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師命(1 / 2)

一個地方繁華起來,自是也帶動著其他產業蓬勃的發展起來!

倒是王金元提議開一個那不可描述的場所,至於開門迎客的不可描述的女人,也不用擔心,現在誰都知道西山這兒富貴人多,隻要舍得銀子,不怕沒有不可描述的女人來?

可惜,方繼藩是個有道德的人,雖然在這個時代,此等不可描述之物,司空見慣!可方繼藩心底深處的某個底線,卻不容許他去做,他寧願掙乾乾淨淨的銀子!

這……就是方繼藩,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為國為民,從不想著歪門邪道,有著青鬆和白雪一般的高尚品質。

西山熱鬨起來,讀書人、貴公子、來了一撥又一撥,賬麵上銀子,也是與日劇增。

張信自關外回來了,他開始嘗試著在西山,種植各種南方或者河西之地的蔬果,譬如葡萄,除此之外,他還學會了嫁接,學會了更好的育種。

許多東西都是他一步步摸索而出,再漸漸掌握了各種植物的規律之後,他漸漸的開始摸透了許多作物生長的規律,用什麼肥,多少溫度,多少光照!

這些,統統記錄在他的簿子裡,那密密麻麻的簿子,便是翰林官去整理,怕都會頭皮發麻。

他現在對嫁接術越來越有興趣了,因為他發現,用不同品種的作物嫁接一起,若是成功,往往能提高作物的抗旱、耐寒性,若是嫁接的好,可能會產生一種更優良的品種。

這對糧食增產意義重大。

其實早在北魏時,《齊民要術》之中,就有關於嫁接的記載,不過隻是記載而已,讀書人們,對於農作物的研究,嗤之以鼻,偶有幾本還算靠譜的農書,其研究也不過是點到即止,不會深入下去。

可尋常的農人,即便以務農為生,每日都和作物打交道,可奈何他們所憑的都隻是肉眼可見的經驗,即便發現了什麼,也難有什麼啟發,產生什麼深入的思考,更不可能發動大量的人力物力,繼續深入研究下去,並且記錄在冊了。

張信和屯田所的校尉、力士們不同,他們都是讀過書的良家子弟,而今拿著俸祿,專門研究作物以及畜牧,要人有人,要銀子有銀子!為了研究需要,他們可以專門搭起棚子,讓人在天下各處采不同的土質,設置煙道,調節土壤的溫度,耐心的對各種作物進行培植,卻不需擔心種出來的東西根本不能吃,會讓他們餓肚子。

不隻如此,在這屯田千戶所裡,已有一批人開始脫穎而出,他們成了張信的左膀右臂,有人專門研究飼料,有人專門與各種糞便打交道,研究肥料,還有人研究土質。

久而久之,整個屯田千戶所,其實已經開始有了一套專門的研究方法,每年都要印刷推廣而出的農書,也隨時都在更新。

隻是這農書,再不是從前那般之乎者也一番了,幾乎都是屯田所將最新的育種、灌溉以及各種作物培植的方法進行更新,裡頭的文字,要儘力做到任何人都可以聽得懂。

一開始,沒有人看重這農書,可漸漸的,有士紳按著農書的方法去試了試,居然效果不錯,同樣的田,增產了竟有一成。

可彆小看了這區區一成,一成的糧,這可是純利啊。

於是乎,而今對西山農書趨之若鶩的人越來越多,這反而令張信的壓力變得越來越大了!

他深切的感受到,自己每一個研究,更該慎之又慎,記入農書中的內容,萬萬不可出任何的差錯,因為這關係到的不是他自己的一塊試驗田的產量,還有許許多多百姓的生計。

過年的時候,大家自是在自家熱熱鬨鬨的,等過完了年,西山書院就又開學了。

一百五十個生員,按時來此點卯。

方繼藩便又開始忙碌起來,看著這一個個朝氣蓬勃的生員,方繼藩想到了自己,當初的自己,也是如此的單純啊。

休沐了這麼久,自是人心有些散漫,因而朱厚照和方繼藩毫不猶豫的帶著人去修水壩,開山取石,而後這些石頭用竹編的袋子裝著,建立堤壩!除此之外,一些需要灌溉的土地,挖出溝渠引水。

這修築堤壩,需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而一旦修建完了,卻是造福四鄉八裡,能使荒蕪之地變成良田,更可防備旱災。

沈傲等人一個個累得氣喘籲籲,汗流浹背的,他們跟著莊戶們,將一個個石頭搬上壩,咬著牙,甚至渾身俱都被磨得鮮血淋漓,滿是青腫。

不過現在西山的待遇,顯然比從前好了許多,幾乎每日都有豬肉吃,西山還養著幾頭產不可描述的牛,能做到每日擠出不可描述的粘稠物,這不可描述之水,對於沈傲這些生員們,有著巨大的裨益,彆看他們是書生,可如今卻可都是銅皮鐵骨,精力充沛。

越是吃了這些苦,沈傲和生員們便越是在傍晚時更奮發的讀書,對他們而言,讀書從前是最難的事,而如今,卻成了最輕鬆的事,誦讀著一篇篇的八股,提筆作著文章,實是再輕鬆不過的享受。

偶爾,朱厚照會帶他們騎馬,射箭。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