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那日崔氏壽誕上賈母被診出懷有身孕,全府大喜,隻可惜榮國府男主人賈代善不在府中,這喜氣倒也少了幾分。
那代善現在正在何方呢?
原來,代善一直深受聖上寵信,因而,在一年前,有禦史上奏彈劾,稱自己府中下人家人有在邊關者前來投奔,稱邊軍糜爛,上下勾結,克扣軍餉,軍備荒馳,兵卒們苦不堪言,軍心渙散,其戰力恐怕是不堪一擊,望聖上明察。
聖上聞言大怒,大斥:“混賬,豈有此理,一定要徹查此事。”言罷便便怒氣衝衝地退了朝。
一時間,朝野上下麵麵相覷,都不做聲,倒也有幾個人眼神裡閃過慌亂之色。
回到宮內,聖上臉上仍是不豫,他向來是自詡為仁君,登基二十餘載,大齊在自己的治理下國力可謂是蒸蒸日上,百姓安居樂業,天下承平數十載,邊關也是久無戰事,就在五年前,邊關、海外各國紛紛來朝,滿足了他萬國來朝的虛榮心,還給自己稱號“隆安”。
就算這幾年邊關似乎有茜香國等國蠢蠢欲動,他也沒當回事,畢竟邊關有20萬大軍守護,如今竟曝出如此醜聞!
一方麵,他也是有些惱羞成怒,覺得這些官吏膽敢欺上瞞下,自己竟然沒有收到一點風聲,簡直被人當成木偶一般戲弄;
另一方麵,他內心也有些不為人知的暗地裡的後怕,幸而發現的早,若是真等到異族來襲,那可真是悔之已晚。
思索片刻,他決心要嚴查此案,隻是此案關係重大,這邊關弊案想來已久,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他們在這朝中必然有人作為依仗,因而必須派遣自己的心腹出馬核查。
此外,這欽差還肩負有重整邊關軍備的職責,非善軍事者而不能行,否則既容易眼高於頂也極容易被蒙蔽,古往今來被書生意氣紙上談兵而坑害的人還少了?
思忖片刻,腦子裡突然浮現出一個身影――賈代善,還有比這更好的人選嗎?
他是自己的伴讀出身,救過駕,絕對的鐵杆心腹,杠杠的!而且他出生榮國府,自小在先前榮公膝下耳濡目染,又熟讀兵書,在軍營中摸爬滾打一步步爬上來的,是個有能力的人。
越想越覺得自己這個人選的好,隆安帝當下命人叫代善入宮見駕。
雖有些訝異聖人為何傳喚自己,代善此時下朝還沒有到家,又立馬被飛馳而來的內侍傳召,也來不及換衣服,隻穿著自己上朝的那件朝服匆匆入宮,隻是心理暗自想著是否和今日的早朝有關。
一見龍顏,忙跪下請安,聖人見他雖自小與自己熟識,但卻不依仗情分恃寵而驕,仍是規規矩矩地給自己行禮,心裡更是對他滿意了幾分。
隆安帝淡淡地將他叫起,向他問起一些兵事,代善回答地頭頭是道。
隆安帝大喜,當下問他可願效忠王事,代善自是表示願意為陛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隆安帝大喜,拍拍他的肩膀好生勉勵了一番。
次日,隆安帝便在朝上任命賈代善為欽差巡檢邊關。
雖憂心家中妻兒老母,但代善素知自己的母親頗有見識不輸須眉,且自己的妻子也是沉穩大氣,賢惠能乾的,況且皇命不可違,這也是聖上對自己的信任,且自己的家眷都在京中,聖上自會護持一二,心下倒也安然。
翌日,代善告彆家人,攜了幾十個家將家兵便往邊關去了。
這一年間,代善隻在回京向聖上述職之時才能和家人團聚幾日,兩個月前的那次代善是假借慶賀隆安帝45歲壽誕特意請的恩典,希望能夠回京向聖上賀壽。
實際上,代善假借這個借口回京是為了向隆安帝彙報自己在邊關的進展,也是為了送回一本極為重要的賬本。這本賬本一旦被揭露,整個朝堂怕是會大起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