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貫(2 / 2)

在瓦作門口,他剛好看見一名穿著短褐的年輕人,正專心致誌地在一隻木桶裡奮力攪拌著某種質地仿佛漿糊的灰白色物質,應當是用來築牆或是築瓦的泥灰。天氣並不暖和,年輕人頭頂卻騰騰地冒著熱氣。

“這位大哥,向您打聽個事兒。”

明遠湊近這個年輕人。對方立即回過頭來,一雙黑白分明的眼睛盯著明遠。

“不敢當,小郎君您有什麼事?”

他話裡沒有半點關西口音,咬字有點特彆,聽著像是南方人。

“我想請問,坊間有沒有一種名為‘水泥’的材料。”

“水泥?”

年輕匠人陡然聽說了新鮮的物事,眼裡立刻閃爍著好奇的光芒。

他搖頭表示沒聽說過,明遠當即比劃著解釋:“就是將砂子和石灰混合,加入水攪拌成灰漿,然後塗在牆麵或者地麵上,抹平,待晾乾之後便堅硬如石。”

這就是明遠的計劃,他找了個借口相詢,實際隻是想勾起工匠們的好奇心和興趣。然後他就自己主動掏錢,攛掇著這些匠人們試一試。

“水泥……砂子?”

年輕匠人聽明遠說的這些名詞,露出一頭霧水的表情。

可就在明遠打算旁敲側擊地問問對方有沒有興趣“試驗”一把的時候,這年輕人突然眼裡放光,說:“小郎君,你說的‘砂子’……就是‘篩土’吧!”

明遠:……

這世上真有人知道“水泥”的做法?

“那我知道了,確實是如此,將篩土和石灰混在一起加水,乾後自會變堅硬。不過南方多用來修造墓室,以防盜賊,平常少用,你這麼一說我才想起來②……”

還真的知道!

明遠精神一振,心想咱們老祖宗的科技發展水平本就不低,他還真不能自以為是。

係統1127頓時悄悄替明遠惋惜:“這……按照標準這不能給您兌換‘蝴蝶值’。這小哥……他是知道水泥的做法的呀。”

明遠卻完全是一副歡欣鼓舞的模樣,拉著那年輕匠人:“真的?你知道如何調配,知道調配比例?”

他又不是乾建築的,就算聽說過這土法水泥的製法,也不可能知道詳細,隻能從旁略加指點,哪裡及得上一個有經驗、親手試過的工匠?

在對方一一確認之後,明遠便開出工錢,邀這工匠明天到自家宅院去上工。

告彆了年輕的泥瓦匠,明遠在東市繼續“考察”,最終停在了磚作作坊的門口。這間磚作連著一隻小磚窯,看起來像是能燒一些特彆形狀的磚瓦構件,例如正脊上的鴟尾③,垂脊上的戧獸等等。

“這位老丈,”明遠見磚作作坊裡是一位上了年紀的老工匠,便用了個敬稱。

老工匠沒馬上搭理明遠,而是隨手拿過一枚盛水的皮囊,拔去塞子,咕嘟咕嘟灌了幾口水,才一抬眼皮,粗聲粗氣地問明遠:“小郎君有何見教?”

“我是想要燒幾種特殊形製的鋪地方磚,請問做到嗎?”

明遠連比帶劃,說了他想要的磚塊大小形狀和特點。

老工匠想了一會兒,點點頭,說:“今兒晚上要燒一窯,小郎君你要的這種,我先試著燒一兩塊,先看成不成吧。”

這名工匠大約是個老資曆的匠人,對明遠這樣的年輕後生有些愛答不理,連明遠要給他塞一點定金也不肯要。

但在明遠離開之前,老工匠叫住明遠,又問了一句:

“小郎君,這樣的磚,你做來有什麼特彆的用意?”

明遠便將他的目的一解釋,這位上了年紀的工匠當即伸手,在大腿上重重一拍。

“你這小郎君……這你怎麼不早說啊!”

“你放心,包在我身上,一準能做成,你要給你阿娘做的這個……盲、盲道!”

作者有話要說:明遠:請叫我全能改造王吧!

*

好消息,今天的注釋並不多:

逍遙巾就是我們在古裝劇裡經常見到的,人物在腦後紮一個高馬尾,然後飄下來兩根帶子——那兩根帶子就是逍遙巾。大家可以參考一本叫做《大宋衣冠》的書,裡麵有很多圖示。

②關於“土法水泥”的記載見北宋江休複《江鄰幾雜誌》“江南王公墓莫不為村人所盜,取其磚以賣之。是磚為累也。近日,江南有識之家不用磚葬,唯以石灰和篩土築實,其堅如石。”

也就是說,這種材料最早是用在南方的墓葬裡,取代磚石結構,直接澆灌水泥,水泥固化以後堅硬如石,連盜墓賊都奈何不得。

③鴟尾和戧獸。

鴟尾是指古代宮殿屋脊正脊兩端的裝飾性構件。後來這種裝飾慢慢發展,演變成了鴟吻(屋脊獸),也就是像故宮那樣的大房子屋脊上的那些小怪物們。但在宋代,這種裝飾的名字還是鴟尾,因為是尾巴形狀的(參見《營造法式》)。戧獸則是放置在垂脊上的裝飾品,也是小怪物。

當然,這些小怪物可能會說:不,我們都是龍的兒子。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