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明遠點撥,史尚也想到了。
汴京城中還有一類用炭的大戶,就是各家正店與腳店。
不止是冬日裡,一年四季,這些將烹飪吃食作為主業的食店,都要從炭行裡買進大量的炭。前幾年以木炭居多,近幾年木炭價格高企,這些食店便也緊跟“潮流”,開始用起石炭。
隻不過石炭難以點著,煙氣又大,各家大廚多有抱怨。
此前明遠邀請各家腳店“入駐”“快閃”長慶樓的時候,主廚們就曾聚在一起,交流過這燃料問題。
現在出了更容易使用的蜂窩煤,長慶樓首先開始使用,而且還改裝了爐灶,加了排煙的煙道和催旺火力的風箱。
而汴京城中不少腳店都與長慶樓有合作關係。各家腳店的主廚也時常造訪萬娘子,甚至會借用長慶樓的廚房。待他們見到了長慶樓的設備,一準眼饞,再一細問,自然非朱家橋炭行的蜂窩煤不買。
明遠所料不錯,很快,山陽鎮蜂窩煤廠出售的蜂窩煤,在汴京城裡悄悄打開了“直供”的模式。
各家腳店不需要跑去朱家橋炭行,隻要在長慶樓與炭行的“代理”打一聲招呼,第二天,蜂窩煤就能準時送到店門口。
各腳店甚至可以約定日期,每旬一送,從此不需再擔心冬日裡燃料會斷供的問題。
除了送蜂窩煤之外,各腳店還可以預約上門定做火爐與煙道。
蜂窩煤爐本是現成的,但是煙道需要工匠上門,丈量腳店廚房的大小,以決定煙道的粗細長短。
但隻要定下尺寸,這一整套打造起來也不麻煩——銅匠作坊的銅匠們已經事先準備好了規格統一的黃銅薄板,隻待上門勘察量好長度,就將這些黃銅薄板卷成需要的長度和口徑即可。
一時之間,與長慶樓素有合作關係的腳店紛紛嘗到了蜂窩煤和配套火爐的甜頭——用過的都說好。
這些腳店的主廚與店主又都有親友,消息便慢慢傳出去。
立時又有不少正店與腳店找上門,指名要山陽鎮蜂窩煤廠供貨,還紛紛要求安裝煙道。這其中,大名鼎鼎的豐樂樓和遇仙正店等等正店也赫然在列。
原本在城中門庭冷落的朱家橋炭行,竟也開始慢慢有了生意。
這時已是十一月中旬。汴京城百姓開始對高家炭行出品的蜂窩煤有了些怨言。
“高家的蜂窩煤,便宜是便宜了,可是太難點——”
“可不是嗎?那天我燒掉了兩天的《汴梁日報》,愣是沒能點起一塊煤。渾家直罵我,說我缺心眼兒,那報紙的紙張那麼好,乾什麼不行非得用來引火……”
“哈,老兄我瞅你確實有點兒缺心眼兒。”
除此之外,還有更大的問題。
“聽說了嗎?高家炭行出產的那蜂窩煤,委實不太好。”
“怎麼說?”
“州橋路口那家,晚間將蜂窩煤爐擱在自家臥房門口,圖個暖和,結果睡到半夜就惡心欲嘔,難受得要命——開了門,再將爐子拎出去,反而就沒事了。”
“嗐,你是不知道嗎?朱家橋瓦子旁邊的那家炭行,是專門聘了個牙人站在門前宣講的,千叮嚀萬囑咐,就是說晚上不能把這炭爐直接放在臥室裡用!”
“喲,聽起來是這才是有良心的炭行啊!”
“是呀,要不是高家炭行的蜂窩煤便宜十文錢,誰願意去買他家的。”
“我不缺這十文錢,我肯定去朱家橋瓦子買,圖個放心!”
“不過……這麼說來,這蜂窩煤炭爐就跟晚間睡覺的地方無緣了?那晚上冷起來怎麼辦?”
“這……”
好像也確實是個問題。
馬上就有人給出了解決方案:
“朱家橋炭行有工匠,專門售賣一種炭爐,帶煙囪的,說是把那煙氣都排到戶外去,就沒事了。買他家的炭爐,會有匠人上門來裝,彆提多方便了。”
“真的嗎?那我問問去。”
有人動了心,便往朱家橋炭行那邊去了。
此事明遠與史尚正站在朱家橋炭行對麵。這裡是朱家橋瓦子的地盤,冬天裡搭起了擋風的棚子,放了幾個露天的炭爐供人取暖,無形中也為蜂窩煤做了宣傳。
史尚對明遠一向佩服,現在成了“歎服”,不住歎息道:“東家,小人何時才能像您一樣有眼光啊?”
“明明是做石炭生意,結果把所有銅匠都派上了用場。”
的確,明遠手下有一批銅匠,之前忙於鑄銅活字。後來鑄銅活字的活計少了,就轉去打製撥霞供的銅鍋,銅鍋打完,又來製炭爐和煙道,簡直是無縫銜接,沒有讓人閒著的時候。
而工匠們的工錢和獎金自然也賺了個盆滿缽滿。
明遠微笑著不答,心想這其實也是巧合。
如今炭行隆重推出的炭爐,正是此前王雱在他家中小花廳裡見到的那種爐子,帶煙道,可以將蜂窩煤燃燒形成的廢氣直排出戶外的。
他為自己的小院安裝這種炭爐,原本是不得已——沒辦法,畢竟是租來的房子,不像在京兆府時那樣可以大興土木,砌起磚炕。
緊接著他就發現,其實生活在汴京城裡的大多數百姓,也和他一樣,是租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