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臉上有些愧色:“原本答應了家祖母,今日要在家中好好溫書……但突然想起在崇仁坊還與文友有約,就想了辦法偷溜出來。”
薛紹彭說話的時候眼光不住地往右邊院牆上溜,讓明遠忍不住猜想他是不是翻牆進出的。
不過,既然已經被發現了麼……
“現在想必府上已經知道了。”
明遠向薛紹彭描述了一番剛才在門外與人對答的情形。
薛紹彭頓時一副垂頭喪氣的模樣。
明遠則撲哧一笑,對這愁眉苦臉的年輕人生出好感。
他不是容易被人打動的人,此刻願意結交薛紹彭,隻是因為小薛同學特彆的“真”。薛紹彭估計連自己都意識不到自己是個“官二代”,他看起來沒有任何城府,歡喜與鬱悶全都明明白白地寫在臉上。
“事已至此,薛兄不如便在小弟家裡少坐,喝杯茶,順順氣,然後再想個合適的由頭,‘慢慢地’回去。”
既然已經被發現溜出去,再翻牆回家也照樣被打,倒不如好好想個理由,再回去好好哄哄老人家,說不定就沒事了。
“也對,”薛紹彭想了想覺得很有道理,“明兄弟,愚兄這就叨擾了。”
明遠在新家占了第二進院子,自己擁有一間小廳可以招待客人。明遠在搬家時添置了一整套烹茶的工具,這時剛好可以用來待客。
隻是這位“客”根本就是個坐不住,明遠在一旁忙碌,將燒湯烹茶的鐐爐架上,薛紹彭竟也挽起袖子,想要來幫忙。
他先抓過明遠奉出的團茶,嗅了嗅,連聲讚好,說:“這樣種品相的建茶,這一餅就要五貫錢吧……”
明遠心裡頓時“咯噔”一聲,心想:難道我買便宜了?
薛紹彭卻“哦哦”了兩聲,說:“愚兄記錯了,龍鳳團茶才是一餅五貫的天價……”
薛紹彭所說的“龍鳳團茶”是北宋貢茶,市麵根本沒有在售的。薛紹彭作為薛向家的公子,能見識到極品貢茶不是什麼難事。對於明遠卻幾乎不可能。如今他買的也是建茶,但是品質應當遠不如龍鳳團茶,否則也不可能在長安的茶坊裡能買到了。
但薛紹彭絲毫不在意,覺得是茶就行。在明遠煮水、備茶的過程中,薛衙內挽了袖子親自來幫忙,一副根本不把鄰居當外人的模樣。
明遠聽說過宋代飲茶與現代不同,但具體如何他也沒見過,索性放手讓薛紹彭去演示。
這時係統的聲音響起:“親愛的宿主,您需要使用‘道具’嗎?”
與此同時,放置在明遠手邊的一枚建州窯黑瓷茶碗上,隱隱約約凸顯出“1127”四個阿拉伯數字。
“道具?”
明遠連忙把1127拿到一邊,免得待會兒薛紹彭一壺滾水澆下去,燙壞他的係統。
“是的,1127推薦您使用‘風雅分茶’卡,它可以讓您馬上擁有最為精湛的點茶分茶技巧,瞬間成為一代茶道大師!”
“使用‘風雅分茶’卡,每次將消耗您50點蝴蝶值。”
“這樣啊……”
這“風雅分茶”竟然是次卡,而且使用一次竟需要消耗這麼多的蝴蝶值?
明遠很謹慎。他目前總共隻有50點蝴蝶值,要讓他在“附庸風雅”這件事上把儲備完全用光,這不是他的性格。
明遠當即婉拒了係統的建議。
“聰明的選擇!”1127猛拍一記馬屁,然後說,“考慮到這是您第一次使用道具,金牌係統為您爭取到了免費試用的機會。”
明遠:……
免費試用,那當然是不用白不用。
明遠與1127暗中交流的時候,薛紹彭那邊已經熟練地碾茶篩茶,讓團茶成為異常均勻的細末。
待到爐上湯瓶水開,薛紹彭與明遠謙讓了一回,最終還是薛紹彭手持湯壺,將茶盞中的茶末調成茶膏。隨後他開始攪拌茶末,然後一邊向茶盞中注水,一邊用茶筅擊拂茶湯。
薛紹彭在茶盞中點出了細密均勻的泡沫之後,自己也顯得很得意,輕舒一口氣說道:“今次總算是‘咬盞’②。”
明遠湊頭看去,便剛好看見黑色的建州窯小茶盞裡泛出一層乳白色的泡沫,讓茶盞中的飲料看起來像是一盞後世的卡布奇諾,根本看不到底下的茶水。
薛紹彭隨即伸手,取過茶匕,在盞中飛快地劃動了幾下。盞中潔白細密的花紋之上,立即神奇地出現了寫意的山川與流水,形態雖極簡約,但是圖案卻自然而靈動。更兼杯中的茶湯正在緩緩流動,茶湯表麵的細沫圖案也隨之不停拜變幻,這山川與流水便宛若真正存在於天地間。
這正是宋人茶文化的最高峰——茶百戲③。
“今次的成績還不錯!”
