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代善過世過渡(1 / 2)

紅樓之老來子 斂愁黛 7103 字 10個月前

離開蘇府後,見妻子情緒有些低落,賈攸也有些不忍。他握住妻子的手,柔聲說道:“若是日後想先生和師娘了,就和我說,我帶你回來看他們。”

蘇靈珊看著丈夫,心頭一暖,笑道:“儘胡說,哪裡有出嫁了的姑娘天天惦記著回娘家的,不怕叫人說嘴。”

賈攸滿不在乎道:“誰在意彆人說什麼,隻要你高興就好,那些長舌婦人也就是敢在背後說話罷了,你看哪個敢在你麵前明晃晃地指責?”

蘇靈珊聞言,雖然知道自己日後怕是很難常回娘家了,但是見到丈夫有這份心,她便已經滿足了。

回到賈府後的第二天,賈攸帶著妻子前來給賈母請安,賈母正在用早膳,王氏在邊上伺候著。

因為兩人已經用過了早膳,便隻坐在廳上等著。

不多時,待賈母出來,小夫妻兩人陪著賈母閒話,王氏因為有家事要料理,遂先告退出去了。幾人說說笑笑,賈攸慣是會哄賈母開心的,不一會兒,賈母便被他說的高興不已,又有蘇靈珊在邊上捧場,雖廳上隻有三個主子,但是氣氛打得火熱。

說著說著,賈母拉過蘇靈珊的手,說道:“老三家的,你進門雖不過幾日,但是老婆子我也看出來你是有本事的,阿佑院子裡的下人對你相當信服,不如你從明兒起,就跟著我和你二嫂子一塊管家?”

正要進來回話的王氏剛站在門口,突然聽到這話,不由停住了腳步,她攥緊了拳頭,暗想:果真如她所猜測的那般,婆婆要將管家的差事分給老三媳婦。想到自己嫁進門來這些年,為賈家生兒育女的,這才能分到些管家的權利。結果,老三媳婦一嫁進來就要分她的權,這讓她如何甘心?

儘管心中諸多不滿,但是王氏知道自己也不能出言反對。好奇自己的弟媳婦會說些什麼,王氏遂止住了步伐,揮手示意後邊跟著的周瑞家的不要說話,準備聽聽看蘇氏是怎麼回話的。

出乎她的意料,蘇氏竟然沒有應下,隻聽到她笑意盈盈地說道:“母親好意,這是看得起我呢!隻是我剛剛嫁進來沒多久,哪裡能擔得了這麼重要的事情啊!索性叫我躲個懶。”

說完,笑著望了賈攸一眼,說道:“師兄也是這個意思呢!”

賈攸笑道:“正是,母親,珊兒年輕到底不經事,況你看她在蘇家時也是每日風花雪月的,素來不愛這些瑣事。”

賈母狐疑地看了看小兒媳婦,見她果真是毫不在意的樣子,雖有些失望,但也暗自稱奇:沒想到自己的這個兒媳婦倒是個光風霽月的人物!

見兒子兒媳眾口一詞,顯然不願意沾染家事,她也不願逼迫,遂鬆了口:“也罷,就依了你們。”

賈攸和蘇靈珊兩人對視一眼,笑著對賈母說道:“多謝母親體恤!”

王氏立在門口,聽到了幾人的對話,暗自不解,自己的弟妹當真是這般不慕權勢?不過這對她來說也是件好事。沉思片刻,她方才苦笑:若是她像弟妹一般丈夫爭氣、娘家有底氣、嫁妝大氣,又夫妻恩愛,自己自然也不必牢牢把持著這管家權不放。隻能說各人有各人的命吧!

想到這裡,王氏突然有些索然,原先想要像賈母回稟的話此刻也不想說了,徑直帶著周瑞家的回去了。

雖不管家,賈母也囑咐了不必日日來立規矩,但是蘇靈珊聽從了母親的勸告,常來賈母處同她說話。反正她每日也無事,上午是她自己支配的時間,送走要去衙門的賈攸之後,她待在院子裡,看書、作畫或是在廚房裡嘗試自己自製小點心。賈母知道了,也隻道一聲隨她去,並不插手。至於賈母處,每日午後便來,哄哄小侄子賈璉,和賈母說說閒話,還可以孝敬賈母,請她品嘗自己做的點心。等到賈攸歸家來看賈母的時候,夫妻兩個正好一同回自己的院子用膳。總之,蘇靈珊將自己的日子安排的有條有理,有滋有味。

因她生的乖巧,說話嘴又甜,說的話很得賈母喜歡,因而儘管每日王氏都在賈母處立規矩服侍,但是賈母反而更喜歡她。畢竟她作為榮國府當家太太,缺的可不是會服侍的下人,而是有人陪她說話。

這方麵,有些笨嘴拙舌的王氏可比不了蘇靈珊。況王氏每日還要忙著料理家事,每日服侍賈母立規矩也是規規矩矩的,雖然嚴謹,但難免叫人覺得無趣死板。

相較之下,日子久了,賈母倒是和蘇靈珊關係更好了,竟是像母女一般,還叫賈攸吃了好一會的醋。

春去秋來,五年一晃而過。

三年前,代善終於撐不住身子,舊傷複發去了。

一時間,聖人大怮。他對代善是真的有感情的,自幼相伴的老臣離去,著實讓他傷心。為了告慰老臣,他親自寫了悼文,並遣了諸位皇子前來祭奠,又親自擬了諡號“武忠”,於武將來說,這可謂是最高等級的蓋棺定論了。

當初聖人擬了這個稱號,還有人不服,卻被聖人強行壓了下去,言說:“榮國公賈代善自幼追隨於朕,忠心耿耿,恪儘職守,為朕出生入死,難道不該得一個‘忠’嗎?”當場發落了那個上奏之人。

眾人雖仍有異議,但是迫於聖人的威懾,還是不敢發言。

也有人暗笑那人蠢的,左右榮國公也已經去了,何必和個死人過不去。要知道榮國公雖然去了,但他這些年來,親朋故交。姻親舊友可是遍布朝野。況且人家的兒子可不是善茬!現如今雖還隻是個從五品的侍講學士,但是明眼人都可以看出來這不過是因為他年紀小,上麵的人在壓著他呢!

即使丁憂三年,那也是不過二十出頭,前途光明著呢!何必給人家添堵。

當然也有人揣測這人可能隻是想要博個眼球,沽名釣譽之徒罷了。但是卻沒料到聖人對代善如袒護。

代善出殯那日,四王八公路祭,各府王孫子弟也都紛紛前來上了一炷香。可謂是死而哀榮。

賈攸三兄弟扶靈還鄉。賈母並三個兒媳婦則留在京中守著。

沒錯,在張氏去了之後的第二年,賈赦續娶了一房妻子。他雖然對因為原配張氏的離去傷感了許久,但到底是個男人,自然很快就走了出來。況且兩個孩子還小,自然需要母親來照料。

張家對此也相當關注,賈赦的繼室還是張家老太太親自看的人。這人也是張家族人,雖然是遠房旁支,但是日子過得不差。即使比不少嫡支富貴,但也還是世代出仕的,父親還做著四品的知府,書香世家的閨女,教養是不差的,做賈赦的繼室,那是綽綽有餘了。

張家老太太看中這姑娘,最要緊的是見她行事溫和,為人心存善意,不是那等惡人,斷不會為了一時富貴坑害了自己的外孫。還有個不為人道的原因,這小張氏兒時落過水,落下了宮寒的毛病,張家是個厚道人,不願意坑了彆人家。可是這樣一來,小張氏的婚事難免艱難些。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