶部,不要怕靡費錢糧,文皇帝能下西洋,朕也可以下,文皇帝可以從無到有,朕也可以!”

“臣遵旨。”馬文升沒有猶豫,他很清楚,下西洋已經迫在眉睫,誰敢阻攔,便是死不足惜。

李東陽身為戶部尚書,亦是出班,很是鄭重的開口說道。

“老臣先做個許諾,兵部製定章程時,錢糧的事,不必考慮其中,如何儘快落實下西洋要緊,缺銀子,缺糧,戶部千難萬難,要難,也隻難戶部,再難,也總會能有辦法。”

工部尚書洪鐘也站了出來,他曾是四川按察使,總督過薊州軍務,一生的經曆,和當初的兵部尚書項忠差不多,都是在地方上磨礪出來的,因此對劉大夏燒毀海圖之事,早有不滿,對項忠充滿了同情,此時開口道。

“工部會想儘一切辦法,征募能工巧匠,在福建、廣東、江浙等地,想來還有不少老匠人,口耳相傳了一些造海船的秘術,臣命人努力探訪,看看能否行得通。”

洪鐘對此深為憂慮,造船和造海船是不一樣的,劉大夏燒毀的乃是遠洋海船的資料,何其的寶貴,這汪洋之中,風浪極大,所以如何加固船身,如何保證船上的補給,甚至是遭遇了海賊,如何作戰,還有哪一處有海島,上頭有淡水,可以補給船隊,哪裡可以停泊靠岸,海上什麼季節風浪大,這每一個資料,當初都是用人命堆出來的,工部能做的,就是趁著當初最後一批下西洋的船匠、水手們那兒,想儘辦法自他們的子孫那兒,搜羅一些資料。

弘治皇帝的臉色,才緩和了一些,隻是搖了搖頭,旋即便歎了口氣。

“有勞諸卿了。”

他已沒了心情,外頭的天色,已經晚了。

“涉及下西洋之事,凡有奏報,無論何時,要立即呈報入宮,朕都要親自……一一過目。”

大喜大怒之後,弘治皇帝臉上略帶疲倦,他深深的看了方繼藩一眼。

“方繼藩獻番薯,使我大明百年再無歲饑之患,這是大功,等有朝一日,若是能尋到那珍珠米、玉米,方繼藩,依舊記為頭功,諸卿……天色不早,且告退吧。”

說罷,轉過了身。

眾臣要告辭,他突然回過身來,朝方繼藩一字一句的說道:“帶來的紅薯,統統留下。”

“噢。”方繼藩忙道:“臣遵旨。”

心裡感慨,這輩子,你們到哪兒去找珍珠大的米,畝產百石的玉米啊,這功勞,我方繼藩看來是永遠得不到了。

隨即,他又興奮了起來,重在參與嘛,在下西洋的過程中,可以一次次的鍛煉海員,可以不斷的改進造船技術,可以讓整個大明,將這個世界看得更加清楚。可以加強更多的交流。

取長補短、融會貫通這等事,方繼藩也不是吹牛,漢民族一根手指頭,都能吊打同行。

匆匆帶著一乾校尉從午門出來。

張信一行人緊緊尾隨著方繼藩,個個喜笑顏開,那總旗官楊達掐著滿是老繭的手指頭,不斷的和身邊的人算著他這個世襲千戶多有前途,能給子孫們帶來多少大米,多少俸祿。

方繼藩在宮裡一路出來的時候,一直憋著,好不容易出了午門,提起腿來,狠狠踹楊達一腳,冷聲提醒道:“狗東西,米價要暴跌了,你還算你的大米,有一點出息好嘛。”

這一腳,直接讓楊達趴下,若在西山摔翻在地,這泥地裡也沒啥,可這禦道卻是磚石鋪就,楊達的膝蓋便擦破了一層皮,他疼的齜牙咧嘴,忙委屈的道:“卑下該死。”

“滾一邊去,討厭!”方繼藩朝他不耐的揮了揮手。

“噢。”楊達很乖巧的點頭,嘴角微微上揚著,這心裡家夥樂呢,他朝方繼藩行了個禮,忙是站的遠遠的,不敢靠近方繼藩了。

可這百戶所上下,包括了楊達,卻沒有一個人敢怨恨方繼藩。

在其他地方,若是上官苛刻,大家難免會有所怨言。

可方百戶不同啊,方百戶雖然苛刻,卻是一個有辦法的人,不但有辦法,有了功勞,他會儘力保舉你。

所謂上陣父子兵,其實也是這個道理,你成天看著做爹的吊起來打兒子,可有幾個兒子真正怨恨爹的?究其原因,是因為打了歸打了,兒子們卻知道,這爹雖然會揍你,可有了好處,也會第一個想起你。

因此,父子之間,除了血脈相連,有的,便是這一層信任感。

現在,方繼藩就是他們的爹,隨便揍,打了你還得服,這倒不是楊達等人下賤,而是因為……他們相信,打歸打,可到了關鍵時刻,百戶不會虧待他們,即便是上了戰場,若自己身後需要有一個人,那麼,他們也希望,站在身後的那個人,會是方繼藩。,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