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一份令人心驚的奏疏(1 / 2)

雖是陛下寬宏大量,可馬文升依舊高興不起來。

兵部的艦隊覆滅,堂堂大明,居然隻能將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幾艘不靠譜的破船和一個庶吉士的身上!

其實身為兵部尚書,馬文升理應提出自己的建議,認為下西洋應當停止,因為以徐經為首的艦隊,能找到新航線的機會,微乎其微。

可是此時,他已沒有老臉提出任何建議了。

當然,最重要的是,他覺得自己的心理有些犯賤,居然也是隱隱的期盼著,徐經他們可以順利回來,給大明尋到航線。

這是一種ri了狗的心理,明明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可他心裡竟也不禁在安慰自己,或許那人間渣滓王不仕當真可以平安回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可惜大明的天子,是管不了海洋的。

因為那王命所不能到達之處,有著變幻無常的風暴,腳下是洶湧的浪潮,整個汪洋,對於大明而言,是一團迷霧,那迷霧的背後隱藏著什麼凶險,大明一無所知。

弘治皇帝既然已經下達了旨意,自然也就不打算繼續深究這件事了!

他是個有氣度而且肯乾實事的皇帝,對他之來說,與其每日為此而殫精竭慮,不如做好眼下的事。

弘治皇帝麵露平靜地道:“朕信太子與方卿家,方卿家既為其弟子作保,那麼一切下西洋的準備,就按著此前的章程,按部就班吧。”

他頓了頓,又道:“此前,朕命太子安置流民,今日太子與方卿家特來稟奏此事,這也是朝廷的公事,諸卿家就隨朕一起聽奏報吧。”

劉健心亂如麻,可是聽了陛下的話,也不得不定下心來。

他知道陛下心裡其實也很亂,更知道陛下會憂心如焚,也知道陛下定會表現出鎮定自若的樣子,因為……

他是天子,是萬千人的君父,百官和軍民,都在看著他,以他馬首是瞻,所以心裡有再多的不確定,他也必須端莊持重,行禮如儀,給予天下百官萬民們信心。

身為內閣首輔大學士,也是如此,隻要皇帝和自己這首輔大學士足夠鎮定了,大家才能吃下定心丸,做好自己本分的事。

劉健定了點神,露出微笑道:“臣遵旨。”

“都賜座吧。”弘治皇帝壓了壓手。

諸臣俱都坐下,將目光便都落在了太子的身上。

朱厚照深吸了一口氣,道:“父皇命兒臣賑濟密雲災民,兒臣幸不辱命,這是關於賑濟災民的奏報,懇請陛下過目。”

足足一大遝的奏疏,方繼藩一份,朱厚照一份,整理在了一起,看起來有一部書那麼厚,所以之前弘治皇帝第一眼看到的時候才會那般吃驚。

而劉健等人,自也是在心裡暗暗吃驚起來。

這麼多?

萬言書,他們是看過的,可這……隻怕有十萬言了吧。

居然如此囉嗦?

劉健不禁頭皮發麻,想起當年,洪武皇帝在時,一個大臣上奏時,囉囉嗦嗦的,結果遭了洪武皇帝的暴打。

據說洪武皇帝身材魁梧,又是馬上得天下的皇帝,而那位大臣身體孱弱,之乎者也一大堆之後,洪武皇帝實在受不了了,直接將其按在地上,足足打了一炷香時間,以至於到了現在,人們想起此事,都不免心有餘悸。

至少後來的臣子們,再不敢這般囉嗦了,有事便說事,因而萬言書,見的還真不多。

弘治皇帝對這一遝奏疏,也表現出了輕視的態度。

奏疏……何須這麼多廢話?

蕭敬抱著奏疏,送到了弘治皇帝的案牘上,弘治皇帝不以為然地打開,卻是發現入目的第一行,竟沒有什麼囉嗦的跡象,而是直接進入了正題。

“張三八,其戶三人,有五旬老母,染病;其子張小虎,七歲,無病;密雲藤莊人;頗有氣力,勤懇,其母之病,勉強得到救治,平日擅耕作,會木工,為人忠厚,若其母在,可以安置於西山耕作,或調入匠房聽用;若其母不在,明年開春,可暫令其子在西山讀書,而命千戶所領張三八出大同,至關外暫居開墾……”

“李六,戶七人,兄弟四人,有子女三人,李六之弟,手殘……”

弘治皇帝瞳孔收縮,這奏疏裡,幾乎沒有一絲的拖泥帶水,有的,其實隻是細致無比的記錄。

每一戶人家有多少人口,家庭情況如何,是否家裡有傷殘,是否有病人,乃至於家裡有幾個孩子,他們的性格大致如何,都是一清二楚,上頭並沒有什麼優美的詞句,更沒有之乎者也,可每一個人的姓名、年齡、特長,乃至於在西山的表現,都是寫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