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繼藩心裡是懵逼的,為啥是麒麟呢?麒麟長得這樣醜,太辟邪了。
弘治皇帝背著手,在暖閣之中道:“今交趾都司已設,軍事上,朕倚重你的父親,有你的父親與夫人劉氏在,朕可以安心,朕也打算,遷八萬軍戶,攜家入安南,占據安南諸重鎮,屯田自守。往後流配之囚徒,也發配交趾衛戍,朕聽說,在交趾故地,早有大量的漢人移民,當年為了躲避戰亂,而遷居在那裡,是嗎?朕已下旨,命人在交趾都司,造黃冊,計算出具體的數目。”
“馬政之事,朕很放心,唯獨有一事,朕心中,還是放心不下,軍事占領固然要緊,可教化卻不可偏廢,安南有小中國之稱,他們習漢字,說的,也是漢話,學的,固然也是漢學;可要收攏交趾民心,這些還不夠,卻需有高士,前往安南,教諭百姓,培育可以為朕所用的讀書人,令交趾士子,可以對大明心悅誠服,如此……才是長久之道。”
他頓了頓:“因而,安南提學的人選,朕極為上心,禮部尚書張升,保舉了陳望祖,此人,你有耳聞吧,如何?”
原來,陛下隻是單純來問問自己的意見。
畢竟安南,是自己和太子謀劃之下打下來的,大明君臣們,對於交趾,其實了解並不多,畢竟天朝上國的心思太重了,也懶得去了解你們這些窮鄰居,乖乖來上貢,彆惹事,就成了。
而方繼藩和太子,為了拿下交趾,勢必對交趾一直比較關注,對他們那的情況,反而更加了解。
陳望祖這個人,方繼藩略有耳聞,乃是當世名儒,曾在翰林院、國子監做過官,此後因為成化年間,彈劾劉吉等人,最後罷官回鄉,他在鄉中講學,影響很大,因為他的剛直和才學,使許多人趨之若鶩。
此次,得了禮部尚書張升的推薦,弘治皇帝便希望征辟這位名儒,前往交趾。
方繼藩想了想,搖頭:“臣以為不可。”
張升的臉顫了顫,很不給麵子啊,好歹自己是禮部尚書,這教化之事,本就是自己的職責,結果,方繼藩直接反駁,一點麵子都不給。
弘治皇帝微微皺眉:“有何不可?”
方繼藩道:“陳先生,臣也對他有所耳聞,可交趾的情況,和內地的情況不同,要教化交趾士子,非大智大勇之人不可。”
張升忍不住道:“都尉,莫非認為,陳先生非大智大勇之人嗎?”
方繼藩道:“我不知道呀。”
“……”
張升不禁道:“你既不知,為何反對。”
“猜測而已。”
“……”
方繼藩又道:“陛下說的沒錯,軍事占領,非長久之道,教化才是重中之重,所以,這個人,必須得有百分百的把握,倘若所托非人,則無數將士換來的交趾,則可能徹底離心離德。所以,臣不敢輕易認為,陳先生適合提學一職。”
頓了頓,方繼藩高聲道:“臣有一個學生,叫王守仁,不知陛下可聽說過嗎?臣以為,臣的這個學生,在臣的眾門生之中,最是出類拔萃,他在西山書院講學,已有成效,倘若使他去交趾,臣則認為,可以高枕無憂了。”
此言一出。
許多人懵了。
王守仁……
那個翰林編修。
這隻是七品小官,剛剛步入仕途不久,大家當然知道,方繼藩的門生很優秀,可是……年紀輕輕,就委以重任……
何況……
張升臉一變,王守仁四處講授新學,這人若是去了交趾,豈不是要讓整個交趾,統統灌輸新學嗎?
自己是禮部尚書,怎麼可以如此放任呢,理學才是正途啊,並非是新學不好,可……
張升道:“王守仁太年輕了。”
方繼藩笑吟吟的道:“就是年輕才好,交趾遠在千裡之外,若不年輕,難道讓走不動路的老學究去嗎?”
方繼藩之所以推薦王守仁,是有原因的。
自己這個門生,說實話,性子雖是古怪,可論起學問,方繼藩不是吹牛,在座的各位……方繼藩小心翼翼的看了弘治皇帝和劉健等人,仿佛有點害怕被人看破了自己的心思。
當然,學問是次要的,王守仁還是個極有魅力之人,而人格的魅力,其實最容易征服彆人。
這一點,王守仁和自己很像,具有令人心悅誠服的光環。,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