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便籲了口氣:“恩師的性子,曆來如此,學生已經習慣了,他來了興致,可以給學生修三四封書信,若是興致不好,可能半年也沒有一封書信來。”
“哈哈……”方景隆隻能用大笑掩飾自己的尷尬了:“繼藩他……”
算了,好像也沒什麼可解釋的,人家還不知道自己的恩師是什麼性子嗎?方繼藩就是這樣的人啊,還能說個啥?
方景隆便轉了話題,捋須道:“走吧,去看看你帶著人開墾的土地……開墾植糧,此乃頭功。說來真是奇怪,軍中也開墾,為何卻沒有如此成效呢?”
王守仁隻是點點頭,卻沒有多說什麼,他是個不喜誇耀自己功績的人。
…………
這一日,弘治皇帝召方繼藩入宮。
方繼藩進了奉天殿,正好看到弘治皇帝伏案,手中拿著一份奏疏,凝眉不語。
方繼藩上前行了禮道:“陛下……”
弘治皇帝道:“朕聽說,英國公張懋,他的肖像竟掛在了新城口上。”
“是。”方繼藩有些心虛了,連忙又道:“兒臣和張世伯,名為叔侄,實為父子,兒臣在想,他不會見怪的,若是陛下不喜,兒臣這就撤了。”
方繼藩心裡想著,撤掉英國公,那就隻好上我親爹的了。
弘治皇帝不置可否,卻是道:“據說馬車現在已有許多人下定了。”
“是。”方繼藩道:“已有了一千多個訂單,匠人們正在培訓,現在生產還不足,沒有一個多月功夫也交付不完,不過這馬車還在源源不斷的有人下定,兒臣正為此而煩惱呢。”
弘治皇帝聽罷,舒心了,竟轉眼忘了英國公張懋還掛在新城入口。
他笑吟吟的道:“在暹羅,發生了一事,是今早送來的。”
他敲擊了一下案牘。
“暹羅何時,竟也有了新學門徒?”
“什麼?”方繼藩有點懵。
弘治皇帝的手撫著禦案,道:“暹羅有新學生員,四處宣講新學,暹羅國使節卻跑來狀告了,說是這些門徒鬨的很厲害,還和不少僧侶起了衝突。”
方繼藩不禁苦笑道:“兒臣對此,一概不知。”
“這些人,都是王卿家的門生吧?”弘治皇帝道。
方繼藩心裡也是無語。
王守仁在占城,據說有弟子三千人,這三千弟子,天知道又招募了多少徒孫。
對於這個脾氣古怪的門生,方繼藩……心情很複雜啊。
還是歐陽誌省心!
方繼藩便道:“學問的事,兒臣也不太懂,不過兒臣想著,這是暹羅國的事,而推廣聖學,教化四方,本就是我大明應有的責任。”
弘治皇帝點頭道:“是啊,可是以往卻一點成效沒有,現在成效這般大,朕倒有些擔心了。這個王守仁,確實是個乾才,他很適合教書育人。”
方繼藩心裡道,王守仁何止擅長教書育人,隻是因為門生太多,所以在教育方麵比較出彩而已,將其他的才能,統統掩蓋了而已。
方繼藩訕訕笑道:“王伯安此人,雖……在兒臣弟子之中不算奪目,性情也不甚好,可是……陛下,兒臣卻認為……”
他本想為王守仁說一些好話。
曆史中的王守仁,確實是太耿直了,其實混的很不好,哪怕他有逆天的才能,說他鬱鬱不得誌,其實也不為過。
說到底,大家不喜他這牛脾氣。
而作為恩師,方繼藩自覺得有責任吹噓他一番,讓他的形象好一些。
可話剛要出口,外頭蕭敬便來了:“陛下,內閣諸公……到了。”
弘治皇帝看了方繼藩一眼:“繼藩,你且坐一旁,來,給方卿家賜坐。”
宦官取了錦墩,方繼藩坐下。
劉健三人入殿,顯得有些匆忙,三人拜倒道:“見過陛下。”
弘治皇帝和顏微笑道:“三位卿家,今日可來早了。”
劉健卻是皺著眉頭道:“雲南送來了急報……說是雲南發生了蝗災。”
蝗災……
弘治皇帝唇邊的微笑頓時消失,眉心也擰了起來。
他凝視了劉健一眼,認真道:“眼下災情如何?”
“正在極力救災。”劉健苦笑:“臣等也在打算調集糧食,以備不時之需,這雲南,漢土雜居,一旦缺糧……後果隻怕不堪設想。”
弘治皇帝頷首點頭,凝重的道:“是啊,雲南可缺不得糧食,這些年,雲南、廣西、貴州諸地……說起來………朕也確實有些憂慮。”
弘治皇帝所說的憂慮,在於這西南一帶駐守了大將軍,可糧食卻是不足以供應的,為了解決糧食問題,朝廷不得花費大量的精力,征調人輸送糧食。,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