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裡。
某些想要找茬的讀書人,此刻……已是停止了呼吸。
一個會武功的匹夫,其實並不可怕。
甚至還會遭致讀書人們的譏笑。
武夫而已,君子勞心,小人勞力,此乃自然之理。
可是……
人家武功比你高,人家敢說一人可以打二十個韃子,那麼換算下來,可能在座的各位,你們這些手無縛雞之力的秀才們,一起上吧,王老師很趕時間。
更可怕的是,王老師他學問還做的好,這可是名列一甲之人,他所獲得的功名,可是百五十萬讀書人都夢寐以求,而求之不得的。
三年才出三人而已,想一想,這樣的考霸,你服不服?
你還不服?還想比什麼?比家世嗎?
王老師的爹就是進士,王家書香門第,人才輩出,王守仁的祖父、曾祖父,乃至先祖,無一不是天下有名的大儒,王家自洪武年間起,他的先祖王綱,就被開國元勳劉基,也即是人們津津樂道的劉伯溫所欣賞,舉薦為官。
比師門?
這真不是吹牛了,或許王守仁的恩師,天下人有所爭議,可他恩師門下的弟子,也就是王守仁的諸師兄們,隨便拉出一個最渣的,也能秒殺在座的各位一百遍。
最次最次的,人家也在翰林裡任庶吉士。
論社會關係?我王守仁年輕的時候,就經常和李東陽李閣老吹吹牛逼,喝喝茶,聊聊天,你們幾人,能有此際遇?
這一掌,將所有人拍醒了。
方才還想嘲笑王守仁的人,臉色慘然起來,他終於意識到,自己有些忘形了,真是愚蠢啊。
無論怎麼說,王守仁雖然不一定用他的知行合一說服了所有人,可至少,這‘大力金剛掌’,卻是把人折服了。
弘治皇帝目瞪口呆地看著那已裂開兩半,散在地上一片狼藉的講台,不禁感到哭笑不得。
下意識的,他笑了。
“知行合一,原來就是如此啊。”
心裡有道,而後學好所有的本事,去為心中的道服務。
否則,有聖人之道,又有何用呢?
當然……王守仁服務聖人之道的技藝是粗暴了一點,完全顛覆了弘治皇帝對王守仁的形象。
可是……弘治皇帝不禁開始自問自己。
是啊,天下有百五十萬的讀書人,百五十萬的讀書人們,或是進士,或為舉人,又或者是秀才,甚至還可能隻是區區的童生。
可他們都讀過書,都自稱自己是聖人門下。
隻是……除了滿口聖人如何如何之外,他們又有什麼用呢?
他們可是整個大明最中堅的份子,是朝廷統禦萬民的骨乾,他們要嘛領朝廷俸祿,要嘛就因朝廷的法令而享受地租或者是官府的恩庇為生,雖不說人人錦衣玉食,卻也比尋常的百姓好了不知多少呢。
放任著百五十萬,大明最聰明,大明最有學識,大明最中堅的人,讓他們隻知高談闊論,實是恥辱啊!
王守仁已經走了,弘治皇帝也站了起來,默默的隨著人流走出了學堂。
其實他這一次是來抓朱厚照的,可惜……此刻全無心思了。
三十多頭牛,事兒不小,可眼下卻有一樣東西,令他開始了思考。
他坐進了一頂轎子,蕭敬小心翼翼的在轎前伺候,黑暗中,似乎有許多雙眼睛,隨時觀察著陛下的一舉一動。
弘治皇帝沒有急著讓人抬轎,突然道:“蕭伴伴。”
蕭敬忙道:“奴婢在。”
弘治皇帝道:“你的願望是什麼?”
這個問題有點令蕭敬感到始料未及,蕭敬頓住了,想了想道:“效忠陛下。”
弘治皇帝莞爾一笑,他知道,蕭敬是真誠的:“這就是你的良知了。”
蕭敬不解:“什麼?”
“良知……”弘治皇帝沒有打下轎簾子,他看著蕭敬,微微笑道:“所謂良知,你大抵可以稱之為心中的道德,當然,讀書人們心裡的良知,是聖人之道,如仁政、忠孝,諸如此類。隻要是對的事,都是良知。”
蕭敬畢竟是在內書房裡讀過書的,頓時明白了什麼,便道:“是,奴婢是有良知。”
弘治皇帝便又道:“你既效忠於朕,又做了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