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眾人心中是何心思,但是在代善和賈母麵前,還總是一副為賈攸歡喜的模樣,這其中,賈赦夫婦是真歡喜,尤其是張氏,她當年因為耽誤了花期才嫁進賈家,早知道自己的丈夫是個不成器的,好在將來還有爵位可以承襲。
隻是她出身詩書翰墨之家,自然不甘心自己的丈夫一事無成,便時常督促著賈赦上進,隻是這樣一來,賈赦內心難免產生了妻子看不起自己的想法,兩人的感情自然就產生了裂痕,賈赦素來不是個會委屈自己的,賈府裡又多的是想要往上爬的丫頭,漸漸地,夫妻兩人愈發貌合神離。
張氏也逐漸死心,好在自己已經有一子傍身,隻一心想著好好教導兒子,將來萬萬不可如同他爹一般一事無成。
可以說,張氏將賈瑚這個兒子看得和眼珠子似得,衣食住行都是自己親自動手操辦,可是賈府的下人雖沒日後的那般奴大欺主,但也不是好相與的,下人們之間互結姻親,藕斷絲連,偏偏許多人的祖上都曾為了賈家出身如死,又有些人是老太太、太太的陪房,在主子麵前頗有體麵。
這起子刁奴眼大心空的,見張氏不得賈赦喜愛,自然也就懈怠起來了,張氏雖然多加敲打,但平日裡還要忙著幫賈母操持家事,也不能麵麵俱到。
那日,賈瑚到湖邊玩耍,正巧那日張氏安插在他身邊的嬤嬤有事告病回家了,那些奴才們便偷懶沒跟著,沒料到賈瑚一個不慎落日水中,他不斷撲騰,大呼救命,無奈竟沒人聽見。
多虧了賈攸恰好從旁經過,奮不顧身地跳下去,將自己的小侄子救了出來,當時賈攸也才十二歲,當下人們發現的時候,多虧他死死拽著年僅五歲的賈瑚,才熬到了來人的時候。
也多虧了蘇先生在賈攸拜師後便十分重視徒兒的身體,用他的話說,若是身子骨不好,還是彆想著科舉了,免得在考場中白白丟了性命。因而他便時常督促著賈攸鍛煉身體,也正因為此,賈攸才能夠把賈瑚救上岸來。
但是到底賈瑚還小,在水中太久,又受了驚,因此都在夜裡發起了高燒,張氏連夜衣不解帶的照顧,總算是讓賈瑚醒了過來。
後來張氏順藤摸瓜查了下去,才知道背後有隱情,那偷懶的丫頭和近日賈赦房中極得寵的一個丫頭竟有著七拐八彎的親戚關係。
當然,她的膽子倒也沒有這麼大,隻是在她的暗中示意下,不免有些小人故意懈怠賈瑚,才險些釀成悲劇。
待她料理了這起子小人之後,賈赦原也不傻,對自己的嫡子他也是看中的,再加上看到這次兒子生病,妻子為此熬紅了雙眼地看護,難免心中有所觸動。
又從自己的祖母留下的人手中探聽到了事情的原委,不免對自己的妻兒有所愧疚,都是自己平日裡給人一種不看重發妻的印象,才使得自己的妻兒受到了怠慢,又想起往日裡妻子的好,心裡到底軟和了起來。
張氏雖然對丈夫先前的行為有所不滿,但是到底還是知道賈赦是一家之主,就算再不出息,那也是自己和兒子的依靠,沒見旁人一見到他們夫妻不和,便生出了異樣的心思嗎?哪怕為了瑚兒,自己也當和丈夫好好相處。自此,夫妻二人的關係也有所改善。
但是,要說張氏最感激的,莫過於自己的小叔子賈攸了,若不是他見義勇為,自己的瑚兒怕是早就不好了,那時,自己也怕是會去了半條命。
因此,她對賈攸那是萬般感激,因此,此番賈攸中舉的大好消息,她是一家子人中除了代善夫妻之外最高興的。
當然她也有自己的小心思,自己的丈夫也就這樣了,他也沒那個本事為官為宰,將來襲爵也不知道降幾等,現在榮國府第二代裡,看起來就是賈攸這個小叔將來最有出息了,至於賈政,嗬嗬~
好在這幾年大房因為當年的那件事和賈攸極為親近,將來若是賈攸出息了,還能拉自己的瑚兒一把,,仕途上也有個倚靠。
如此一想,原本就為賈攸開心的她內心自然是更為歡欣鼓舞了。
賈赦雖然內心有點不得勁,畢竟誰自小被人當成是個學渣,結果發現自己弟弟是個學霸心裡能夠開心,但是他自小在祖母、父母教導下兄友弟恭的,加上他作為將來榮國府的繼承人,這些年來代善一直在培養他的大局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