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千萬貫(2 / 2)

時針已經快要指向正下方。六點整海事茶館就該打烊了。

“勞兄,今日不妨先談到這裡。等到明日老戴打聽到‘蘇麻離青’的事我們再詳談,如何?”

明遠還是相當尊重戴朋興的“工作時間”的。

一時勞忠實告辭離去。海事茶館打烊,戴朋興開始一扇一扇地上門板。

明遠卻還坐在剛才的座位上,手指在桌麵上一點一點地輕輕敲擊,正想著心事。

戴朋興將門板都上完,突然跑來對明遠說:“明郎君,勞忠實這個人逗留在杭州,依我看也未必是為了尋訪那‘蘇……’您說的那種染料。”

“他每天晚上都會去逛瓦子。我在瓦子裡有認識的朋友,說他每天晚上都是必去瓦子點卯的……不見得是個正經人。”

明遠“嗤”的一聲笑,道:“去逛瓦子就不是正經人了?”

戴朋興這結論下得武斷,聽見明遠的笑聲,忍不住臉紅了紅。

他自己是個以事業和家庭為重的男人剛好都是我的人。”

*

戴朋興待到了杭州城中的瓦子裡,才明白了東家那句“剛好都是我的人”是什麼意思。

城中米市橋下的米市橋瓦子門外高懸著招幌,上麵寫著大字:“熱烈歡迎汴京朱家橋瓦子來杭聯誼交流”,另一邊招幌上則是:“上演經典保留劇目《白娘子永鎮雷峰塔》”。

汴京城中的朱家橋瓦子是明遠的產業,戴朋興一早就從史尚口中聽說勞忠實又是一驚,將雙眼睜圓,結結巴巴地問:“小……小郎君去過我們那兒?”

明遠微笑著搖搖頭:“不曾親至,但久仰大名。”

勞忠實偷偷看了一眼戴朋興,隻見戴朋興臉上也有些迷惘之色。勞忠實便再也沒能忍住,偷偷伸出手,撓了撓後腦。

明遠見了便暗歎:如今北方諸窯名聲在外。而後世赫赫有名的“瓷都”,如今隻怕還隻是一個藉藉無名的小鎮子。

“兩位,如今天下名窯,以哪家為尊?”

明遠狀似閒聊般問坐在對麵的戴朋興與勞忠實。

“定窯——”

戴朋興給出答案。

“鈞窯——”

勞忠實幾乎同時作答。

兩人的答案並不一樣,各自開口之後便相互看了一眼。

明遠索性將身體向椅背上一靠,抱著雙臂,微仰起頭,在腦海中迅速回想——

後世五大名窯,汝官哥定鈞。

據傳汝窯興盛二十年便遇上了“靖康之變”,算起來現在應該還未興起。

官窯的產出向來為皇家所壟斷,民間輕易見不到,對後世的影響要大過當時。

哥窯神秘莫測,後世甚至無法確定它存續的準確時間和地點,隻有幾件表麵布滿“金鉤鐵線”的珍貴瓷器傳世。

所以五大名窯為世人所熟知的,如今隻有“色如霜雪”的定窯,和“窯變萬千”的鈞窯。

但很明顯,這兩座窯所出產的瓷器,多為士大夫和貴族所喜愛,因此也非常昂貴。

民間有“縱有家財萬貫,不如鈞窯一片”的說法,套用在定窯身上據說也適用。而遼人與高麗的貴族也都以擁有一件鈞窯和定窯瓷器為榮。

想到這裡,明遠突然坐直身體,眼中流露熱切,開口問戴朋興與勞忠實:“那麼……夷人海商最青睞的是哪一種瓷器?”

“這——”

戴朋興與勞忠實相互看了一眼,都覺得這個問題有點難以回答。

“夷人海商……從我們那裡買入的瓷器……還挺多。”

勞忠實老實巴交地回答,他隻陳述事實,但卻避開了類似“最青睞”這樣的評價。

“福州與泉州,在距離海港不遠的地方都設了窯廠,專門出產賣給夷人海商的瓷器。”

戴朋興補充了一句。他昔日曾經在沿海一帶跑船,對各地的情況很了解,自然也知道瓷器是向夷人海商出口商品中的“大頭”。

“但是……”

戴朋興與勞忠實相互看看,都道:“賣給夷人海商的瓷器……大多賣得很便宜,以粗瓷或者是最簡單的純白釉為主。”

戴朋興補充:“這是各自審美不同罷了。夷人海商大多喜歡色調明快的,我就遇平蓉說這話的時候,伸雙臂指向瓦子中的一間閤子——顯然,蘇軾或者是蔡京,現在應該就坐在那隻閤子裡。平蓉說畢,衝著那邊盈盈拜倒,她身後一起出來謝幕的演職人員同時跟著拜謝。

蘇軾與蔡京在杭州本地的官聲都不錯。聽說這兩位官人竟然也貢獻創作了這一出雜劇,瓦子的勾欄前頓時爆發出驚天動地的掌聲。

致過感謝辭,平蓉竟又恢複了許宣的角色,對身旁的勞忠實,正在重複他每天晚上都會來瓦子做的事:畫畫。,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