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錫……”張升忍不住呼喚了一聲。
在庭院裡興奮學步的張元錫忍不住回眸,看到了父親,那帶著喜悅的眼睛,更是大放異彩:“父親,快看。”
他一瘸一拐,拖著略帶笨重的靴子,可經過了練習,顯然輕車熟路了許多。
張升身軀一震,看著無須拐杖行走的張元錫,目中,已是掠過了一絲狂喜,頓時老淚縱橫:“你……你……”
“是方世叔……”張元錫眼裡,閃爍著光。
“是方世叔他……”
什麼……方世叔,哪一個方世叔,自己認得姓方的……
張升心裡咯噔一下:“方繼藩?”
不對吧,元錫,那方繼藩年紀明顯比你還小吧,他是世叔,那我不是可以做你爺爺了?你怎麼這麼傻,白白就叫人世叔了?
這傻不傻啊?
“對,就是尊諱繼藩的方世叔,他給兒子,送了這鞋來,你看,兒子可以走路了。”
張升流淚了,也不知是為兒子高興,還是因為那方繼藩:“好,好,好,你能走了,能走了就好。”
張元錫在張升麵前,來回踱步,雖還是一瘸一瘸,可張升心裡,卻還是心花怒放。
“方世叔說……”
“元錫,他不……”
“什麼?”張元錫好奇的看著張升。
張升沉默了片刻,最終,他苦笑:“他……也就是你方世叔,他有說什麼?”
“他說,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張元錫眼裡放光,提到方繼藩的時候,有一種驕傲的感覺。方世叔身殘誌堅,正是吾輩楷模。
張升又沉默了,最後,他吐了口氣:“他說的對,他還說了什麼?”
張元錫興奮的道:“兒子一時激動,很多話,一時想不起了。”
“想不起最好。”張升長出了一口氣,卻又欣慰的道:“兒啊,能走了,便好,好啊。”
心情複雜,忍不住流下老淚來。
張升放下了心事,喜出望外,天色已晚了,可張元錫還是興奮的,在這院子裡來回疾走。
張升在長廊下,遠遠看著,倍感欣慰,可看了一陣,卻是悄無聲息的至書房,他還有正事要做。
方繼藩……也算是仗義了。
自己應當投桃報李,他鋪開了紙,提筆,張升當初,可是狀元出身,博聞強記,乃是他的強項,數十年的宦海生涯,早就積攢了無數的人脈,門生故吏不說遍布天下,卻也絕不少了。
他腦子裡,開始一個個排除掉可能用到的人,最終,腦海裡大致已有了一些人選,隨即,落筆,開始修書。
官場之上,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很是奇妙,明明想讓人辦一件事,可對當事人而言,有風險,哪怕是太子親自對你說,好好去辦,將來定教你平步青雲,可人們,卻還是會留一個心眼。
因為彼此之間,沒有互信基礎啊,誰知道我開罪了人,最終為你辦事,惹來了麻煩之後,會不會成為棄子嗎?哪怕是太子殿下,哪怕是手裡有一份皇帝的詔書在,風險依然是存在的,畢竟,做庸庸碌碌的糊塗官,總比得罪一大片人,成為眾矢之的要好。
這時候,就需要有足夠使人相信的人出現了,比如,張升!張升出來說,某某弟,此事,你不要怕,好好的辦,大家彼此之間,或是同鄉,或是師生的關係,信得過,至少可以保證,人家不會成為被犧牲的那個,於是乎猶如吃了定心丸,辦起差事來,才能有勁頭。
張升現在修書去的,乃是江西承宣布政使司下轄的饒州知府和廣信知府,這饒州和廣信兩地,是張升的家鄉所在,因為家鄉裡出了張升這般的人物,自然而然,地方官府便通過張家族人的關係,漸漸和張升有了一些聯係,彼此之間,熟絡起來。
這兩府共通之處,就在於人多地少,且本地的士紳,都和張家有莫逆之交,先從這兩處著手,一方麵是可以做個榜樣,其次,有張家在背後轉圜,阻力會小不少。
“哎……”張升修好了書信,忍不住感慨:“這一次,真將身家性命都搭給你方繼藩了,你方繼藩……萬萬不可害老夫啊。”
書房外,傳來了張元錫的歡笑聲,一聽這久違的笑聲,張升的心就軟了,搖頭:“也罷,陪你一條道走到黑吧,你河西要人,就從廣信和饒州要起,怕就怕……你方繼藩……製不住!”
製不住,也是有理由的。廣信和饒州距離浙江布政使司的義烏和永康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山多,山多,卻又是地少而人多,說穿了,就是窮,人窮起來,就難管,桀驁不馴,對於自己的同鄉,張升可是有很深刻的認識的,他們和義烏、永康人,是一個路數,擅長械鬥,動不動就一窩蜂,不見血不還。
接著,張升又修了數封書信,既有江西巡撫,有江西都指揮使,還有水路巡檢……
一通忙碌下來,已至子時,張升連夜讓人將書信送出去,而後,睡下。
可次日一早,外頭卻是人聲嘈雜。
聽到管事嚎哭:“去找呀,去找找呀。”
張升匆匆而起,便見管事的氣喘籲籲而來:“老爺,老爺,少爺……不見了,他走了,留下了一封書信,說是不能坐井觀天,他要效仿方什麼世叔,他說……不要去尋他,他要去西山……他說……”
張升身軀一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