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皇帝顯得很惆悵。
他不是太祖高皇帝,也不是文皇帝。
自然沒有那等孤注一擲的霸氣。
他是一個柔和的人。
可現在……他不得不破釜沉舟。
弘治皇帝歎了口氣:“吏部尚書王鼇……狠狠的抨擊了定興縣發生的事。”
弘治皇帝說著,側目看了方繼藩的一眼,這眼神,帶著苦澀:“他曾是朕的恩師啊,是他教導朕,如何做一個好皇帝,朕當初,對他何等的信服,將他視為,天下讀書人的表率。彆人反對,朕可以堅持,可是他……”
弘治皇帝搖搖頭:“他太傷朕的心了。”
朱厚照似乎也察覺到了父皇的無奈,乖乖的住了口。
方繼藩索性假裝沉痛的樣子。
自己能說啥呢?除了溜須拍馬,我方繼藩不會彆的啊。
弘治皇帝歎口氣:“可天下無不變之法。繼藩啊……朕同意你,讓歐陽誌去定興縣變法的原因,很簡單,就是要讓歐陽誌在定興縣,做出成績來,他若能做出成績,朕在京師,就少幾分壓力,可若是他在定興縣當真惹來了天怒人怨,朕……在朝中的壓力,會比他大十倍,一百倍,這洶湧的士林清議,會洶湧而來。朕也會……眾叛親離……你明白朕的意思嗎?”
方繼藩道:“請陛下放心,兒臣這個門生,定不會辜負陛下重托。”
“但願如此吧。”弘治皇帝苦笑。
他似乎覺得,再說下去,隻會給方繼藩巨大的壓力,可還是忍不住說道:“那些彈劾奏疏裡,有一個姓方的老先生,竟是因為如此,病倒了,說是不日,可能撒手而去,倘若因為催逼稅賦,而逼死了人,隻恐……”
方繼藩振振有詞道:“陛下,天下姓方的,統統都是忠良,猶如兒臣這般,隨時可以為陛下去死。這位方老先生,若是能為陛下的宏圖大計去死,這是他的福氣,兒臣作為他的本家,五百年前,是一家人,說不準,還是親戚呢,他若死了,此乃死得其所,死,或重若泰山,又若輕於鴻毛,此死隻重千鈞,猶若泰山也,兒臣很欣慰,作為他的本家,兒臣與有榮焉!”
朱厚照臉皮子一抖索。
厲害,一下子把姓方的都代表了。
弘治皇帝的臉抽了抽,不知該哭還是該笑。
這話你也說的出……
方繼藩卻是激動了,忍不住道:“當然,他若死了,兒臣還是很痛惜的,兒臣隻等他的噩耗傳來,到時,兒臣等找人續一續家譜……”
弘治皇帝覺得自己腦殼疼。
本來一件很令人惆悵和悲傷。
尤其是想到一個士紳,被稅賦逼死,到時天知道,會不會有人大做文章,又是群情洶洶。
可現在……卻好像是生生的,將這人間慘劇,變成了一幕喜劇。
敢情你方繼藩還要敲鑼打鼓的慶祝一番啊。
弘治皇帝背著手,搖搖頭:“朕真佩服你。”
方繼藩乾笑:“哪裡,哪裡,兒臣……兒臣說的是肺腑之言,姓方的為陛下去死,這是該當的,我今日這樣說,十年之後,也還這樣說,誰皺眉頭,他就不姓方。”
“……”
弘治皇帝背著手……腦子有點轉不過彎。
他長歎了口氣:“夠了,不要再胡說八道,朕不希望任何人死。”
方繼藩心裡歎息,陛下,這話就不對了,曆來變法,哪有不死人的,反正死的是姓方的,作為他的遠方親戚,我很同意啊。
弘治皇帝眼睛微紅,依舊還泛著點濕潤。
他是過於寬厚的人。
他幽幽道:“朕年幼時,先皇在位,宮中亂成一鍋粥,朕親眼看了太多的陰謀詭計,也見了太多太多的殺人誅心,那時起,朕就在想,朕一定不要和他們一樣,有人因朕而死,害了朕母親的萬貴妃,她的親族,朕雖是將他們統統驅趕出了京師,可朕依舊留著,不曾誅滅。那些曾在宮中蠱惑先皇的奸賊妖道,朕也不曾傷他們分毫。就是因為,朕知道,朕若是有了第一次的手起刀落,朕和他們,就沒有了任何的分彆……”
說著,他背著手……顯得很孤寂。
他所經曆過的,彆人何曾經曆,人們中認為,掌握了彆人的生殺大權,方可暢快一生。卻殊不知,很多時候,當你掌握了萬千人生死榮辱之死,若隻是一味的倒行逆施,一味的以弄權為樂,那麼……這樣的人生,哪怕再如何暢快,又有什麼意義?
君子當有所為,有所不為,君子若掌握了國器,就更該如履薄冰,更該小心翼翼,因為隨時可能有人,因你而死,因你而受屈辱,這是何其沉重的重擔啊,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也!
朱厚照奇怪的看著父皇,無法理解。
方繼藩卻似乎理解了一點,心裡卻為弘治皇帝惋惜,這樣的人,你可以說他迂腐,可以說他婦人之仁,可是作為同樣是有道德感的方繼藩,又能責難他什麼呢。
想來……自己本家的死,一定會使陛下很是難受吧。
而接下來,可能還有更多人因此而死,陛下的心裡……
這樣的老丈人,挺好的,給我來一個連,我方繼藩也能接受。
卻在此時,身後腳步匆匆,有人疾步而來:“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