薛紹彭笑吟吟地向明遠轉過頭來,似乎在說:小老弟,不妨也來試試?
明遠望著這如夢似幻的“茶百戲”,一時也覺得高山仰止。
但他指尖忽然一顫,耳邊隨即響起通知:“‘風雅分茶’卡,正在使用中。”
作者有話要說:今天的注釋應該還蠻好玩的。
薛紹彭,生卒年月不詳,京兆府人士,字道祖,號翠微居士,是宋神宗時名臣薛向的兒子。
他的書法在宋代就已經很有名,在元符年間時與米芾齊名,世人稱“米薛”或者“薛米”。米芾自己就曾經說過:“薛紹彭與餘,以書畫情好相同,嘗見有問,餘戲答以詩曰,‘世言米薛或薛米,猶如兄弟或弟兄。’”也就是說,米芾認為他和薛紹彭,興趣相投,情若兄弟,無論世人把他們的誰的名字放在前麵,都是一樣的。
放現代這倆貨可以組一對“蜜雪”(米薛)CP,蜜雪CP甜蜜蜜(bushi……
薛紹彭曾留下一張著名的《元章召飯帖》,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元章就是米芾,薛紹彭在這張帖子裡寫道:“元章召飯,吾人可同行否?偶得密雲小龍團,當攜往試之。晉帖不惜俱行,若欲得黃筌雀竹,甚不敢吝。巨濟不可使辭。紹彭又上。”
這份信其實就是在幫米芾拉飯局,大意就是:米芾號召搓飯啦,你們來不來?我這裡剛好得了超級好茶,會帶去大家一起試一試。還可以考慮用晉帖(晉人的書法,這裡應該是指王羲之的字)交換黃筌的雀竹圖哦。劉涇(巨濟)千萬不能讓他不來哦。
一副呼朋喚友去搓飯的架勢躍然紙上。
當然啦,在本文這裡,薛紹彭還沒認得米芾,這麼個可愛的人物先認得了明遠。
②點茶,分茶和鬥茶。
先說一句,點茶多數時候就是指分茶,但有時候分茶專指能在茶水表麵畫出圖案的“茶百戲”。如果兩人以上一起分茶,而且想要爭個高下,就成了“鬥茶”。
“咬盞”是宋代“點茶”的一種術語。宋人主要飲用團餅茶,調製時先將茶餅烤炙碾細,然後燒水煎煮。如果研碾細膩,各個步驟都恰到好處,點出的湯花就勻淨細密,可以緊咬盞沿,久聚不散,這種最佳效果名曰“咬盞”(本段來自度娘釋義)。
要達到“咬盞”的效果,茶的質量,茶葉烘焙的火候,水的質量,煮水的火候,衝茶和擊拂的動作……無一不需要恰到好處。
所以宋代的聰明人都玩點茶,趙佶,蔡襄,李清照……都是個中高手。
③茶百戲,也有說是叫“分茶”,是指讓茶湯湯花瞬間出現各種景象的技巧。小小一盞茶盅裡,茶水表麵的湯花變幻出有如山水雲霧,或者花鳥蟲魚,宛若一幅傳統水墨,這對技巧的要求性就比較高了。
有人說茶百戲有點像花式咖啡上麵的拉花,但是兩者原理其實差彆很多(我不懂原理,但我理解差彆還是蠻大的。)。
最神的是,傳說北宋一位叫做福全的和尚,能夠一次連分四碗茶,每碗茶湯上能分彆浮現一句詩:“生成盞裡水丹青,巧畫工夫學不成、卻笑當時陸鴻漸,煎茶贏得好名聲。”(改典故引自《吃一場有趣的宋朝宴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