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找山(2 / 2)

鬼使神差 道貌岸然 3907 字 11個月前

“小子!你可不是怕死的人!”老頭急了:“我孫清揚看人從來不會走眼,你老實說,是不是覺得盜墓這行當見不得光、說出去怕人看不起這才不願意乾的?”

“這倒不是。”我支吾道:“可是我年紀輕輕,現在雖然倒黴透了,但總想有一天能出人頭地,這要是乾上了盜墓,豈不是從此走上了邪道。”

老頭瞪眼對我說:“看不出你小子還挺有理想,也罷,我再跟你說一番道理,你要是聽完了還想走,我絕不攔你!”

我想都到這份上了,也不在乎多聽他說兩句,於是就點了點頭,坐著沒動。

“這古代的人有個說法,叫做‘事死如事生’,就是說一個人生前享受到的東西,他到了死後也得享受。這要是一個普通百姓死了,倒也沒什麼,可如果是富貴人家,那就不一樣了,那如果貴為皇帝呢?我給你舉幾個例子,比如這唐朝皇帝的陵墓,就跟他生前住的皇宮一模一樣;又比如拿慈禧太後來說,她死後頭上戴的一顆珠子,就

值一千萬兩銀子。其實在古代的時候,咱中國一直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那麼多年,創造了那麼多財富,都哪兒去了?都在地底下埋著呢。當然這曆朝曆代的盜墓者不計其數,他們雖然把很多東西挖了出來,可隻要沒被打破了敲碎了,最終不還得跟著死人入土。隻有外國人侵略中國那會兒,才把一些寶貝帶了出去,可那畢竟隻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老頭拿起水壺喝了一口水,接著又說:“那麼多寶貝埋在地底下,誰找著了歸誰行不?國家覺得不行,於是就設立了文物保護法,規定這地裡邊的東西,都歸國家所有,老百姓不能去挖。那誰能挖呢?有專門的考古機構。可是你想啊,這幾千年以來,死了的人都埋在地裡邊,那得有多少人哪?隻要是好好安葬的,不多多少少有些陪葬的器物?那又得有多少啊?它考古部門一家管得過來嗎?挖得過來嗎?就算它不急於一時,打算

一代一代慢慢發掘,但他也阻止不了彆人挖啊!我孫清揚乾這行這麼多年,算是徹底看清楚了,這九州八荒之內雖有數不清的古墓,但你若是不精通堪輿之術,要找著它們就如大海撈針一般,他考古人員能有幾人精於風水一道?他憑什麼本事去找?他要是找不著,可彆人卻找著了,那又怎麼辦?”

“話是不錯,可咱也不能因為考古部門忙不過來,就替它代勞了。”我反駁說:“盜賣國家文物,總歸是犯法的事兒。”

“你年紀小小,卻為何這般迂腐!那古人的東西與其埋在地底下腐爛,還不如為今人造福!尤其是那些官宦人家的墳墓,裡邊的東西還不都是民脂民膏,更應該取之於民而還之於民。再說了,你要不動手,有些墓穴它就毀了,再也救不回來。比方說,這墓穴所在的土地如果被征用了,要

蓋個廠房什麼的,那挖掘機一來,可就是玉石俱焚,什麼東西都保不住;還有,前兩年我跟一夥人在長江三峽那一帶乾,當時那個激動啊,沒想到三峽周圍的古墓穴這麼多,誰知乾了沒多久,因為建大壩的緣故,把那些古墓全淹沒在了水裡,全沒了!你說這可不可惜?”

他這麼一說,我倒有些動心了,最近這幾個月的遭遇,已經讓我明白了賺錢之難,我一個農村裡出來的打工仔,在城市裡能混成什麼樣子,我實在不敢樂觀,而且我聽說,許多富豪發家的第一桶金,其實都不乾淨,這盜墓的活兒,雖說是犯法的行為,但總不至於害人,如果既能救國寶於危難之中,又能使自己發了財,也未嘗不可一試啊!

我還在猶豫,老頭卻著急了:“好了,這盜墓的事兒乾是不乾,我們以後再討論,可那處工地的

龍穴,咱非去端了它不可,再不去就來不及了!”說完發動了汽車,一踩油門就走。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