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辦壽宴知孕事(1 / 2)

紅樓之老來子 斂愁黛 4098 字 10個月前

榮國府正廳的主座上,一名雍容華貴的婦人正聽著下麵仆婦們的回話,隻聽見她們一件件地將府內的大小事務回稟清楚,那婦人點了點頭:“既是這樣,你們便去吧!隻按著往年的舊例便成了,老太太那邊也不要怠慢了,老爺最是孝順,萬萬不可讓人說嘴。”

其中領頭的一個中年仆婦隻笑道:“誰都知道老爺太太是最孝順不過的,萬萬不敢虧待了老太太。”

婦人一笑:“行了,賴大家的,我知你素來是個妥帖人,我自是放心不過的,隻老太太的壽誕,到時不知道要來多少的王妃、誥命,我不過是白囑咐一聲。”又押了一口茶,問道,“大爺呢?今日怎麼不見他來請安?”

賴大家的回道:“昨兒大爺同許多世交家的少爺們出城跑馬,倒是費了不少精力,因昨天回來的遲,老太太就打發大爺睡下了,又稟人來回,說大爺累著了,請太太免了今早的請安,讓大爺好生多睡一會。”

賈母聞言便不說話了,又問:“那二爺呢?”

賴大家的又笑道:“今兒個一大早,二爺便來給太太請安了,隻太太今早沒起來,二爺又在外約了同窗一同溫習功課,方告罪離了去。”

賈母點了點頭,臉上方有了些笑意,內心卻歎:自己的大兒子自一落地起便被老太太抱了去,身邊都是老太太的人,竟被養的和自己不親了,況老太太人老了,隻一味地溺愛大孫子,老大文不成武不就的,好在還有祖上傳下來的爵位,隻好當個紈絝罷了。倒是老二,愛讀書,人品也端方,對自己也孝順,將來闔府的前途怕是寄托在他的身上了。嘴上卻道:“老二素來是個孝順的。”

賴大家的聽賈母這麼一說,忙不疊地又奉承賈母有福氣,兒子孝順,竟叫賈母原先便偏了的心更是往老二偏了偏。

賈母又說道:“打發人到廚上給二爺多燉點補腦的湯,他在外讀書想來是極費腦子的。”等下頭的小丫鬟脆聲聲地應了,又吩咐端上來一碗綠豆湯,和賴大家的抱怨,近來也不知怎麼了,竟經常有些困乏兼神思不屬,胃口竟也有些不大好。

賴大家的忙笑著回道:“想是最近忙著老太太的壽誕,太太有些累著了,等過了這陣子,必會好些。”

賈母點了點頭,並不說話,往日裡她主管中饋,打點家中的一應大小事務,也沒有這樣的狀況出現,且等老太太的壽宴辦完再打發人用老爺的帖子去太醫院請個太醫便是了,這當口正忙著老太太的壽宴,說自己身子不舒服多晦氣啊!定了定神,又吩咐了幾句要用心操持便揮退了底下的幾個丫鬟仆婦。

日子流轉地飛快,轉而便到了八月初五這天,正是榮國府裡老太太,即開國榮國公賈演夫人崔氏的壽誕,因老太太德高望重,是老一輩四王八公中碩果僅存的幾位老人家之一,加之子孫孝順,國公府此時在聖上麵前又頗有幾分體麵,現任榮國公賈代善也是聖上心腹,故而壽日當天,前來賀壽的同僚、親朋故舊可謂是濟濟一堂。

再加上由於來賀壽的賓客過多,多虧賈母早有預料,先前便同隔壁寧國府商量好了,借了人家的地,有請代化幫忙招待,一來是為了挪出更多的空間擺酒,二來也是為了在外人麵前顯示榮寧二府之間親厚同一家。因此,除了一些重要的堂客例如四王八公家的老誥命被安排在榮禧堂外,其餘堂客都安排在了寧國府。

又有賈府為了賀老母六十大壽,在榮寧二府的榮寧街上又開了66桌流水席,凡說幾句吉祥話的人,販夫走卒皆可入席,一時間,寧榮街上下都是一派熱鬨的盛世氣派。

正當大家喜氣洋洋地喝酒時,又有天使到來,原來是在宮中的聖上聽聞賈府大喜,特命自己心腹的公公專程出宮給老太太賀喜,並賜下了“百年老檀木手杖一根,三星賀壽玉雕擺件一座,江南上供綢緞十二匹等等諸物”,雖東西並不是價值連城,但這份體麵卻是極難得的。這說明兩代榮國公都是簡在帝心的人物,眾人的心思不由又轉了轉,臉上的笑意更深,言辭間又不免更加謙讓了些。

在賈母的精心操持下,老太太的壽宴可謂是被辦得井井有條又熱鬨喜慶,榮禧堂內,幾個老妯娌圍著今日的老壽星說笑,紛紛誇獎今日的壽宴辦得好,老姐姐子孫孝順,是個有福的。

又因為天使賜下各色壽禮,眾人不免又誇了又誇,讚了又讚,直把這八分的喜事說成了十二分。

没有了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